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南柯夢 > 第40章 第 40 章 衆說紛纭

第40章 第 40 章 衆說紛纭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你知道嗎?黃鶴樓上多了一首詩,還題在了崔颢的旁邊。”

“真新鮮,哪位猛人敢和崔颢硬剛?”

“好像是穆相爺。”

“穆相文章絕世,可詩作平平。和崔颢叫闆,恐怕不大行吧?”

“唉,詩都被唐人寫盡了,後人哪裡還能有好詩?”

“詩哪有寫盡的?隻是因為本朝隻考文章不考詩罷了。”

“可是穆相說那不是他寫的,還特意注明。寫那詩的人好像叫什麼何皎皎。”

“好好的小夥子,為什麼要起這麼女裡女氣的名字?”

“不要關心這個了,關心關心詩行不行?什麼樣的詩敢題在崔颢旁邊?他那首《黃鶴樓》可是古今第一七律。”

“嘁,《黃鶴樓》半古半律的。要說古今第一七律,當然應該是杜甫的《登高》。”

三人進了城,尋了一家離城門最近的客棧,将馬匹交與店家飼喂草料,方在桌邊坐下,便聽見人們議論紛紛。梅任行很有興趣地轉過身去,顧生寒隻是随意指了一些飯菜,又要了些茶水,便閉目小憩。皎皎則是窩在桌邊扶額不語,暗自回想穆相到底是什麼時候把自己的詩題上去的,想了想覺得應該是他第二天出去的時候。隻能安慰自己讓寫的是《黃鶴樓》,不拘格律,隻講意境,不是《登高》這種工整無比、技法純熟,還要講意境的。要是寫《登高》,真不如挖個坑把自己給埋了。

穆相将兩個版本都題了上去,供人作推敲之辯,士人自然樂于将其作為談資,抄錄給親朋故舊一觀。這些書信走的都是官路,比民路要快上許多。其中一位士子從懷中抖出一封書信,将兩版《黃鶴樓》都念了一遍。念罷,衆人開始哄搶他手中的書信,擠在一起品評,贊不絕口。皎皎卻更覺尴尬,把看得津津有味的梅任行的頭掰了回來。

梅任行道:“做什麼?他們說得不對嗎?”

皎皎道:“我水平什麼樣,我自己心裡還是要有點數的。誇得實在太過了,絕對沒有他們說得那麼好。現在把我那首捧得那麼高,隻是因為太久沒有這樣的詩,物以稀為貴罷了。”

梅任行道:“我覺得挺好,那就是挺好。”

皎皎道:“你的眼光我自然相信,隻是……”

此時茶水已上,皎皎于是斟了一盞遞給顧生寒,又斟了一盞推到梅任行手邊:“我和城北徐公相比,哪個好看?”

梅任行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皎皎歎了口氣:“看吧。”

梅任行道:“别歎氣啊,可以信。”

皎皎道:“不能信。”

梅任行道:“可以信。”

皎皎道:“不能信。”

兩人隻顧鬥嘴,自然沒有注意到顧生寒那一閃而過的不悅。飯菜已具,三人專心吃飯,耳旁卻仍語聲不絕,由不得人聽不到。有說這個版本好的,有說那個版本好的。争了約莫半頓飯的工夫,帽子已經疊到了房頂上——說“從此别”那版好的,被另一派指責視格律規矩如無物,将來怕是不止逾矩,連殺父弑君都做得出來;說“成死别”那版好的,則被指責隻注重單句出彩,如此個人英雄主義,不識大體,将來為了博一己之私、一人之名,多麼禍國殃民的事情都做得出來。

終于有人看不過去,勸道兩個版本都很好,沒必要争個高低。又有人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強求一緻倒也罷了,還給對方扣帽子,豈非小人行徑?衆人一時無言,最後有和事佬道,詩不辯不明,大家不過是各抒己見,并不是為了求同,更沒有為了求同給對方扣帽子,不過是表達一種擔憂罷了,而且也不是對于對方的擔憂,而是對于愚昧世人的擔憂,既讀書識字,自然要注意作品解讀的教化作用。

衆人面色稍緩,于是擱置争議,為了緩解尴尬,開始讨論尾聯何解。有人說尾聯不過故作驚人之語,其實狗屁不通;有人說是告訴人們不論人間還是天上,路皆艱難;有人說是贊成遠遊謀取功名,但勸換一種方式,不要做出一副世外高人之态;有考古派說是告誡不要輕信他人,黃鶴不知把人馱到哪裡去了,不然為何從來隻有傳說,沒有确切的遺迹;有諷今派說是諷刺修仙論道,求藥登仙皆為虛幻之事,正所謂“唯聞人作鬼,不見鶴成仙”。

皎皎本就身體不适,聽着衆人一通亂糟糟的争論更是有些頭疼,于是看起了牆壁上的《交通論》——“天下之利,在于交通;小國寡民,必有久戎。人不相知,則一山之隔,互為仇雠,執戈矛以為常,自謂鄉鄰一體,曾不知上下之相欺、左右之相軋。物不相換,則一地之間,需産萬端,洋洋乎以為能,鹹言物候無異,植橘樹于淮北,求魚鼈于木上。”是穆相的手筆,仿其真迹雕刻而成,待要繼續看下去,便聽見了那句“唯聞人作鬼,不見鶴成仙”,正欲點頭,卻想起閣主說過,詩寫出來,便與自己無關了,每個人都可以有每個人的解讀,便繼續埋頭吃飯了,心裡還念叨着交通不便是互為仇雠的充分條件,而非必要條件。

忽然有人道:“那個,有句話我一直想說,不知當講不當講。”

旁邊的人道:“想說就說。”

那人清了清嗓子,方道:“這個何皎皎吧,其實是個女子。”

旁邊那人道:“不可能。女人怎麼可能寫出這樣的詩?”

那人道:“你這是偏見。”

旁邊那人滿臉微笑:“‘才藻非女子事也。’”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