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必速将此信送往江東廬江孫策手中。”李世民叮囑道。
“屬下遵令!”說完以後,信使便快速跑到外面,在水軍的護送之下,離開壽春城。
廬江郡,清晨。
由于河流星羅棋布,水網密集,每當清晨,霧鎖江河,十米開外,伸手不見五指,百姓和士兵緩緩地在霧氣中行走,神出鬼沒。
被雲霧籠罩的廬江,仿佛鍍上了一層仙氣,将人間的苦難腌臜盡皆掩埋,看起來格外祥和。
此時,一個信使騎着快馬沖出:“駕!駕!讓一讓!有急報!!”
一聽說是急報,街上的行人自動避讓到兩旁。
信使來到孫策跟前,迅速下馬,将二鳳托人送來的羽檄拿了出來。
看到信封上有三根鳥羽,孫策也不敢耽擱,當即拆開,查看信中内容。
看完二鳳的羽檄以後,孫策不屑地說道:“我還以為是什麼十萬火急的軍情,就這兒!!這不跟上回的信沒多大區别嗎?”
此時周瑜也匆匆趕了過來。
“伯符兄,這是誰寄來的羽檄?”周瑜剛到,一眼就看到了插着三根羽毛的信,心裡一驚,心想莫不是前線發生了什麼變故。
孫策說道:“賢弟勿驚,此乃獻帝給我的,無他,仍是讓我提防刺客,還說曹操的刺客已經從壽春潛入到廬江......”
聽完孫策的話以後,周瑜稍微放松一些,比起自己手頭的事,這件事的确不算大事。
“你猜猜我截獲了誰的信?”周瑜說完,便從袖中拿出一卷竹簡來。
看到周瑜這麼早就趕來找自己,孫策猜測這份竹簡裡的事情肯定比獻帝的事大。
“誰的?”孫策問道。
“吳郡太守許貢寫給曹操的書信。”周瑜将信交到孫策手上。
孫策展開竹簡,看完上面的内容以後,頓時大怒。
書簡上所書:孫策骁勇,與項籍相似。朝廷宜外示榮寵,召還京師;不可使居外鎮,以為後患......【注3】
“許貢竟然敢背地裡陰我,我現在就去殺了他!”說完以後,孫策當即拿起自己的【霸王槍】,便欲率軍去找許貢算賬。
孫策的【霸王槍】由名匠利用精鋼,耗時九天九夜打造而成,槍尖乃是純黃金,槍杆亦是金色木料,重達六十二斤,長一丈三尺八寸四分,在曦光照耀下,熠熠生輝。【注4】
“伯符兄勿急,吾有一策,可以輕而易舉将許貢召來,不費一兵一卒,将其殺之。”周瑜跟孫策說道。
孫策聽後冷靜下來,認真聽周瑜細講。
周瑜:“送信的差使已經被我殺掉,咱們佯裝不知此事,再派一信使假意延請他來,共商大事,他不以為意,自會赴宴,到時候咱們就可以讓埋伏的刀斧手出來,将他殺而後快。”
“刀斧手直接砍了他太便宜他了,到時候我一定要絞死他!”孫策惡狠狠地說道。
周瑜當即選一機靈侍衛前往吳郡,延請許貢前來。
孫策和周瑜二人進到屋内等候,周瑜忽然注意到二鳳的羽檄是用紙張寫的,輕柔方便,便仔細觀摩起來。
“不得不說,獻帝所用信紙輕柔潔白,質地厚實,比咱們的竹簡輕便實用多了。”周瑜忍不住贊歎說道。
“紙有什麼好研究的,不過是一種寫信的方式罷了。”孫策被許貢氣得眼睛冒火,根本沒有心思關心其他問題。
周瑜則認真地說道:“伯符兄,你看此種紙張比‘蔡侯紙’還要厚實,不洇墨,材質比絲帛要便宜,拿起來也方便,倘若能夠大批量制作的話,對咱們的文化政治發展會有很大益處。”
經周瑜這麼一提醒,孫策也反應過來。
他們平日傳遞書簡,都是厚厚的一卷,既繁重還不方便,倘若想看厚一點的書,可能得一筐,但是如果用這種輕薄的紙張,隻要幾頁即可。
這對傳播文化,提高老百姓的文化水平,的确很有用處。
“既然荊州造紙術先進,咱們可以派人前往學習,将先進造紙術帶到江東,方便江東父老使用。”孫策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