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赫奕是那種陽光開朗的人,與人說話自帶三分笑意。
班上同學大多在寫作業。有同學見到他和梁昭一起進來,沒說什麼,其中一位盯着他手裡的零食,笑問:“秦哥,你又來送溫暖啊?”
秦赫奕說:“是啊。”
“買了些什麼啊?”有人湊過來。
秦赫奕分給他兩包零食,剩下的往背後一藏:“沒了,溫暖沒有了。”
那位同學笑着給他讓了座,嘴上卻說:“下次不多帶一點,我就告訴老師。”
“你是小朋友嗎?”秦赫奕坐在座位上,翻開試卷。
梁昭戳了一下秦赫奕的手臂,眼睛都睜圓了,卻不作聲。
秦赫奕立刻明白:“知道,在寫了。”
要快點寫完作業,他還有些不會的題需要向梁昭請教。
當然,這是梁昭的意思。
秦赫奕無所謂題目會不會,就算不請教梁昭,明日上課也有老師講,他總有辦法弄懂這些問題。
隻是能和梁昭同處,說上幾句話,交流學習也是好的。
如果梁昭不想交流,那呆在一起,各做各的也是不錯。
秦赫奕樂在其中。
同學陸陸續續收拾書包,離開教室,大部分放了學還有晚課。
沉迷于題庫一句完整話都吝啬于給秦赫奕的梁昭忽然擡頭叫了他的名字。
秦赫奕正滾着橙子:“怎麼了,寫完了?”
梁昭問:“你晚上不去補習班嗎?”
秦赫奕不明白:“什麼補習班?”
梁昭想了一下,輕聲說:“他們都有補習班要上,你不去嗎?”
“沒有,”秦赫奕剝開一小塊橙子皮,“我沒有補習班要上。”
梁昭點點頭,心安理得地說了句:“我也沒有。”
秦赫奕後知後覺,梁昭表現得再若無其事,也無法做到對自己和同齡人之間的差距完全不在意。
這所學校的學生大多出生于富貴家庭,家裡會無條件給予孩子最好的學習資源。
秦赫奕家裡也是如此,還問他需不需要請家教。
他媽給他報了兩個興趣班,想讓他玩點喜歡的。他沒去,理由是想好好學習。
秦赫奕一向有主見,決定的事情就會去做,說學習就是學習。
他在上次月考中取得好成績,他爸媽更放心他自主學習了。
隻是他能考出這樣的成績,在梁昭看來大約是報了補習班的緣故。
梁昭坦然地接受他,接受他闖進他的生活,和他成為朋友,秦赫奕差點被騙了,以為梁昭真的不在意。
其實梁昭的心思很細膩,他一直是個敏感的小孩,裝作不在意是積年累月形成的習慣。
時間長了,他有時連自己都騙過了。
他想和秦赫奕交朋友,才會無視秦赫奕言行舉止間不經意流露出的他們之間的差距。
就算心裡在意,也隻敢小心翼翼地試探一句“你不要上補習班嗎”。
在一步一步的試探中,不斷修正他們之間的關系,從而達到他想要的平衡。
梁昭習慣了,秦赫奕不能無視他的習慣。
上天給他重來一次的機會,就是為了讓他回來好好看着梁昭,教他把這些不好的習慣改一改。
是吧?
不管是不是,他既然來了,見到他心心念念的梁昭,還這麼快和梁昭成為了朋友,那一切就由他說了算。
秦赫奕笑着分給梁昭一半橙子,拿了一張紙巾遞給他:“我們梁昭同學這麼聰明,不上補習班也能遠遠超過其他人。”
梁昭問:“真的聰明?”
“可我不是第一。”
他說得很輕,像是說給自己聽的,偏偏被秦赫奕聽清了,還聽出一絲委屈。
以前的梁昭很少有這樣不講道理的時刻,藏着那點小脾氣,面上冷冷清清,還是現在生動,讓人忍不住想親近他,逗他,看看他不為外人知的其他樣子。
秦赫奕說:“你讓我一回怎麼啦,我為了考第一也很不容易的。”
梁昭說:“好吧。”
“不是每個人都像梁昭同學這樣聰明。”秦赫奕不忘誇他。
梁昭說:“我給你講題吧。”
秦赫奕吃着橙子,繼續道:“我覺得啊,我有梁昭同學,就不用上補習班了。”
梁昭終于聽不下去:“秦赫奕。”
秦赫奕見他一邊耳朵燒得通紅,輕笑一聲:“不愛聽嗎?”
梁昭的頭低得不能再低:“能不能别說了?”
教室裡的人快走完了。
近日多雨,天氣嚴寒,老師擔心學生太晚回去不安全,提出上晚自習都是自願。大多數同學做完作業就走,很少有人留下複習到晚自習結束。
教室裡空曠許多,桌子上累着厚厚的書本,有人躲在書牆後面說悄悄話。
秦赫奕與梁昭面對面,聽梁昭講題。
梁昭講題的時候,話也很少,少到秦赫奕很多時候跟不上他的思路,就看他自己把題做完了。
“等一下,這條輔助線是什麼時候畫上去的?你怎麼不說啊?”
“一開始就畫了,”梁昭納悶道,“你沒看嗎?”
“我沒看到。”
“……你不專心,”梁昭小聲說,“我不想講了。”
秦赫奕不動聲色地掏出一包小零食,推到梁昭面前:“梁昭?”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