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
将軍府的第一批紅瑪瑙“福降”把件、飾物被快馬加鞭,運送到了中原京都。
這批料子由将軍府駐京都的庶系領頭人接手。
按照西北将軍府先前傳信上所寫的計劃,庶系領頭人找到了京都内最倒黴之人——工部侍郎之子梁珉越。
梁珉越身為官家子弟,沒有沾染賭酒嫖等不良習性,為人人品端正、氣質高潔,年少時便喜歡遊訪民間村落,幫助百姓們解決許多大大小小的問題。
比如良田缺水水車引水,河道攔路搭橋修路,強搶民女,山賊劫道等,就是大事情。
送人就醫,贈藥治病,送米救急,打殺禍害莊稼的野豬,這些就是小事情。
梁珉越樁樁件件都給村民們辦得漂亮。
大小事情幫得多了,梁珉越也就成了京都周圍小村落裡,頗具美名的好心人,被百姓們親切的喚為“田螺郎君”。
每逢年節,會有許多百姓進城來,扛着自家種養的菜、米、魚、蛋、雞、豬等,歡歡喜喜的送到工部侍郎府門前,聊表感恩與謝意。
還指明他們扛過來的東西,是送給梁珉越的年節禮,讓守門的侍衛務必送到梁珉越手上去。
梁珉越第一次知曉這件事情時,有些哭笑不得。
難為百姓們過年過節還會想着他,他心裡暖乎乎的,便欣喜的收下村民們送的年節禮,不浪費村民們的一片心意。
這世間的運行規則,有歡喜就會有憂愁。
因為天賦有限,梁珉越科舉屢次不中。
但他跟父親一樣有着一顆為民謀福祉的初心,更是自小就跟着父親學了工科水利一類的學識,期待着日後科考中舉,在朝為官,為百姓争取更多利益。
可是啊,天不遂人願,連連科舉不第,讓他十分灰心,慢慢的,他就提不起科考的勁兒了,一看科考相關的書籍,便頭痛不已。
但即便如此,他仍舊一有閑暇時間,就跑去幫附近百姓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幫着幫着,他的心愈發明亮寬敞了,在這些大小事情中體驗到了難以言喻的愉悅和滿足,科舉不第的傷心郁悶一掃而空。
更重要的是,他好似開悟了一樣。
突然發現一直在做的事情與他的初心是毫無違背的,甚至極其契合。
是了!
為民造福不一定要入朝為官!
像他這般近距離的與百姓交流接觸,替百姓做力所能及之事,同樣屬于為民造福,隻是方式不同罷了。
照常理來說,好人應當有好報,梁珉越應當深受天地神佛庇護,萬事順意,一生平安。
可事實上卻恰恰相反,天地神佛沒有一個在他身上降下福氣。
梁珉越的運氣實在是差的要命,連尋常人的都比不上。
每逢出門他必會摔一次跤,平常時候喝水會被嗆,走在路上都有不知名的鳥兒襲擊他,走夜路時,更會被斜刺裡竄出來的蛇蟲啃咬。
最慘的一次,在街道上逛着的他,走着走着就莫名其妙的摔了一跤,把腿給摔骨折了。
可以說是黴到透頂。
侍郎夫人和老夫人為了這事愁的喲,頭發都白了,梁珉越可是他們梁家嫡系的獨苗苗,一直這個倒黴下去,哪得了哦!
兩位夫人日日燒香拜佛,月月做好事積陰德,隻盼着能給梁珉越這棵獨苗改改運道。
可惜,十年如一日的做着這些好事、善事,獨苗的運道是一點也沒有改……
但她們不敢斷了陰德的積攢,心裡還懷揣着美好的期待。
或許,老天不幫梁珉越改運道,是因為改運道需要的陰德數量很大,她們做的好事不夠多,攢下的陰德數量不夠多。
等她們攢夠陰德數量,天地神佛總會給獨苗苗改運道的。
既如此,這善事該做還得做,這種積陰德的事情,少做一日都不得!
将軍府徐家庶系領頭人得到這手消息,立馬派人僞裝成道士和僧侶,跟工侍郎府手下的人透露能靠其他媒介改運是消息。
還買通工部侍郎府内的丫鬟小厮,讓他們把消息轉告給侍郎夫人和侍郎老夫人的親近之人知曉。
這不,才過了一日,侍郎夫人和老夫人便雙雙乘坐馬車,來到了徐家安排好的小佛寺中,将福降紅瑪瑙給求了回去。
老夫人捧着古檀木盒子,眼中淚花閃爍,手止不住的顫抖着,連連說了好幾聲好。
“好啊,好啊!這下珉越可算是有救了!”
夫人眼裡也溢滿水意,嘴唇哆嗦了一會兒,才感歎道:“若這回能成功改了珉越氣運,也算是苦盡甘來了。”
說完,二人相視一笑,萬千感慨盡在不言中。
而後,夫人扶着老夫人的手臂,一步一步離開了這座聲名不顯的小佛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