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府之行賈家的富貴,大姐奢華的生活給尤家繼母、尤二姐尤三姐心中極大的震撼,就不說别的例子,單拿衣裳這一件來,尤家也小有家資,也穿的起絲綢做的衣裳,但用的都是絲羅、絲絹、紡布和綿綢這些常見的絲綢,除此之外還用了大量的棉布制衣,她們第一次穿錦、緞制成的衣裳還是生日時大姐所送,上面的刺繡花紋讓她們愛不釋手。
今年還是繼父見大姐送來了許多錦緞,勸說母親給她們做幾件錦緞的衣裳,也好出來見客,母親既然放下了原有的舊念頭,願意按照繼父所規劃的方向走,自然也就咬咬牙願意舍些冀錦為她們量體裁衣,這還特意做大一些,好讓明年能繼續穿,虧得繼父讓她們重新用晉錦制衣,不然去了大姐姐的夫家簡直就是丢人。
她們平素裡穿的衣裳在大姐的家裡隻有灑掃的丫頭媳婦才穿,跟在大姐身邊的丫頭穿的衣裳都與她們今日特地來賈府穿的衣裳無二,甚至花紋還要更為華麗一些,所幸母親為了充面子,讓她們戴的也是往日大姐送到家裡的珠花首飾,才沒讓她們丢了面子。
至于窗紗床帳一應用到的布料幔枕擺設都是她們見都沒見過一看就十分華貴精緻的綢緞,大姐還在一旁為她們介紹,這裡用了青紗羅,那裡用的是織花錦,見她們說喜歡,便大方的說贈與她們。
像今天宴會,還有一行五六人的樂人演奏琴、筝、琵琶、箫等樂器,大姐尤氏笑吟吟地對賈母道:“這是她們班子的行例,說是一大早的唱戲貴人們覺得吵鬧,所以隻奏清曲,并不開唱,老爺的意思,既然請了這樣的班子來,就不必更改,整個聽她們的本子就好,也是聽個新鮮。”
賈母笑道:“是出了新本子?”
尤氏笑道:“是新的本子,一本叫《逐宮門》講的是宋朝時期微服私訪的天子偶遇江南一位美貌姑娘對她十分喜歡,一連封至貴妃,後來被人揭穿是奸計故意誘騙天子,于是天子英明廢了她貴妃之位逐出了宮門;是另一本叫《巾帼公主》講的是南唐時期有一位公主嫁給了冀州的一位武将,誰知邊關急亂,又亂軍叛亂,偏武将外出巡察不在駐地,公主便自己組織了人馬打退了叛軍,據說已經排演兩年了,詞曲唱腔都有可聽之處。”
賈母笑道:“原來是這樣,貴人們也就隻好聽這些戲,之前唱雙玉蟬唱的好的不也是主要給他們唱的戲班子,就喜歡這些大波折大熱鬧的戲來。”
若是賈母知道有一個詞是狗血,自然也會覺得用在此處十分之合适,雙玉蟬這出戲講的便是十八歲的新娘,兩歲的新郎,新娘養大了新郎,新郎又另娶她人的故事。
尤氏見賈母這樣說忙道:“老太太可願意聽,老太太若是不願意聽,我就讓她們上了戲單子請老太太另點戲。”
賈母笑道:“既然貴人們喜歡,又是新戲聽聽也無妨。”
雖然講的是天子和貴妃的事情,但是貴人們也聽了,況家裡如今又沒貴妃,自然沒有妨礙。
一時吃完飯,上了果碟點心,黛玉迎春她們說不愛聽戲,所幸坐在一旁一邊聽一邊悄聲地聊天說話,唯有尤二姐一時又想跟黛玉等人說話,一時又舍不得聽戲。
這在她心裡,可是新鮮之極的,長這麼大從來沒聽說誰能請戲班子到家中來唱戲的,請的還是給貴人們唱戲的班子,吃的還是貴人們能吃到的吃食,自然一點也舍不得離開,但能跟賈家小姐一處說話的機會也不常有,因此内心極為糾結,尤三姐自然不知道尤二姐的煩惱,自顧自的聽得入迷。
衆人正在聽時,尤氏身邊的丫頭走過來小聲的對尤氏道:“大奶奶,舅老爺家來人了。”
舅老爺說的是尤氏的舅舅家,姓胡,如今是六品的京府知縣,不知今日為何而來,尤氏聽到之後先給賈母和邢王兩位太太道了罪,賈母等人以為她們家中有事要處理都道:“家中若是有事你便自去處理,我們又不是外人,況且在這裡聽戲吃果子便已經足夠,哪裡還需要你陪着?”
尤氏聽了笑着去了,一時出來見了胡舅母,胡舅母正在屋裡一邊喝茶一邊跟小丫頭們閑聊,見到尤氏進來,忙含笑站起來道:“姑奶奶來了,今日可好,因想着今日姑奶奶何該沒事才來的,誰想到姑奶奶家裡偏又忙起來了,倒是我來的不巧,該先問問才好。”
尤氏讓着胡舅母一起坐下笑道:“哪裡是什麼大事,是老爺為了孝敬老太太,特意請了戲班子來唱戲,讓我去陪着,舅母要有事還需要來問信,直接來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