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宮局主要負責文書一類的工作,别看說的簡單,可這六局一司的文籍都由她們來加印。尚衣局顧名思義主要負責皇家的衣服首飾、儀仗等事務。尚食局一聽就明白,是負責皇帝和宮中貴人的飲食、藥物。而尚寝局則負責皇帝的起居等,尚儀局主要負責皇帝的禮儀起居,宮中宴會乃至皇帝臨幸妃嫔等。
胡善圍便是這六局一司的主管,負責内宮的官職最大的女官。
這一年的時間,因着當今的永樂皇帝禦駕親征北伐,平定草原部落,留太子在宮中監國,胡善祥被胡善圍委以重任,負責尚衣局和尚食局,太子一家人的起居禮儀都在她的管理之内,但也不用事事都盯着,隻用差人送去東宮,自有太子妃管理,六局一司若有要事胡善圍再去向太子妃禀報便可。
自從胡善祥升職成了女官之後,除非有事需要向太子妃禀報,一般每日這種往東宮送膳食并記錄起居禮儀的事務都由胡善祥來記錄。
胡善祥還記得自己初初被胡善圍允許自己跟着她時,瞧見胡善圍将每一道菜盛往禦前的菜品一一試過之後,還要記錄下做每一道菜品的廚子姓名,然後便是在食盒上貼上黃簽封,最後便是落下胡善圍專用的局印才可将食盒呈往禦前。
這其中但凡有一處錯漏,遭殃的便是尚食局和做菜的每一個廚子,因此也不怪胡善圍每對胡善祥的耳提面命和諄諄告誡,讓胡善祥不敢有一絲一毫的遺漏和疏忽。
今日皇帝班師回朝,尚食局自上到下每個人都繃着一根線,生怕有一點點的錯漏。胡善圍自習的試過每道菜後親自領着人呈往禦前,而太子宮中的膳食被她交給了胡善祥負責,究其原因,也不過是為了讓胡善祥在東宮混個熟面孔,好近水樓台先得月。
每道菜都試過之後,胡善圍領着數位宮女提着食盒去往禦前,而胡善祥則也領着幾個宮女提着食盒往東宮走去,兩人一出門就分道揚镳。
剛領着宮女走到東宮大門處,胡善祥便見皇上跟前的太監大總管小鼻涕帶着兩個小太監從内出來,便不慌不忙的見了一個禮,等人走過去之後胡善祥還沒站定,又是一個身影大搖大擺、風風火火的跟了出去,胡善祥忙退至一邊并躬身行禮。
“見過漢王爺。”
能在這太子宮中這般橫行霸道模樣的也隻可能是這位漢王朱高煦了。
胡善祥在心裡暗暗歎了口氣,雖然這位漢王爺在女官和内侍中的名聲好的不得了,每每說起來都是滿口稱贊,但是胡善祥怎麼看怎麼覺得這人殺氣太重、戾氣太深。
而且别看這位漢王爺整日一副财神爺的樣子,可這散出去的銀錢是怎麼來的?胡善祥也早從朱瞻基口中得到了消息。
當然,這中間肯定也有胡善祥先入為主的念頭。畢竟,比起救了老好人模樣的太子爺和溫文爾雅的太孫,這位生性暴戾的漢王爺那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模樣更讓胡善祥心生不喜。
心裡這樣想着,胡善祥面上的神情卻越發柔和。
“是胡女官啊,這是來給太子爺膳食的吧?哎呀,真是不巧,隻怕太子爺這個時候沒什麼胃口。”
瞧着領隊的女官來送膳食,朱高煦幸災樂禍的說道,他剛剛把太子大哥給擠兌了一頓,對方這時候恐怕在寝宮裡哭呢,隻怕是食不下咽。而且他剛剛從藩地回京,數年未曾來皇宮了,但對宮裡的人際關系還是暗地裡了如指掌的,見來人是時常跟着胡善圍一起去過禦前的胡女官,便停下打了聲招呼,想着,又順手從袖口的暗袋内抓出一把金豆子出來。
“來來,本王剛跟着皇上回京,好久不見了諸位了,今兒個本王回京,人人都有賞。”說着,朱高煦還将手伸出去,見胡善祥和身後的宮女沒有接着還不高興的撇了撇嘴。
“快拿着呀!怎麼?本王的賞賜還敢拒絕不成?”
胡善祥雖然知道在太子宮的門口接受漢王的賞賜不亞于是打了太子爺的臉,但這種時候她也真不敢拒絕,為着小命着想,天知道她如果不收這“賄賂”,這位睚眦必報的漢王會怎麼想她?有時候與光同塵也是必要的,胡善祥便出手接下并給身後的宮女都一一分享。
“謝漢王爺賞賜。”
“漢王爺真大方。”
接受了金豆子的胡善祥和宮女們齊聲行禮謝恩,讓本就看到太子被打擊的哭哭啼啼而高興地漢王越發開懷,哈哈大笑。
他進宮就是來奚落太子的,撒點金銀換來太子宮裡奴才的奉承,朱高煦也挺高興的。至于太子宮内朱瞻基憤怒的咆哮他根本不放在眼裡,沒牙的老虎崽子罷了。
這樣想着,朱高煦越發意氣風華的揚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