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句?”
“倒不是具體的哪句,我老覺得……當時不該說什麼邪道也有可取之處。”連竹萱道,“我總歸代表着青雲閣,這種話未免讓人聽了猜疑。”
“還好吧?場上同你觀點相似的多了去了,張氏的那幾個,都跟你是一種見解。”蘇筝勸道,“你按自己想法就好,不用怕落人話柄。”
“我曾為靈鶴書院春考做過許多功課,家中師長亦曾提及此類題,說其頗有争議——順其意答之還好,逆其向而答,恐招禍端。一般隻做日常閑談,仙家詩會為避免争端,不會輕易設此類題。”連竹萱道,“你觀察過沒有,何家的文士,通通答的是‘邪道不可留’。”
蘇筝話在舌尖,被連竹萱這麼一點,心中竟也生出幾分不對。她不好當着連竹萱面表現,人家本就虧心自責,蘇筝不能讓她加重這份心思,她道:“也許是巧合也未必。就算真有人在意,何英也是青雲閣的人,她選的是不可留。兩種論調青雲閣都有,旁人不會說閑話的。”
“……嗯。”
安撫完連竹萱,文試終局也差不多公布了結果。榜首、榜眼都是何氏,連竹萱緊随其後,也許是因為選題才吃了虧。前十甲公布姓名,受衆人祝賀,再往後就是第二檔了,也有嘉獎,當然數目和風采都比不過第一檔。何英剛好排第十一,抿着嘴提前退場了。
每次盟會,文試的出題、比法都不盡相同,武鬥就很沒有心意了:第一輪,打;第二輪,打;第三輪,還是打。
雖然形式老套,可能見着各家各派鬥法試劍,這就很有意思了。武鬥在靈犀殿前練武場開辦,擂台四角皆豎旗杆,兩面是荷葉紋,代表何氏;另外兩面是陰陽八卦圖,代表本次武試主辦的兩儀宗。
上一次承辦武鬥的是追風教,此派由山中一個小匪幫發揚壯大,行事不拘小節、招式粗野剛猛,根本就沒有按世家門派排序安排座次。蘇筝聽說上屆盟會武鬥時,所有修士都是混坐。這就不太妙:座次不安排,代表想占好位置,要搶占先機;混坐在一起,要是擂台上雙方發生争執,坐下面的沒準也得打起來。
蘇筝本以為文試時仙家基本上全來了,今日入場見着殿前這人山人海的架勢,人數起碼翻了一倍,瞠目結舌。還好這次兩儀宗提前分好了各家席位,省去不少麻煩。
之前文試期間一直消失不見的尚瑤、阿茸和邱芳洲等人也一并出現在了這裡。怎麼說呢,讓這些個不愛聽文人掉書袋的人呆坐着聽完幾天的文試,基本上算是一種折磨。
慕真和司悅不在場,蘇筝和青鳥代她們給衆弟子鼓勵打氣,包括何英在内,青雲閣這次參會比文試多了十人。将名單呈報上去前,蘇筝特意問了阿茸,願不願意去試試,祂跟着尚瑤修煉多年,實力不容小觑。
出人意料,尚瑤代祂拒絕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