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的弊病寶钗如何不知,在于主少且不靠譜,在家裡作威作福,真遇到店鋪之中的掌櫃就唯唯諾諾,别人說什麼是什麼起來,氣的寶钗沒少揪薛蟠的耳朵罵他耳根軟。
不僅如此,還有幾家原先年年得利的店鋪如今年年虧損起來,一招人隔着屏風來問,不是經營不當,便是行情不好,讓她們母女兩個無話可說。
寶钗痛定思痛,不賺錢也不能一年幾萬兩的虧錢,眼見着薛蟠如今是不中用了,她又不能全盤幹涉,隻得向薛姨媽提議,将家中的産業分成三個類型,一類是經營狀況良好的;一類是經營狀況良好但是約束不到的,還有一類便是虧錢的,自家經營狀況良好的寶钗将掌櫃們召來,由薛姨媽勉勵幾句,并且提了年例銀子;很難約束的跟金陵其他幾房薛家人商量,由兩家共同經營;呈虧損狀态的,寶钗回憶起父親的做法,先到衙門裡登記挂戶,再低價賣給了原先的掌櫃們。
登記挂戶是因為原先的掌櫃們大多是薛家的奴仆,本身是不能擁有資産了,所以他們大多娶了外面平民的女子,然後将商戶挂在女子名下,或者直接花錢令自己的女兒或者兒子脫籍,挂戶則是寶钗走了個心眼,按照父親以前無意間提起的,是主人家允許奴仆挂戶,但是奴仆每年要給縣衙繳納銀子,還要分給主家一份例銀。
這也是薛寶钗的無奈之舉,這些商鋪的掌櫃原先一個個都說自個無能經營,薛家說允許挂戶了,又一個個拍着胸脯說他們能撐起商鋪了,把薛姨媽和薛蟠氣個仰倒,薛蟠那火爆脾氣立時便跳起來說要去保管,還是寶钗攔了下來。
寶钗冷笑道:“你終是報了官又能如何,别說你喊了知府大人來,就是如今姨夫在這裡,不讓他們挂戶了,他們一年虧個幾萬兩銀子,姨夫也說不出什麼來,本來這生意便是有賺有虧的,他隻說生意不好,你有什麼法子?你還說報官,你知道算盤怎麼打,賬怎麼記?人家大人問你,你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說的薛蟠垂頭喪氣,隻得同意,這一折騰,薛家的産業便沒了三分之一,好歹薛蟠也不是完全無知無覺的死人,這個打擊倒讓薛蟠終于開始學商鋪的事情。
喜得薛姨媽隻念佛,寶钗還笑薛姨媽溺愛,薛姨媽道:“我這也是憂心呢,要是你哥哥還是以前那個萬事不管的樣子,再多的家産也不夠你哥哥給敗的,如今他願意管事了才是大喜事。”
誰知薛蟠學了管賬,知道家中的商鋪中有這些的銀兩,又因為沒幾個月便入了京,見了京中的那些子弟們,花錢更加大手大腳起了,喜得賈府一幹子弟人人都喜歡他,因為能從他的手中榨出油水,還在背地裡喊他有錢沒學識的冤大頭。
直到寶玉被人詛咒,薛蟠見了黛玉這兩件事,才一起擾的薛蟠沒有經常和賈府的子弟一起喝酒了,原因也是寶玉出事,賈家的旁系一個個都警醒着,哪敢在這個時候喝酒取樂,招了賈家的眼?
寶钗對于薛蟠的表現也知道,也私下告知了薛姨媽,隻是薛姨媽覺得他們年輕的親戚之間走動還是必要的,因此不做阻攔,趁這個機會,寶钗趕緊提議家裡清點一番賬目,薛姨媽想來到賈家也快兩年,還沒查過賬,因此也同意了。
誰知道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京城裡面的商鋪三年的銀兩都沒了,一問才知道都被薛蟠給支用走了,薛姨媽本以為他們年輕人喝酒吃飯用不了幾個錢,誰知道薛蟠手中散漫,誰來都給銀子,薛蟠便到各個商家中支銀子,因此京中幾十家鋪子,幾萬兩銀子全都被花用了。
細算下來,薛家這上京兩年,薛姨媽借了賈家四五萬兩銀子,這錢薛姨媽也沒想收回來,給寶钗選秀打點前前後後花了兩萬兩銀子,薛蟠自個請客撒錢又買各色名貴珍寶前後花了五萬兩銀子,索性薛家的商鋪一年是有盈利的,薛蟠花的錢沒有動薛姨媽的老本,不然薛姨媽也不會現在才知道。
這也是因為在京城的商鋪大多是大宗商品交易,需要的本錢高,商鋪的銀錢需要流動,以防開支,這才讓薛蟠斷斷續續拿了三年的錢,氣的薛姨媽又罵了一頓薛蟠,又命這些商鋪按年報賬,她們給批年初的資金,寶钗卻道:“如今已成定局,媽媽罵也無用了,還是看看日後怎樣避免才好,咱們金陵雖然富貴繁華,到底也比不上京城,哥哥剛來京城,被富貴迷了眼睛,花錢大手大腳也是有的,如今興盡了,日後也好收心了。”
薛家家主剛去世時,家中有銀錢一百二十多萬兩,商鋪二百餘間,如今家中存款隻餘七十多萬兩,商鋪也隻有百餘間了,怎麼不讓薛姨媽心疼,連薛蟠知道也呐呐不敢言,直悔自己太過花錢了。
薛姨媽對薛蟠道:“你瞧瞧錢可經花不經?你這不到一年幾萬兩的開銷,沒有二十年你就賠盡了,咱們家又不想是從前了,往前商鋪多的時候,一年也能入賬兩三萬兩銀子,還能兜得住你,如今一年滿打滿算也不過一萬多兩,你這樣花不得貼進去一半?你難道不娶親不生子?你妹妹還未嫁人,你不管你妹妹也不管自己了?”
薛蟠自己也吓了一跳,他從沒認真算過,隻以為自己隻花了幾千兩,誰知翻了好幾倍,自知理虧,不敢說話,薛姨媽又來回算了算賬,絮絮叨叨道:“你妹妹住在賈家裡面,不用咱們家的銀錢養,咱們娘倆和家裡的仆人,年節禮用,也得四五千兩的銀子,我知道你應酬多,不花錢也是不行,你一年裡最多也就能支五六千兩銀子,這樣的咱們家每年還有一兩千兩銀子的結餘,攢個幾年,也能給你妹妹出嫁做嫁妝用了。”
這錢還是因為在賈家客居所以多花了兩三倍,她們賈家富貴,自然拿富貴眼看人,薛家不想被人看低,自然穿着吃食都得往好的來,好東西自然是多花銀子。
薛蟠聽了别的隻是垂頭老實的聽着,聽着寶钗出嫁的嫁妝不過一萬兩跳起來道:“妹妹的嫁妝怎麼能這麼少,媽,至少得給二十萬兩的陪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