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就覺得不對了,看到有人主持正義,我就放心了。”
梅任行正欲發作,卻被顧生寒拉走。
“拉我做什麼?”
“怕你在那裡發瘋。”
“不應該嗎?他們這樣說皎——”然而第二個“皎”字還沒說完,就發現他為之打抱不平的對象正津津有味看着那個調色盤。
“這個貫休、姜特立和艾可叔倒是第一次聽說。不過‘人生天地蜉蝣寄,世事江河日夜流’寫得挺好的,‘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還有‘自分此生成死别’也挺好。之前沒在課本上見過他們。”
“你不生氣嗎?”
皎皎本來也以為自己會生氣,但事到臨頭才發現自己隻想看戲:“沒事,閣主早就說過這種情況了,這個叫碎屍式鑒抄。不過這調色盤做得也太爛了,都不需要我自證清白。”
“什麼?”
“閣主在最開始教我作詩時就說過,有一種人,對于自己不喜歡,或是損害了自身利益的作品,就會想辦法毀掉,而指控抄襲是最方便的。想來那些人不大懂作詩,找來找去隻找到了個連用‘黃鶴’。作詩一般忌諱重字,但若是一個字或者詞反複出現,有時可以達到回環往複的音樂效果,有點類似于《詩經》中的重章疊唱。這種寫法很多詩都用過,但崔颢的《黃鶴樓》最為出名,這一點師兄們知道,可别人未必知道。不過崔颢的比較成功,用在相鄰的兩聯,氣脈連貫、渾然天成,我卻是用在了首聯和尾聯,頂多算個首尾呼應。我當時以為要我在題目、體裁、用韻、寫法等各個方面都相同的情況下和崔颢鬥詩,下次我就學乖一點,沒說的地方就不用,不,還是别有下次了,我不喜歡鬥詩。至于調色盤,那些人可能是覺得從技法上指控太難了,所以将一首詩碎成許多單獨的字或者詞,然後去其他詩裡找相似的字詞。意象都是相通的,肯定一找一大片,看起來特别唬人。看調色盤的人平時讀的多是小說話本,知道的詩不多,所以很容易被引導。但不巧的是,詩一般不長,隻要多讀一些便知道是怎麼回事了,這種鑒抄方式不攻自破。要是指責小說話本抄襲,還真讀不過來。看調色盤的人知道的詩不多,做調色盤的人知道的倒是挺多。雖然裡面的詩人我大部分都知道,但隻讀過他們比較出名的詩,今天才知道還寫過這些,當然也可能是讀過但沒背過,所以印象不深。”
“那些人哪裡是知道的詩多,純粹是為了找出相同字眼才對着書翻出來的。”
“有道理,若不是臨時抱佛腳,也不會用這種鑒抄方式。二師兄你一向博聞強識,看過的詩也比課本上多得多,這些你知道或者記得多少?和我說一說呗?大師兄,我們今天不在城裡吃了,你直接打包一些幹糧和草料好不好?”
顧生寒聞言,點了點頭,去尋店家。
“‘十四州’,現在江南就十四州,我總不能多出一州來,不過‘水通南國三千裡,氣壓江城十四州’寫得挺好的,而且好像見過,但全詩不記得了。”
梅任行見皎皎既不生氣,也不委屈,反而分析了一遍前因後果,然後樂呵呵地開始問詩句出處,于是也收斂了情緒:“是《題八詠樓》。‘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後人愁。水通南國三千裡,氣壓江城十四州。’”
“‘江山留與後人愁’,要是真的可以留與後人愁就好了。那‘生當複相逢,死當從此别’呢?我隻記得‘生當複來歸,死當長相思’。”
“那是蘇武出使匈奴前寫的《留别妻》,全詩是‘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征夫懷遠路,起視夜何其?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行役在戰場,相見未有期。握手一長歎,淚為生别滋。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生當複來歸,死當長相思。’至于‘生當複相逢,死當從此别’,是白居易寫給元稹的《寄微之三首》中的其中一首,全詩是‘江州望通州,天涯與地末。有山萬丈高,有水千裡闊。間之以雲霧,飛鳥不可越。誰知千古險,為我二人設。通州君初到,郁郁愁如結。江州我方去,迢迢行未歇。道路日乖隔,音信日斷絕。因風欲寄語,地遠聲不徹。生當複相逢,死當從此别。’”
“你記性真好,這麼長都能記住!那‘遠送從此别,青山空複情’呢?杜甫的詩我常看,但這裡沒有什麼印象。”
“全詩是‘遠送從此别,青山空複情。幾時杯重把,昨夜月同行。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榮。江村獨歸處,寂寞養殘生。’”
“想起來了,我記得那句‘幾時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你總是這樣,不要求背的就隻能記個大概。”
“博聞強識我是真不行,不過反正有師兄你在呢。而且我也不是都記不住,李白的這個我記得,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複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韓愈的這個我也記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其他的,就真的不知道了,比如岑參的這個‘可知年四十,猶自未封侯’。”
“《北庭作》。‘雁塞通鹽澤,龍堆接醋溝。孤城天北畔,絕域海西頭。秋雪春仍下,朝風夜不休。可知年四十,猶自未封侯。’真是離譜,以後誰的詩裡有‘封侯’二字,我便也說他抄襲。還有,以後誰都不可以再用‘滂沱’來形容雨,‘蕭瑟’來形容風。‘人間’從此無‘事’,江河從此非‘路’。‘有意’,不管有的是什麼意,都不能再用。還有這個‘仙樓’,斷句都沒斷對吧?對着字眼翻書,找到了相同字眼便說是抄襲,翻出來一句倒也罷了,翻出來好幾句的,能不能先說說這幾句是誰抄襲誰?”
此時顧生寒也回來了,手裡還提着一大一小兩個竹匣:“好了,不和那些人一般見識。将來隻怕比這更離譜的事還要多得多呢,每次都生氣,哪裡生得過來?還是盡快離開這是非之地為上。”邊說邊将小的那個竹匣放到車上打開,從中取出一個小紙盒,裡面是一塊油紙墊着的荷花酥:“這個容易碎,你先吃着,正好墊墊肚子。”
皎皎道:“大師兄你還買了點心啊?”
顧生寒道:“洛陽是座大城,點心鋪滿街都是。想着你愛吃,他們準備幹糧草料的時候,我就去隔壁挑了一些。”又撿了一塊綠豆糕遞給梅任行:“去去火。”
梅任行隻得作罷:“真是兩個沒有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