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春正是把這鴛鴦和平兒的話當成聽故事的時候,她是女孩子平時不得出門,就對這些外面的事情感興趣,哪裡經得起寶玉這三番四次的打岔,況且她年紀也小的很,因此倒也不用避嫌,她站出來道:“二哥,你要是不想聽,你就出去,我很是想聽這些,你平常跟着琏二哥哥一同出門見多了外面的事情,我們這好不容易有一件能聽的,你還三番四次的打斷。”
寶玉隻得舉手求饒道:“好好好,在你們說完之前,再不說了。”
惜春這才滿意。
鴛鴦笑道:“這位世子倒是應該是個好相貌不是哄人的,原本這位世子該是老爺們接待的,偏今日老爺們都有事,門上見他儀表不凡便說請琏二爺去接待,誰知這位公子說有皇命在身不能久待,手中有林姑爺托他轉送的書信,特地送到府上的,也是湊巧,恰好賴嬷嬷今日進來在門口碰上了,便說既然是姑爺的信便讓她帶進來給老太太吧,那位世子便答應了。”
鴛鴦環顧了一下四周,見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自己身上,接着說下去:“據賴嬷嬷後來說,據他看來這位尚世子的模樣是極好的,論長相,比她見過的北靜王爺,衛公子,那府裡去了的親友秦小公子,理國公家的柳大爺,繕國公的石大爺,雖然模樣不同但是更為出挑的呢。”
衛公子是跟湘雲定親的衛若蘭,秦小公子便是秦可卿的弟弟秦鐘,柳大爺,石大爺便是八公之後,乃是兩府世交。
平兒接話道:“林姑娘不知道,那還在我們奶奶面前一通誇呢,惹得我們奶奶還要托我向姑娘問問這是誰家的公子呢。”
寶钗倒是突然想到了一點:“這位武安世子也姓尚是世交,這不跟之前林姑父路上遇到驚馬,跳車救他的尚公子一個姓?那位尚公子不是說後來發現正是林妹妹家中的世交?不會就是今日這個尚世子吧?”
衆位姑娘都是聽過這段故事的,此時面面相觑,也确實,兩個人都姓尚,都是未及弱冠的年輕公子,又都是世交,不會正好是一個人吧。
黛玉對這尚公子才是最敏銳的,畢竟上一個救了他父親的小公子就姓尚,因此她這次一聽到尚世子時心裡就已經做此猜想了,不過到底也不能完全确定:“這我也不能完全确定,或許是兩家也未可知,這還要之後問問父親才能知道。”
“說起來,若沒有這一遭的事情,林姑父是不是也是要上京述職了,此時林姑父定然不方便來了,那林妹妹要回去看林姑父嗎?”
寶玉本身就對她們聊着外面的公子不太高興,又聽黛玉可能要返鄉,雖十分不願意,但這父女天性,到底也無法阻攔,隻得悶悶不樂的沉默。
衆位姑娘也不在意他說話,探春都覺得他臉上不樂意的表情也太明顯了,唯恐黛玉看到了生氣,誰知黛玉隻裝看不見。
這事鴛鴦倒是知道,不如說這是林如海和賈府的默契,非必要黛玉不返鄉,因此鴛鴦道:“水路難行,想來林大人也是記挂林姑娘路上的安危,不想姑娘來回折騰的。”
這事黛玉也隻是明白,此時父親捎來書信,打消了她心底的不安,黛玉自然明白她安好他父親才會安好,因此自然不會任性的說要回去探親。
寶玉聽到黛玉不會回鄉探父這才轉憂為喜起來,明顯到探春都忍不住瞅了他一眼,他還渾然不覺。
衆姐妹隻當看不見,還在一旁圍着鴛鴦和平兒問前問後的。
鴛鴦和平兒在黛玉房中略坐了一坐,便起身告辭了,黛玉等知道她們身上都有職務在身,恐她們回去晚了被賈母等人找,因此也不多留。
寶钗見鴛鴦和平兒出去道:“咱們也去給老祖宗請安吧。”
黛玉人逢喜事精神爽:“正是呢,今兒天氣暖和咱們也去。”
寶玉笑道:“請安倒是小,也看看老祖宗屋裡有什麼新鮮玩意。”
“誰是為了新鮮玩意去的,你是你别拉扯上我們。”
黛玉說完拉着惜春的手走在前面,寶玉要追上去跟着,被寶钗拉了下來:“寶姐姐,咱們不走,停下來做什麼?”
寶钗意有所指道:“這又不是你後悔了要找林妹妹道歉的時候了,才誇了你你又犯病,下次你再惹惱了她可别拉我做說客,你細想想你剛剛說的話。”
說着一摔手徑直去了,隻留下寶玉在原地發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