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志願者說的。”
“那就不抽了。”
“不抽好,哈哈,我聽說啊,上完課,還讓我們免費吃一頓飯,是什麼聖粥,就是雜糧粥,裡面還有好多堅果果仁,聽說有腰果——我還從沒見過腰果呐,還有葡萄幹嘞,聽說可好吃了,還量大管飽。吃完了再坐車回去,一天省下了兩頓飯。”一位老人開開心心地分享道。
“啊,真的!那真是太好了!出門在外,除了自家帶餅,孩子們也沒吃上啥,這可就能吃個新鮮,還能吃飽。真好!”
所有人都特别遵守規則,畢竟,這關系着幾小時後就領到手的錢,萬一出點啥事,不發錢了咋辦,畢竟,車費錢還是額外出了張村裡開的學習證明,還欠着呢。
“聽說可以學四樣,都是免費學。任意選一門就行。”
“嗯,志願者說了,隻有第一次學發錢。想學其他三門不發錢,要是好的話,我等以後有了錢可以過來學。”
很快,他們就談到了很酷的武術,長壽拳什麼的,還談到了怎麼種莊稼怎麼育種,怎麼養牛養羊養狗,互相交流起了經驗。
是的,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出遠門,腼腆而又謹慎,豎着耳朵聽别人聊天,還别說,真長不少見識,聽村裡人說,有錢也别住旅館,住廣場,原來真這麼有意思啊!
天剛亮,窗口就開了。隊伍行進得很快,錢發放的速度很快。接着,他們被引導進另一個場地,一個大花園。那裡有四塊牌子,想學什麼,就站在那裡等。一個小時一場,他們被志願者領進教室,由老師們教導。
順便說一下,志願者的意思是:我按照我内心的意志行事,我願意為所有的人類服務。他們大多數是假期有了空,過來幫忙,免費提供服務。隻有少部分志願者是長職,可以領工資那種。
另外一排窗口,是深化學習課程,可以申請學習貸款。當然,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有按照流程,規規矩矩貸款學習的,就有受了災、糟了難,來這裡打着申請學習貸款的名義上門求助的。(後來,這裡擴展了業務,也開始提供其他類型的貸款。)
“我們一家五口人,都要學,嗯,要申請五份。”
“請問您想要什麼時候學習?”
“明年夏天,等第一茬莊稼收了,有錢有閑了過來,我現在需要買農藥化肥……”
“……”
呃,這是不小心說漏口的。普通申請窗口的工作人員面不改色,核對完人數,把五人的學費利索批給了他。
“幾年還?”
“十年吧,我有錢了就提前還,沒錢就二十年。”農民真誠地露出一個笑臉,大大咧咧地說道。果然,借錢沒有利息的話,就會讓人膽子更大,說話也更坦率。
批款的人,面不改色地在申請表上寫了二十年,就讓他去下一個窗口領錢了。
在這裡,筆者要講述一個親身經曆的故事——親眼所見,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