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玉想着既然是湘雲送的,還得回去找個盒子給裝上,之前有幾次他把湘雲的東西轉送給别人,可把湘雲給惹惱了,之後便将她送的都給放起來,才哄好的湘雲。
寶玉還特意找了一個盒子用來裝這些東西,他心裡念叨“家裡的這幾個姐妹,隻有寶姐姐不在意這些事情,其他幾個姐妹,都是在意我會不會轉送出去的,都給他們一樣樣的放好,少讓她們因此生我的氣才好。”
隻有黛玉和寶钗明白,湘雲此舉是為了給她們報平安,走之前幾人都不安,她們在家中哪裡能知道外面的事情,與其胡亂猜測,還不如湘雲想個法子傳個消息進來,隻是光給她們兩個太明顯,幹脆一人給上一條。
湘雲不知道,這才的參拜是史家專門為她安排的,這其中還有一樁公案,當年史家的大哥去世,隻留下湘雲這個襁褓中的女兒,小時候還好,不過是照料罷了,如今湘雲漸漸長大了,她的終身大事就成了史家長輩們需要頭疼的事情。
原先賈家和史家有些默契,預想把寶玉和湘雲許配成一對,隻是兩家一直沒有說開,後來賈家接了外孫女進京,态度就開始暧昧起來,不止賈家,史家的保齡侯和忠靖侯這些年來也頗有微詞,他們不傻,眼看着賈家漸漸的不行了,後代又不成器,要許配的還是名聲在外的賈寶玉自然有些不滿。
雖然如今賈家又出了一個貴妃,看上去是緩過來了,可賈家态度暧昧,雖然孩子們年紀小,但長輩們之間總能通個口風定下來,賈家一直這般吊着,史家心中也很不滿。
史家的太太們外有賈家态度暧昧,内有兩位老爺反對,史家的太太一想,湘雲從小在賈家長大,情分非比尋常,就是湘雲嫁到了外面也會和賈家下一代的家長賈琏有兄妹之情,因此便謀劃着給湘雲相看。
隻是這事到底要給賈母通個氣,因此保齡侯太太和忠靖侯太太還特地上門探了一下賈母的口風,賈母心裡雖然十分的疼湘雲,但黛玉也是她最愛女兒留下的唯一血脈,且和湘雲不同,湘雲沒有這一樁婚事,但到底背靠史家,史家還會籌謀着給湘雲定下一樁好婚事,但是黛玉卻不同,如今能依靠的隻有賈家了。
說一千道一萬,賈母論到底還是更偏愛黛玉,因此囑托史家的兩位夫人要好好的給湘雲說上一門親事才好,若是不好她是會去史家鬧的。
得了此言,史家兩位太太心裡便知道了賈母的意思,意思是可以讓湘雲嫁到别家,回去便想着人選去了。
賈母想的不錯,史家确實為湘雲的婚事糾結了許久,史家一門雙候,比普通的侯爵之家要高上半級,且湘雲是大哥的女兒若是婚事不好會被人戳着脊梁骨來罵,而且就算不是原先保齡侯的女兒,就單論她是史家的血脈,若隻有她一個人也就罷了,她下面還有一個妹妹,隻比她小一歲,若是她嫁的不好,史家另一個姑娘也無法高嫁。
種種原因讓史家的人猶豫不決,不是嫌這個門第低,便是嫌那個不學無術,他們這樣的人家,本身選擇的範圍就少,隻能從有限的幾戶人家之中挑選。
真是門第低的看不上,門第高的人家看不上自己,正是發愁的時候,賈府的太太傳了個消息來,說是衛國公府傳了消息出來,他們家的幾位少爺姑娘正在相看人家。
說是幾位,其實是一位少爺,一位姑娘,賈家适齡的也有幾位,隻是寶玉呢賈母心中有了人選,衛家那名适齡的少年名叫衛若蘭要說相貌也是極好的,隻是他父親早亡隻剩下一個孤兒寡母如今也跟着兩位叔叔過活。
賈家有些嫌棄衛若蘭沒有親父兄幫忙,因此将消息托給了史家,史家卻覺得這樣的條件跟他們家的湘雲是剛剛好的。
首先對方的身世如同湘雲一般,必定也難說親,正經疼女兒的人家,都不會讓女兒嫁給這樣的人家,往後叔叔不疼嬸嬸不愛的必定辛苦,其次對方相貌身段不差,據他們打探,這衛若蘭身上也好,十分上進讀書,就是往後衛家不算太重視他,日子也不算差的。況且還是出自國公之家,家世也剛剛好。
當下史家的太太們便請了賈家的王熙鳳去上門幫忙說和,衛家也愁着衛若蘭的終身大事,聽到湘雲兩邊都有一種撥開雲霧見天日的感覺,王熙鳳也十分舍得出力,還幫着兩家走了幾遭,隻是王熙鳳把兩邊的孩子誇得都十分好,導緻兩邊的家長都有些忐忑,兩家又都着急着定下,史家急衛家更急,那衛若蘭還比寶玉大上一兩歲呢,衛家一直來催相看的時間。
史家看着如今已經臘月了,若是此時不能相看,等到兩邊閑下來能再提此事就得明年二月,這若是不成又要耽擱許久,幹脆就借着臘八上香的名頭,約在玉皇寺廟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