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那纖細而白皙的手中,姹紫嫣紅仿佛擁有了生命一般,借助着雨水的滋潤,緩緩地綻開出一朵朵由點點鮮血化作的繁花。然而,即便如此,她的心腸終究還不夠狠辣。那把雨傘的傘檐輕輕劃過所接觸到的肌膚時,留下的傷痕既不深也不淺。受傷之人并不會立即命喪黃泉,而是會在冰冷的地面上做出一些無謂的掙紮。
那些掙紮既是對于生存的極度渴望,同時也是面對死亡時無法掩飾的深深恐懼。恰恰就是這樣的掙紮場景,更容易引發起我内心深處的強烈共鳴。因為我深知,這便是使出最後一劍的關鍵時刻所在。
那套名為觀音妙淨三十二劍的劍法,雖然是符觀音傳授于我的,但這一次,她卻并未像以往那樣急切地督促我勤奮練習,甚至也沒有親自下場給予悉心的指導。作為她的徒弟,不得不說,符觀音無疑是一個幾乎無可挑剔的師父。論及其實力,自是毋庸置疑;再談到其背景,更是一目了然——背後有着彌勒山莊這座強大靠山的支撐。
她面無表情地将一句話和一本書丢到我面前,随後轉身離去,隻留下我呆呆地望着手中的物件。這本書現在對我來說再熟悉不過了,我早已翻閱了無數次,但那句話卻如同天書一般,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背善惡臨無解處,燒香合掌告觀音”,短短十四個字,每個字都仿佛重若千鈞,壓得我喘不過氣來。
善惡究竟如何分辨?何為善?何為惡?而所謂的無解又該如何面對?還有那高高在上的觀音菩薩,是否真能拯救我于這片迷茫的泥沼之中?
這些問題不斷在我腦海中盤旋,卻始終找不到答案。回想起這段時間以來的經曆,阿鸢所做的那些善事似乎漸漸改變了我。曾經冷漠無情的我,竟也開始萌生出一絲善意。正因如此,我才得以領悟那神秘莫測的第三十一劍——人覺。
然而,接踵而至的卻是第三十二劍——非人。難道這意味着我要摒棄剛剛産生的善意,用滔天的罪孽去掩蓋一切嗎?剛有了人覺,如今的非人覺便是要用巨大的罪孽去遮掩嗎,那就把這些人的性命全都算在我的頭上吧。
曾經有那麼一段時間,我的好奇心被觀潮閣那個神秘的小老頭所激發。我滿心好奇地去向他打聽他們那傳說中的占蔔之術到底隐藏着怎樣玄之又玄的奧秘。然而,他并沒有直接回答我,而是輕描淡寫地讓我去翻閱那本古老而晦澀難懂的《易經》。
于是我翻開了那本書卷。可惜的是,盡管我努力研讀,卻始終無法參透其中的深意。不過,即便如此,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種力量指引着我,讓我知曉此時此刻我所站立的地方正是這座劍陣的吉祥方位。
“再多一些,再多一些鮮血……”低沉而陰森的呢喃聲在耳邊回蕩,仿佛來自地獄深處的召喚。原本我一直認為,隻有那些兇殘成性的馬匪們才會對自己的生命毫不在意,将生死置之度外。可是眼前發生的一幕,卻徹底颠覆了我的認知。就在我的腳下,那些平日裡看起來手無縛雞之力、甚至連菜刀都難以握緊的溧陽人們,此刻正爆發出令人震驚的勇氣和力量。這一切的罪孽都是因我而起,一定要都歸結于我啊。
“你這個壞蛋!”這戰場的炮火聲、傾盆而下的雨聲皆可掩蓋此人的聲音,可是我不知道她哪裡來的膽量竟自作主張爬上城牆想要與我平視而立,亦或是想要夠到我的身軀。她的武器是阿鸢最喜歡的栗子糕,我也能接受這栗子糕的香甜但沒阿鸢那般癡迷。一顆皆一顆砸向我的衣裙,傷害幾乎為零,但是栗子糕混着血水弄髒了我的衣服。
平時一般像這種還沒有我半個身子高的小鬼,就算是漏網之魚我也是不予理會的,但今日多死一個人,我成功的可能性隻會更大。所以隻能算這小鬼倒黴。
“哼!我好心好意替你們解決了叛軍首領,難道你父母就沒有教導過你做人的道理嗎?像我這樣行俠仗義之人所做之事,怎會是壞蛋之舉呢?”此時的城牆上由于剛剛經曆過一場激烈的戰鬥而變得異常濕滑,我原本想要迅速拔劍而出,給眼前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丫頭一點顔色瞧瞧。然而,就在刹那之間,我改變了主意,僅僅隻是輕輕地踹出一腳。可誰能想到,就是這麼看似微不足道的一腳,竟讓她那嬌小柔弱的身軀如斷線風筝一般直直地下墜而去。
伴随着她身體下落時産生的巨大沖擊力,她身上那件早已被雨水濕透的衣裙也被吹拂得向上高高飛揚起來。隻可惜啊,當時的我怎麼都不會料到,自己竟然犯下了如此一個緻命的錯誤——我實在是太過輕視這個小女孩了!
那小女孩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弄來了一根細細的繩索和一隻鋒利無比的鈎子。說時遲那時快,這兩樣東西猶如閃電般從她的衣袖之間彈射而出,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死死地釘入了我的左肩之中。那鈎子深深地嵌入我的血肉裡,仿佛與之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