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說給誰聽,都得忌憚三分。畢竟丹心堂百年積澱,信譽卓著,名氣擺在那裡,以往它若是對誰有意見,将相關告示一貼出來,必會有不少人信奉丹心堂的話,對另一方口誅筆伐。
蘇筝不由得回想起幾日前謾罵者與圍觀者将青雲閣圍得水洩不通的情景,時至今日,風波雖然漸息,但輿論早已發酵得差不多了,常言道“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恐怕四周之地,無人不曉那日之變。
青雲閣往昔僅為一處無名院落,青鳥、青風帶着閣内的女子從遠處奔波而來,不想惹事,行事向來低調,從不張揚,連牌匾都沒有懸挂。
但昨日她們要與丹心堂交涉,為表誠意,必須得報上名号,這才将“青雲閣”之名洩了出去。而今,丹心堂若将此事公之于衆,告知附近百姓,所謂投機取巧購得丹心堂據地的青雲閣即為前幾日風波中心之所在,面對滔滔輿論,青雲閣想要重整旗鼓、博得正名可就難了。
蘇筝心頭微蹙,對此事略感棘手。邱芳洲的提議,看上去确實還算不錯,她主動要求參與青雲閣未來的規劃,以她的能力,或許可以為青雲閣帶來不少好處,可邱芳洲本意隻是為丹心堂謀利,與尚瑤師徒這些真心相助青雲閣的人不可同日而語,眼下她們根本不清楚邱芳洲的行事風格,怎麼能輕易答應對方的條件?
她陷入沉默,腦内極力想着兩全之策,如何做才能既不拂邱芳洲的面子,亦不損青雲閣之譽。蘇筝思緒萬千,心頭苦惱不已,恰在此際,一縷清音悄然入耳,青鳥傳音對她道:“别被她的言辭牽引過去。”
蘇筝被青鳥點醒,整個人幡然領悟。是的,自己一開始就不該跟着邱芳洲和她侍女的話想下去!
青雲閣與丹心堂的交易中,丹心堂是吃了虧不假,可這事是他們堂主楊宜親自定下的,此乃雙方共鑒之事,從頭到尾,皆有證人環伺,青雲閣何曾有半點狡黠之舉?
不該被她們牽着鼻子走的,蘇筝反應過來。她心神一定,立馬開口道:“邱掌櫃,您此番造訪,未知楊堂主意下如何?昨日之事,是他全權操持,貴堂若對價碼有異議,理當自行斟酌,怎倒直接找上了我閣?此舉着實令我等頗感為難。”
“這……”侍女見蘇筝直接繞開自己之言,眸光微閃,她正欲啟齒,邱芳洲就輕揚素手,示意其噤聲。侍女得了邱芳洲授意,不再說話,悄然退到邱芳洲身後。
邱芳洲緩聲道:“二位,你們何以斷定我未曾與夫君商議此事?”
她眼底掠過一抹無奈,但還是将實情簡言以述。
邱芳洲原本是今日才回水梨鄉,但昨夜她遠在城外時,就一心想着歸家休整,不願在外地多留一夜,遂令車夫加快馬力,連夜趕回了楊府。誰知一回去,就有丹心堂的夥計守在府内,将楊宜白日做的交易告知了邱芳洲。
此訊如雷貫耳,邱芳洲還沒來得及歇一會,就被這事驚得坐都坐不住。她大怒之下,憤然去找楊宜,結果他倒好,知道自己失策辦了蠢事,直接守在房前等她,不等邱芳洲發難,自個兒一個勁地認了錯,連連緻歉。
邱芳洲此人,出了名的吃軟不吃硬,楊宜苦着臉,一臉誠摯地和她解釋了半個時辰,又是勸慰又是安撫。邱芳洲隻好暫時不跟他計較,決定今晨親自帶着人來探探青雲閣的意向。至于楊宜,他自當是不敢有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