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地的鮮血,一直延伸到梅任行身上。
皎皎有些站不穩,但還是支撐着結了個印,去探了他的靈識。還好,三魂俱在,七魄俱全,隻是神識震蕩,睡了過去。皎皎松了口氣,坐在他的身前,看着往日那張笑吟吟的臉上,如今滿是幹涸的血迹和縱橫的血痂。
血痂?傷口被處理過?皎皎又探了一下,發現他身上竟然有數十層鎖靈封印。
出了什麼事情?需要到了防止魂魄散逸的地步?
宋溟也到了:“不是我。”
皎皎沒有說話。
獄卒撲倒在地:“陛下,小人真的寸步不離,一直守在入口,真的沒有人進來過。早上看的時候還是好好的,中午不知道怎麼就成這樣了。”
太醫正手忙腳亂為其診治。獄卒還在不斷叩首。
皎皎緩過神來:“不關他的事。”
宋溟道:“那難道關我的事嗎?”
皎皎道:“也不關你的事。我知道不是你。你還沒有這個本事。”
太醫也伏在了地上:“陛下,梅…… 性命無礙,隻是皮肉之傷太重,是以高熱不退,好在血…… 不過傷到了筋骨,隻怕日後再也不能習武用劍了…… 便是習字用琴,隻怕也會很成問題……”
宋溟道:“好。退下吧。你們都退下吧。”
衆人退下了。
宋溟拾起梅任行的一隻手,按了按上面剛剛結出的血痂,又有鮮血滲了出來:“受了這麼重的傷,竟然還能活着,還真是命大啊。”說着撚了撚那露出的白骨:“是誰這麼恨他?比朕都恨?”
皎皎沉默片刻,道:“放他走。”
宋溟将梅任行手臂扔了回去,又在皎皎衣服上蹭幹血迹,站起身來:“他是變成廢物了。但養個廢物給泱兒玩,也還不錯。”
皎皎笑了一聲:“那你不如給我把刀。我将他殺了吧。”
宋溟道:“什麼?”
皎皎道:“我知道泱兒是個好孩子,會好好待他。可任行不是我,做不了陛下的掌上玩物,還不如讓他早些回家。”
宋溟頓了頓:“回家?我也夢到過你,為什麼你隻記得他?”
皎皎道:“我說過了,我唯一記住的隻有自己的兄長,而且還不确定是記住還是預知。若說夢到,夢到過我的人多了,我弟弟也夢到過。但他夢到的是在漫天星鬥之下與我告别,而且是在高空的複道,不是往生池。如果你與我在那邊有什麼深厚的交情,值得你記到今日,那麼你記得的也大概不會隻是在往生池的遙遙一瞥了。我知道權力惑人心智,但若是為了這不知何故的偶然生出什麼求而不得的執念,等你回到那邊,自己都會覺得自己誤了一生。”
宋溟道:“你覺得我會信嗎?”
皎皎道:“你問我,我說了,你又不信。還是說那邊的一切在你眼中,也隻不過是個可以靈活運用的理由?并不是你執念的起因,更不是你執念的原因?那請你以後不要再拿它說事了。還有,我不喜歡拿身份壓人,但這位執掌天下文墨,不是你可以肆意折辱的。所以,做個決定吧。殺了他,或者——放他走。”
宋溟道:“朕不會殺了他,也不會放他走。”
皎皎道:“好。那我便日日來這裡看他。”
宋溟道:“為了他,你就要這麼糟蹋自己的名聲嗎?”
皎皎道:“是啊。不可以嗎?”
宋溟頓了頓,拂袖而去:“如你所願。朕放他走!”
皎皎道:“讓桃溪姐姐一起走。”
宋溟止住腳步:“什麼?”
皎皎道:“我知道你答應過她,說年底便還她自由。但我已經不确定那時會發生什麼了。如果我倒在了回家的路上,最起碼還能看到她回到她想回的地方。”
宋溟道:“她是先帝派到你身邊的細作!朕沒有殺她,已經是恩賜了。”
皎皎道:“所以從一開始便沒有打算放她走,是嗎?你說她是先帝派來試探我的,那她為先帝做的事,和為你做的事,又有什麼區别呢?”
宋溟沉默了好一會兒,最後道:“我竟不知你如此多情……”
桃溪正在收拾東西,忽然翻出皎皎之前為她寫的詩。題目是《遣懷》,自己喜歡古詩十九首那種風格的,所以皎皎盡力模仿了,為自己那不可訴、不可書,卻又無可回避、無從消解的心緒。由于一直藏在匣子裡,所以墨香四溢,一如往昔——
我悲竟何故,我憂欲何求?
戚戚不得止,惶惶未有休。
既以身為役,複為形所囚。
爾來二十載,不能得自由。
今朝若海市,來日如蜃樓。
死沒荒草裡,生為衣食愁。
長恨不如水,猶到海西頭。
大夢一時醒,算得幾蜉蝣?
皎皎推門而入:“姐姐,怎麼樣了?”
桃溪連忙将眼淚擦幹:“差不多了。”
皎皎上前:“怎麼哭了?”
桃溪搖頭:“沒有。”頓了頓,又道:“皎皎,你是從什麼時候知道的?”
皎皎看了看她手上那保存完好的詩稿:“就是寫這首詩的時候。你那時和我說過的,隻是沒有明說而已。若是隻為一人做事,斷不會憂懼至此。”
桃溪道:“那你為什麼還要待我這麼好……”
皎皎笑道:“明明是姐姐一直在待我好吧?我這天天一副快要從‘倒黴孩子’變成‘死孩子’的樣子,姐姐不嫌棄我容易累、不愛動、作息不規律,還天天為我沐浴、裝扮、照料飲食。我才是便宜占大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