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芝靠着床頭看一本故事新編,枕頭旁還放了兩本。
這個故事她記得小時候看過,不過家裡那本書早就不知道哪裡去了。
講一個女孩是前朝的公主,不過她是到了十八歲,全家人一夜之間幾乎都死掉了之後的時候才知道的。因為早已經改朝換代,而作為前朝皇室餘孽的他們家一直隐姓埋名過着清苦的日子,隻有爺爺奶奶知道這個秘密,作為長子的她父親也知道,不過已經過世了。
她的爺爺并不是長子,但如果算起來該他爺爺作皇帝,那她的父親是長子,那麼她也算是公主,要不然,她就算是郡主。
但這一切都是無所謂的,因為國早亡了。但當今朝廷從未放棄對前朝餘孽的尋找,爺爺被抓走後,奶奶知道秘密已經暴露,非常有骨氣的講,一家人,甯死不辱。怎麼樣也是死,姑且屈辱的死,不如有尊嚴的死。
她們家雖然人口多,家境也清貧,但是難得的很美滿。全家知道了真相,也是坦然赴死,到底不失皇室的尊嚴,沒有給祖先丢臉。
女孩和妹妹帶着叔叔家的襁褓中的小弟弟去走親戚,回到家發現家裡就隻剩她們三個活人。
她把堂弟藏了起來,自己和妹妹被抓了。
妹妹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天人,小小年紀就深明大義。妹妹喜歡上“寶玉”那樣的太子,被太子和當朝皇帝感動。妹妹講,王朝更替本就是自然使然,前朝和自己沒有任何關系。當朝皇帝父子并不想害死家人,是奶奶誤會了,都是造化弄人。
一席話說得她無法辯駁。但是她沒辦法心平氣和的面對那些人,她們亡了她們家的國,因為他們家裡近乎被滅門。
所有人都講妹妹溫婉知理,她這個作姐姐的白長了兩歲,糊塗沖動,潑婦一樣。
她們勸她交出弟弟,而今海宇升平,根本不怕她們家會複國。當今聖上皇恩浩蕩,願意給她弟弟封侯,享一輩子榮華富貴。
一個女孩沒心沒肺的勸她,自己是大反賊的孫女,當今聖上皇恩浩蕩,把她養在宮裡,和親生女兒一樣。自己從來不恨他殺了自己全家,一輩子榮華富貴,有什麼不好。
她木然道:“我甯可弟弟死了,也不要像你這樣認賊作父,寡廉鮮恥。”
她知道自己不會有好下場,打碎茶杯要拿碎片自殺。四皇子突然進來阻止,她一心求死,力氣出奇的大,那瓷片沒有劃傷她,卻把他的手傷的鮮血淋漓。她驚慌失措,覺得自己犯了好大的錯。
那裡的人她都恨不得噬骨食肉,現在連她妹妹她都恨不得弄死她。但唯獨對他,她就是不一樣。
這四皇子是淡泊之人,平日隻讀書修道而已,皇帝喜歡他安份懂事。
可就是這樣一個一張白紙的人,竟然能神不知鬼不覺的把她放走。
臨走她從馬車的窗子裡探出頭來,道:“大恩難謝,實在是感激不盡。”
“那你怎麼謝我呢?”
她錯愕的不知如何開口,道:“你這個人。”
“反正我幫了你,總要謝我吧。”
“那你說怎麼謝?”
“我要你一樣東西,不知道你肯不肯給。”
她刷的臉紅了。
“君子本該施恩不望報的。”
“我又不是君子。”
“……”
這個人平日清風明月,正人君子的。
“那……你要什麼?”
他猶豫道:“我要的東西很貴重,不知道你肯不肯給?”
“你……到底要什麼?”
“你的名字,我還不知道該怎麼叫你。”
她這下耳朵都紅了。
當然這是個很慘烈的故事。
女孩離開後被姑奶找到,要她和自己一起複國。為了報答姑奶多年的養育之恩,她願意陪她作這個不可能實現的夢。
她也知道,姑奶不是傻子,她不會不知道複國是不可能的。但是她的一生是那樣的蒼涼,十幾歲的小姑娘遭遇國破家亡,親眼看着父母自盡殉國。然後一生的颠沛流離,亡命天涯。
她除了自欺欺人的麻醉自己,她又能用什麼辦法活下去呢。
後來他們又見面了,彼此都知道是飛蛾撲火,她躲着他,他努力的不要想她,可還是……她們在一起了。
他的母親是出了名的賢妃,因為是後宮第一賢人,皇後難産死後太子由她撫養。她對太子視如己出,甚至比自己親生的兒子還要盡心。
她講,太子是一國儲君,是為天下養的,自己的兒子受些委屈沒關系的。
後來夷狄入境,為了講和要送皇子去作人質。他母親已經貴為貴妃,行皇後事。皇帝有二十幾個兒子,她母親在皇帝面前哭求,皇帝的二十幾個兒子都同她親生的一樣,送哪個過去她都不忍,還是送自己親生的心裡好過些。
他六歲被送去作人質,塞外的苦寒折磨要他不到十歲就落下了病根,天氣稍涼就骨頭疼的厲害。
五年的九死一生要他終于活着回去。皇帝念他有功,封王的時候刻意要擡舉他高于諸王。貴妃講他隻是盡為臣為子的本份,不可居功。還刻意要皇帝把他的府邸封地選的比其他兄弟壞很多。
他感激道:“母妃寵臣之甚,惶恐至極。”
隻有那一次,十幾歲的時候,他鼓足勇氣,輕聲說了一句,天冷,腿好疼。
他母親道這是為國盡忠的榮耀,不可以再講,要太子揪心。
長大後皇帝有意要擡舉他,委以重任,他母親講兒子無才無德,唯一可取,貴在安分守己,做不了大事,要聖上收回了成命。
連心機深重的老臣都講,他是再安靜淡泊,心慈和氣不過的人了。
他問她:“你為什麼喜歡我?”
她道:“我喜歡你睥睨天下的志氣。”
這次換他錯愕的看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