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善祥聽得莞爾一笑。
可不是,太子為人一向仁愛、和善。别說對她們這些宮女、太監,就算對待明着擺擂台打算和他搶奪太子之位的漢王都還是一副手足情深的好兄弟模樣,漢王數次的僭越都被太子輕描淡寫的拿起放下,朝堂上彈劾漢王不敬太子的奏折都快把禦史台壓趴下了,可太子還是提起漢王和趙王就滿臉寵溺的模樣。
總之主打的就是一個我弟弟還小,鬧歸鬧,你們大家就包容着點吧的意思。
當然,胡善祥肯定是不信太子朱高熾是這樣一個從裡到外的老好人形象的。
能将她從朱棣手下救出并将她的身世處理的幹幹淨淨,這不着痕迹的出手就可見一斑。别看平日裡裝的有多麼的無能,可皇帝親征阿魯台部一年多,太子監國期間在奏事處問政,所有的奏折、軍報被處理的無一絲錯漏就能看出這位太子扮豬吃老虎的功力。
可偏偏就是有人不信邪,覺得太子之所以被立為太子就是因為占據了出生早、年紀長的便宜,換他上位,他也行——比如說野心勃勃的漢王。
而太子妃那裡就更不用說了。
比起隻在用膳食時負責記錄太子禮儀的寥寥數次見面,胡善祥更為熟悉太子妃張氏,畢竟因着胡善圍對她的言傳身教,每每有重要的事情,都是自己随侍在胡善圍身側去見太子妃。
偶爾胡善圍因為忙碌抽不出時間去向太子妃彙報宮務之時,也是将事務委托給了胡善祥,讓她獨自一人去見太子妃。胡善祥也不止一次兩次的單獨去向太子妃彙報宮務。
比起對自己有救命之恩就再未說過幾句話的太子呀,胡善祥和太子妃張氏則更為熟悉。
說起來,胡善祥之所以和朱瞻基的關系越來越熟絡,稱得上一句青梅竹馬,情誼越來越深,也少不了因為在其中牽線搭橋的這倆人。
聽着朱瞻基這樣說起太子和太子妃,想着自己往日在東宮見他們一家人相處時候的溫馨又好笑的情景。胡善祥瞬間感覺紫禁城也沒那麼像龍潭虎穴般可怕了。
胡善祥心下歎氣,隻是朱瞻基啊,你是不是忘記了如今做主的并不是你爹娘呢?或者說并不僅僅是你的爹娘呢?
“太子和太子妃沒有意見,那皇上呢?”
“太孫别忘了,最後那一關,皇上的意見才是至關重要的。”
許是真的被朱瞻基打動了,胡善祥終究是說出了自己心裡最深處的擔憂。
“你答應了?”
見胡善祥沒有再次拒絕,反而是放軟了态度,朱瞻基的欣喜之情更重,濃濃的喜悅之情讓笑意躍然臉上,一時間再也顧不得其他,忙将已經取得爺爺同意自己擇太孫妃人選的消息說了出來。
隻想将好消息和胡善祥一起分享的朱瞻基根本沒想過他爺爺“世子多病,汝當勉勵之”的話都能光明正大的改口說自己沒說過,那義正言辭的模樣當時還讓朱瞻基傻了眼,畢竟“君無戲言”麼。
“爺爺已經說了,太孫妃的人選讓我自己決定。”
“隻能是你。”
“我的太孫妃隻能是你。”
我的太孫妃隻能是你。
随着這句話說出口的是朱瞻基眼中濃郁到仿佛要溢出來的深情,這一刻,胡善祥覺得自己真的是無能為力,徹底的淪陷了進去。
如果說以前隻有她自己在抗争,在小心翼翼的和這個封建社會抗衡,抗拒這一切會讓她走向命定曆史的生命軌迹。那麼在朱瞻基霸道一般宣誓之後,胡善祥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淚,溫馨、心酸,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溫暖在心中蔓延,直至将她整個人吞沒。
行吧,她真的栽了。
至于什麼隻娶她一個,獨寵一人這種事,在這個封建時代胡善祥也隻能想想罷了。
古人對三妻四妾習以為常,皇帝再愛皇後都還有後宮三千,皇後沒了都沒能攔住皇帝納進宮一個又一個的妃嫔。太子妃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管理後宮事務,太子不還是更寵愛太子嫔郭氏?
至于什麼“一生一世一雙人”這樣的話,說出口别人怕不是會将她當成瘋子。
不做妾室已經是胡善祥覺得最好的結果了。
大不了就還當自己是給老闆打工的小員工,把朱瞻基當老闆對待,反正她這十年也已經習慣了,就當自己是換了個老闆,都是一樣的為了生存不是嗎。
而且,太孫妃?
這也算是升職了吧,從宮女到太子妃,從最底層的小員工一躍成為管理層,這一步登天的感覺光是想想胡善祥就覺得自己有些期待呢。
畢竟沒有人會不喜歡升職加薪吧。
更何況自己本就對朱瞻基動了心。家世好,模樣俊,風度翩,這樣的男人誰能不心動。尤其對方将自己的後顧之憂都已經解決,她胡善祥若再畏畏縮縮的,也忒不争氣了。
至于以後朱瞻基有可能變心的情況?
以後再說吧,她太孫妃都還沒當上就沒必要瞻前顧後想那麼長遠的事了。
這一瞬間,胡善祥仿佛認命了一般閉上了眼又睜開。明明隻是一眨眼的時間,整個人就仿佛脫胎換骨了一般,不單單是氣質,而是從骨子裡散發出來的不屈不撓的鬥志。
朱瞻基,既然你選擇了我,那就别想着後悔,我絕對不會讓你有後悔的機會。
我絕不會也決不允許自己成為曆史上那個無子被廢的皇後。
無論擋在我前路上的障礙是什麼,都将會被我一一掃除。
“那孫姑娘呢?孫妙涵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