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轉身來到書桌旁,未加思索,提筆在竹簡上寫就一封文雅飄逸的回信。
“伯符兄,你看一下,可還有需要修改精進的地方?”周瑜将寫好的書簡遞給孫策。
孫策很小就征戰沙場,是個勇猛的天才将領,雖然寫不出驚豔絕絕的文章,但是分辨文章書法好壞的能力還是有的。
看到竹簡上潇灑俊逸的書迹,行雲流水又文采斐然的文字,不禁對自己的賢弟更加敬佩幾分。
如此流暢出彩的文章,别說即時寫就,就算給他三天時間,他也不一定能憋出來。
“若論馳騁疆場,沖鋒陷陣,我比你在行,但是文書筆墨方面,你肯定勝過于我,不用看,就按照你寫的回給獻帝即可。”
周瑜笑了笑,待書簡幹後置入袖中,交給信使送往壽春。
“陛下,江東來信了。”
“呈上來。”李世民打開信,快速覽完,随即笑了笑。
看到陛下面露笑意,趙子龍已經猜出大概。
江東孫策對陛下還是比較支持的,最起碼不是敵對态度,看來與江東結盟,共戮曹操,指日可待。
“孫策還可真是少年英雄,無論文筆書法都是一絕,看這信的内容,他們亦是忠于漢室。”李世民說道。
趙子龍:“陛下,據臣所知,江東孫策雖然豪氣沖天,武藝超群,但是為人剛愎自用,鮮少聽人勸,怎麼會這麼容易就低頭示好?”
“審定有無與其實虛,随其嗜欲以見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實,實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注1】有些話不用明說,但是言外之意已經盡在其中。”李世民說道。
“倘若孫策願意效忠漢室,憑借他的英勇,還有周公瑾的智謀,那麼中興漢室的勝算則更大了些。”趙子龍聽聞過孫策的許多事迹,知道他雖然性格有點缺陷,但的确是一個難得的豪傑。
【都說古代車馬慢,沒有新聞客戶端,也沒有短視頻app,他們是怎麼知道天下大事的呢?】
【雖然那個時候沒有5G網絡,信息傳遞沒有今天這麼迅速和廣泛,但是像孫伯符這種少年英雄事迹肯定也是人人相傳,他就相當于咱們今天的【感動中國】人物一樣,傳播範圍自然會很廣。】
【5G網絡雖然快,那也是因為被發到了網上,有些事情,還沒有我們村的情報中心傳得快,口耳相傳,那速度着實驚人。】
【他們的位置決定了他們必須重視天下大事,包括每個地方的勢力發展變化,以及重要人物的能力等,這些情況肯定得摸清楚。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注2】這也是他們應該做的基本功。】
李世民眼神堅定,意氣風發地說道:“孫伯符的确是難得一遇的少年豪傑,不過就看他聽勸不聽勸,倘若聽勸,可能撿回來一條命,倘若不聽,空有抱負,注定要報恨終身。”
此時燕甯走了進來。
“别部司馬燕甯見過陛下。”燕甯進來說道。
李世民:“燕統領請起。”
燕甯臉上有為難之色,沒有起來,繼續跪着說道:“陛下,微臣罪該萬歲,竟将城中後來的六名刺客跟丢了,已有三日未見他們的行蹤。”
“另外兩名你一直跟着呢?”李世民問道。
燕甯:“一直有人跟着,從未離開過視線。”
“之前他們兩夥之間可互通消息?”李世民問道。
燕甯回答道:“之前,他們每日都互通有無,但是近日,卻一直未見另外六名刺客的身影。不過前日屬下在夜間巡邏的時候,曾看到城裡的兩名刺客想要出城,最後被我們及時攔下來。”
李世民:“不用找了,他們已經出城了。”
趙子龍也同意陛下的判斷,之前每日都互通有無,這幾日卻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很可能已經離開了壽春城。
“想必他們是找不到機會下手,所以才被曹操召了回去,跟着一起北上抗袁。”
為了保護陛下的安危,趙子龍将休息的房間都搬到李世民旁邊,日夜守護,他們想要刺殺陛下,簡直不可能。
李世民忽然想到了什麼,他們此時離開,而且是在曹操準備北上抗袁的時候離開,應該不是去北伐:“快拿紙筆來,我得再給孫策寫一封信。”
趙子龍:“陛下是擔心那些刺客離開壽春,潛入廬江,準備刺殺孫伯符?”
“曹操北上抗袁,所擔心的無非就是益州劉璋、江東孫策還有咱們,劉璋暗弱,并不足懼,咱們,他也看不上,唯有孫策,人間豪傑,人盡皆知,曹操肯定忌憚他,怕他趁機北上,襲擊許都,很可能會找刺客暗中謀害,鏟除後顧之憂。”李世民說道。
經李世民一提醒,衆人恍然大悟,心裡不禁格外佩服陛下的眼光和見識。
身旁侍衛将紙張鋪平,同時研磨,李世民拿筆沾墨,迅速寫就一封書信,貼上三根鳥羽,交予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