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清内容的一瞬間,李春麗的面容有片刻僵硬,因為這與她之前從好友口中得知的并不相同。
但是她也不會在這種場合拆好友的台,當即笑呵呵地說:
“哎呦!那我們可就不怕生病了。小茵可是旭華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回到我們小鎮算…算是…叫什麼來着…大…大材小用。”
如此誇贊把陳茵都說紅了臉,她羞澀地回道:
“疾病不擇人,李姨您太誇張了。”
這句話隐隐說出部分圍觀人群的心裡話,但李春麗可不樂意了。
“怎麼會?我說的都是打心底裡的話。别說大學生了,這些年你們有看到其他中專生回鎮上的嗎?”
此言一出,瞬間所有人都将目光放在楊光耀身上。
因為他兒子就是前些年考上了中專,畢業後進入縣城小學教書,隻有逢年過節才會回來。
再加上他還是他們鎮上唯一的衛生院的院主任的弟弟,要是陳茵開了醫館,肯定會對衛生院造成沖擊。
楊光耀感受到聚集而來的目光,心猛地一跳,嘴唇抿緊,良久才憋出來一句話。
“陳茵回來,挺好的。”
下一秒落荒而逃,生怕大家再追着他問其他的。
接下來,陳茵自然成為衆人矚目的目光。
由于她自身重點大學大學生的身份,加上一些長輩們對她父親的醫術還有印象,紛紛表示支持陳茵重開醫館。
這下子,吳冬梅高興的合不攏嘴。
如果不是醫館不适合說讓大家捧場的話,她肯定要邀請鄉親們在開張的那一天一定要來看一看。
兩天的時間一晃而過。
目前醫館内外已經打理的幹幹淨淨,就連匾額都已經送去重新描畫。
陳茵想了一下,想要真正将醫館開起來,就隻欠藥材——這一東風了。
所以在吃完飯後,她将自己的想法道出。
吳冬梅一聽女兒說想買藥材,懊惱地給自己額頭一巴掌。
“哎呦!我這個腦子怎麼把這麼重要的事情給忘了?”
“你等等,媽去給你找來。”
話沒說完,身影已經消失在陳茵面前。
當她再次出現的時候,手裡拿着一本泛黃的通訊錄。
吳冬梅瞪大眼睛努力翻頁尋找自己想要的東西,終于在陳茵想過去幫忙的時候,她将通訊錄放在桌上,指着頁面上的字說:
“你爸之前買藥,都是找這個人買的,上面就是對方的地址和電話。”
陳茵立即将頭伸過去,“東俞市市中區……”
還未念完,耳邊突然炸開一道刺耳的聲響。
“小妹!小妹!茵茵回來準備重新開醫館的事,你怎麼沒告訴家裡?”
她扭頭一看,說話的人赫然是大舅舅——吳秋豐。
“大哥,你怎麼來了?”吳冬梅同樣表示驚訝。
“怎麼?我不來,你就不打算告訴家裡了是吧?”
吳秋豐一臉不贊同地看着小妹,緩緩放下身後的背簍,裡面都是他從家裡帶來的新鮮蔬菜,還有些孩子們摘的野果,特意帶給陳茵甜甜嘴的。
放下東西後,他自然地打開水龍頭洗手,繼續表達心中的不滿。
“也就是昨天五叔家的大河回村路過,看到你們這裡很是熱鬧,聽了一耳朵,不然家裡現在都還不知道。我看你現在主意是越來越大了,還帶着茵茵一起胡鬧。”
“我們這窮鄉僻壤的,回來幹什麼?”
吳秋豐一邊甩水,一邊朝着兩人靠近。
這事說起來的确實她們辦事不妥當,一向口不輸陣的吳冬梅隻能閉口不言,聽着來自家人關切的唠叨。
一旁的陳茵當即開口替母親解釋,“大舅,是我想要回來開醫館的,我不想父親一生努力的心血被遺忘。”
吳秋豐看着外甥女認真的表情,他的表情嚴肅起來,語氣冷硬地問:
“茵茵,你決定好了?以後不會後悔。”
“不後悔。”陳茵語氣鄭重地說。
下一秒,吳秋豐嚴肅的臉上突然咧開嘴笑,中氣十足地喊道:
“好!真不愧是你父親的女兒。”
隐隐約約間,他恍惚看到了當初那個固執己見,非要留在銅溪鎮的陳南鶴。
現如今,他的女兒,自己的外甥女也要繼承這一事業,一脈相承。
作為親人,吳秋豐不想陳茵在小鎮上留守,但作為一個普通人,他對此卻是樂見其成。
主要是鎮上的衛生院不堪大用,不管什麼病都來上一針,治不好就隻能往縣城跑。一來一回,病情耽誤不說,還白白浪費大家的辛苦錢。
要知道陳南鶴在的那些年,他們青山村的人從不用擔心這些事。
甚至連錢都不用花就把病治好了,給妹夫一把青菜、兩顆雞蛋或是其他的就能治好病。
雖說外甥女治病也需要收錢,但肯定和衛生院不一樣。
吳秋豐對陳茵的醫術就是如此自信。
既然重開醫館已成定局,他也不繼續糾結這個話題,轉而說起其他。
“小妹,醫館還有沒有什麼需要幫忙的,盡管說來,家裡有的是人。”
聞言,吳冬梅立即将剛才母女倆說的事道出。
“原來我剛剛進門,你們母女倆在說進城買藥的事。正好我也準備去市裡看一眼文博,我們一起去。”吳秋豐贊同地點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