這是她的機會,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在人群的歡聲笑語裡,李暮歌後退半步,拽着顔士玉往角落走,一直到沒人的地方,才開口要求顔士玉帶她去見顔士珍。
顔士玉不知李暮歌目的,她也沒多問,老老實實當一個帶路人。
等到了顔士珍面前,李暮歌直視顔士珍滿是憂愁的眼,說了一句話,讓顔士珍立刻決定帶她去見顔太傅了。
“我能救大皇姐。”
六個字,讓李暮歌一步從炮灰背景闆的身份,邁入到大戲中有名有姓的配角之列,顔太傅那雙有些渾濁的眼中,第一次出現了一個年輕的身影。
他幹枯瘦弱的手捋着自己有些稀松的白胡子,爬滿歲月的臉上是一道道溝壑,隻有那雙眼睛亮的驚人,哪怕已經不是黑白分明,依舊能清晰照出世間的善惡。
“十四殿下,大殿下性命無虞,無須他人施救。老臣知曉十四殿下與大殿下姐妹情深,但莫要為了姐妹之情,沖動承諾自己做不到的事。”
顔太傅不覺得年輕的,還沒有外出建府的公主能轉變眼下焦灼的局勢,更不覺得,大公主需要十四公主去救。
“太子與三皇姐步步緊逼,大皇姐除了承認罪名外,别無他法,父皇疼愛大皇姐,當然不會因為一隻鳥治大皇姐重罪,可有些罪名,不至死卻也要命,大皇姐若沒法洗清嫌疑,查清真相,還自己一個清白,那她日後就要一直背着無君無父,意圖忤逆的不孝罵名了。”
李暮歌知道顔太傅不相信她,顔士珍也不信她,後者之所以答應給她一個機會,是因為顔士珍病急亂投醫了。
正如李暮歌所說,大公主眼下面對的最大危機,并不是生死,而是她的名聲。
顔士珍深知大公主野心,所以她清楚,一旦大公主擔上了罵名,以後想要勝過太子,難上加難,這才焦急不已。
顔士珍能明白的道理,顔太傅自然也明白,但顔士珍正發自内心的焦慮,顔太傅卻頗有些雲淡風輕的意味。
李暮歌不太明白,這位曆經三朝的老人,究竟在想什麼。
她對上顔太傅滿是深意的目光,有種被這位老人翻看人生的錯覺,好像她的心思,她的打算,在這位飽經風雨的老人面前,無所遁形。
李暮歌微微閉眼,再睜眼,眼中隻餘堅定,“所以,太傅真的不想聽一聽,本殿下要如何救大皇姐嗎?不是救她眼下,而是救她将來。”
顔太傅颔首笑道:“十四殿下請說。”
李暮歌微不可查地松了口氣,她将自己的打算說了出來,顔太傅不時皺眉,又有時會點頭附和,開口說兩句自己的意見,兩人一聊就是兩刻鐘,外頭煙花聲漸漸平息,李暮歌才從無人的偏殿出來,往春和宮走。
她出來沒多久,就碰上了匆匆忙忙的錦繡。
錦繡見到她,大喜過望,走過來立馬行了個禮,張口告罪,“奴一時不察,竟跟丢了殿下,請殿下責罰!”
“人多,你又隻有一個人,哪兒能面面俱到,不必請罪,再說了,紫薇殿附近最是安全,本殿下什麼事都沒有,你何罪之有?起吧,該回春和宮了。”
看着老老實實一晚上,什麼小動作都沒有的錦繡,李暮歌壓下心底的疑惑。
難道在萬壽宴上下毒害她的人不是錦繡?
還是說,錦繡後頭的那位改了主意,沒有在萬壽宴上動手。
回程路過梧桐殿,李暮歌駐足,讓錦繡去梧桐殿一趟。
“萬壽宴上發生這麼大的事情,你進去看看母妃回來沒有,若回來了,就問問母妃打算如何應對。”
錦繡沒多想,應了一聲是便去了。
李暮歌站在原地沒動,不消片刻,兩道身影從梧桐殿裡走了出來,正是翠玉與錦繡。
良嫔已經回來好一會兒了,翠玉替良嫔傳句話,良嫔的意思是此事不關她們的事,老老實實呆着等結果便好,話裡話外無外乎一個意思,叫李暮歌老實點兒。
李暮歌讓錦繡回梧桐殿代她傳話,說了幾句她一貫老實,不會擅自行動之類賣乖的話。
等錦繡離開,李暮歌跟翠玉說:“你想法子代替錦繡,到春和宮來。”
接下來一段時間,李暮歌沒功夫盯着錦繡,而且她也想看看,錦繡離了春和宮,錦繡背後的人會有什麼反應,錦繡本人又會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