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芝看了覺得很開心,重要的是解氣。
想想那老人多麼的可憐,隻一個女兒,十幾歲生了孩子就自殺了,白發人送黑發人,那樣的難過。為了養育孫女,一把年紀還要辛苦的擺渡船。雖然一生悲涼,可他沒有怨天怨人,仍舊盡職盡責的擺着渡船,對誰都是和藹客氣。他隻是想要孫女嫁給自己喜歡的人,卻被船主家攻擊傷害,死得那樣凄慘。
翠翠要是有心肝,甯可一輩子不嫁,也決不能嫁給船主那家人。
這家夥,前幾頁寫的還是平時自己的字體,很顯然,最後一頁紙是寫得興奮開心了,大概有報仇的快感,竟然寫成了幾行瘦金體,然後又幾行張旭狂草,又幾行王羲之行書,然後又幾行是……
那應該是模仿那個人的字。那人的字非常好看,身邊很多人喜歡模仿。
王佳芝心裡怅然起來。他也沒有想到,追随這個人會是這樣的結果。
小貓跳進箱子裡,王佳芝順手把它撈出來,貓還真是喜歡鑽箱子。
她心想這家夥是真的喜歡炫字啊,難怪年輕時候總是說練字的紙不夠用。
第二天晚上他回來了,她拿出那一箱子書和他分享。
他拿起那本書笑道:“這一本啊,當時還好難過呢。”
他的神色很柔和,仿佛想起了那個時候。
她拿出一本,道:“這個人隻有一本。”
他打開,看扉頁上寫着:子期。
他手輕輕摸着那本書,又想起了别的事情。
“這是我一個朋友的,我們一起在日本留學,他人很好。”
“那……”
“他不在很久了,不過現在想來,可能是好事。有始有終,求仁得仁,早早的可以蓋棺定論了。”
他難過的時候她也不知道說什麼,要麼摟他,要麼拉一隻手。
他很快從過去的思緒裡走出來,他也和她一樣,不敢在過去的思緒裡停留太久。
他和她說起這一箱書的來曆。那時候人多的時候,大家都把書放在公共書架上,寫好自己的名字,誰要看就拿去看,看完再換回來。後來他們一組轉移的時候其他兩個都忘了去拿回自己的書,他想起來收到這個箱子裡。輾轉多年,雖然也會見面,要麼是箱子不在身邊,要麼是他們東西太多拿不了,反正最後還是堆在這裡。因為還有空隙,他後來還塞了些手稿和其他的書進去。
他笑道:“四處漂泊這麼多年,二十幾年了,這隻箱子還在。”
王佳芝看着這幾個人的書,他的雖然翻動多,但幾乎沒有什麼卷邊,借書的人應該都是很珍惜的。另一個雖然卷邊有些嚴重,但好多的塗抹,應該是他自己不注意。那個包了書皮的很新,應該是不想借給别人,但是不拿出去又顯得自己小氣。所以别人都不包書皮,就他包了。就是普通白紙包的,上面正楷寫上書名,一副我很珍惜,你們别看壞了的隐語。那書比其他的都新,大概大家知道他的意思,幹脆翻都不翻,免得給自己找麻煩。但書頁有卷邊、髒污,大概他自己弄的。
她提起是什麼人喜歡讀這種書。
他拿起那包着已經泛黃破敗書皮的書,神色很複雜,其中最明顯的是無奈和不屑。
“這個人就是喜歡讀這樣無聊的書,一個大男人,讀得三更半夜嗚嗚哭,隔壁都聽得到。”
王佳芝驚得目瞪口呆。
喜歡女生不敢表白,隻敢在書頁上瘋狂塗鴉畫肖像畫的癡情男生;酗酒打人,自負神經質又小心眼,喜歡看肉麻小說躲在被子裡大哭的讨厭鬼;英年早逝,為國捐軀的英靈。
還有在這群人之中,既要總覽全局,又要斡旋調停,無奈頭疼,又開心看熱鬧的他。
雖然他的角色是,熱鬧的是他們的,和他無關。但顯然,年輕時候,他覺得,除了捐軀報國的好友之外,其他幾個的這種熱鬧,他還是看别人的有趣。
通過這一隻中号藤箱,她仿佛看到了他年輕時候生活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