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特伯雷是一座位于倫敦東偏南的肯特郡,這座城市擁有古老的街道和散步道,到處可見琳琅滿目的手工藝品店、舊書店、英國傳統酒館以及餐館。
它是羅馬天主教會在英國最早的落腳點,不過芙蕾對于麻瓜世界的宗教不太有概念,一路上全靠赫敏在一旁的科普。
此時是中午,烈日當空,快要抵達的時候能看到火車經過的旁邊是一片海,在晴朗的陽光下海面折射出的光亮異常強烈,是一處漂亮的風景。
再過了大約十幾分鐘之後,火車到達了目的地。看着窗外的車站變得靜止,行人匆匆不斷,芙蕾用手臂碰了碰還在熟睡中的赫敏,起身背起背包——這是赫敏出發前往裡面塞了一大堆物品的急救包,水、紙巾、地圖、魔杖(現在又被赫敏放在身上)、一些零錢等等。
“你看,車頂上有海鷗。”
赫敏聞言擡頭望去,努力睜開朦胧的睡眼,一隻海鷗正在火車頂上緩慢移動,芙蕾又打趣道,“還好我們現在沒有吃面包。”
女孩們的注意力全被這個初次相遇的市鎮吸引,這次兩人之間并沒有早上剛出門時的硝煙彌漫,都在誤會解除之後恢複了自然。
也許正是因為靠近海邊,從車站開始整座市鎮的氛圍是輕松惬意的,空氣裡彌漫海水鹹腥的氣味,芙蕾感到從所未有的暢快和放松,蹲在草地上喂鴿子的路人,道路兩旁河道裡的一群鴨子,在陽光下坐在椅子上讀書的孩子,每個人都在享受這裡的時光。
赫敏從包裡拿出地圖,仔細地端詳一會便道,“走這邊。”
沿着河道走沒多久就看見一片鮮花盛開的河畔,一個漂亮的古鎮花園。湖水清澈見底,樹蔭匆匆,藍天白雲下波光粼粼的湖面,遊船正劃着,坐在上面的是笑得正開心的夫婦。
“梅林…太美了…”
芙蕾感慨道,她蹲下身子觀賞這片花田,繁花錦簇,英式特色的老式建築建在河道旁,小河上能看見天鵝和野鴨子,周圍的一切仿佛從油畫中走到現實。
“我想去那邊的商店買個相機,這裡太漂亮了,不記錄下來實在是可惜。”
芙蕾站起來對赫敏說道,伸手往不遠處的一家店鋪指去,看樣子是一家什麼都賣點的雜貨鋪,店門口的裝修偏向複古風格,角落卻有些殘破,仿佛它存在于上一個世紀。
“那我跟你一起。”
兩個女孩并肩走着,一齊朝店鋪走去。“赫敏,你太會挑地方了。我想在這裡住下。”
芙蕾一路上都對這個市鎮贊不絕口,連表情都神采奕奕,邁開的步子也帶着輕快,赫敏對此眼裡含笑望着她,道:“其實暑假之前我就在苦惱要帶你去哪裡玩,後來在某本書裡看到它,就下定決心一定要來這,你能喜歡真是太好了。”
“非常喜歡。”她喜歡這裡蓬勃的生命力,還有讓人向往的自由。
話畢,赫敏的欣慰溢于言表,那是一種無法解釋的心情,像一個不斷充氣膨脹馬上要爆炸的氣球,帶着她的心升離地面。
不多不少的遊客在店鋪裡購物,走進去才看清楚裡面所有的布置都是木制的,貨架和前台,大概他們是想要更增添一些古老的氛圍,棕色充斥着周圍的一切,倒是反而顯得腐朽了。
隻售賣些一隻手就能數清的相機,款式有新的也有舊的,芙蕾猜測大概連二手都有。她們東挑細選最後買下一款功能齊全的相機,店主簡單講解如何使用後,兩人很快迫不及待地離開了。
“你站過去,我給你拍一張。”
重新回到花田,芙蕾試着按下快門,相機捕捉到一張不遠處伸展雙臂享受氛圍的赫敏,鏡頭中的她被框在小小的正方形裡,被陽光照射着,整個人被堵了一層金,腳下是一片燦爛。
聽到快門聲,赫敏飛奔過來,棕色的頭發一甩一甩,她低頭湊近芙蕾,驚呼道:“雖然是背影,但是你把我拍的很好看,相比之下我爸媽就拍的很讓人生氣,我也給你來一張吧,小芙。”
芙蕾這才不情不願地慢步挪向花田中心,看見赫敏還在滿意地對着剛才的照片咧嘴笑時,心裡也浮起些許漣漪。
“擺些姿勢呀!”
幾輪拍攝下來,芙蕾的動作幾乎趨近于樹木,一動不動,臉色也因為有些不自然的尴尬不太好看,聽到赫敏的喊話,她稍微掙紮了一會,随後木讷地舉起一個剪刀手。
“噗。”
赫敏從相機裡面看她,眼睛笑彎成了一條縫,拍了一張之後覺得意猶未盡,還想多逗芙蕾幾下,“再換幾個動作。”
聞言,芙蕾面露難色,盯着相機的攝像頭,就像看着赫敏的眼睛一樣,無奈又妥協道,“我不知道怎麼擺,小時候拍照我也像個木頭一樣。”
“那你按我說的做,比如現在,你看着那邊河面上的船,面帶笑容…”
芙蕾按她說的話照做,隻是笑起來時非常僵硬,整個畫面顯得有些滑稽,但不妨礙成片是美的,因為人就是美的。
“很好很好…非常漂亮…”
赫敏的誇贊讓芙蕾耳後一熱,雖然分不清她到底是在說風景還是在說自己,她假裝沒聽見一般沒給任何回應,眼神卻慌亂地到處亂瞟。
赫敏在芙蕾身邊翻看拍攝的成果,她把相機湊到芙蕾眼前時對方要麼立刻閉上眼睛要麼就是看向别處,企圖逃避這些讓自己羞恥的照片。
赫敏今天逗她的心思卻始終沒有消停,她摁了幾次返回鍵:“小芙,你看一下我這張怎麼樣?”
芙蕾湊過來時,發現還是自己的照片,畫面中的她笑着看鏡頭,陽光和腳下的花叢點綴其間,但這并不妨礙她惱火起來:“嘿!”
赫敏再也忍不下去了,止不住地放聲大笑,芙蕾先是不解地看着她,之後也漸漸被笑容感染,唇邊露出淺淺的弧度。真是拿這人沒辦法,她握着拳輕輕錘了赫敏一下。
在步行街的拐角處,有一家傾斜着的書屋,是十七世紀木構架的房子。加上一樓一共有四層,它整座樓房看上去就像玩疊疊樂時越往堆越放不穩的方塊,黑白的色調顯得更加簡約。
門口的橫楣镌刻了一行金色的字體,寫着:“一座古老的房子凸出在馬路上,身體前傾,想看看下面狹窄的人行道上有誰經過…”
芙蕾被它極具藝術感的設計吸引了,一眼掃過上面的話,指給赫敏看:“這是誰寫的,好形象的描述。”
“查爾斯·狄更斯。是一名偉大的作家,我曾經看過他的幾本書…”
兩人邊走邊聊,芙蕾安靜地聽赫敏說話。她們走進了書屋,扭開門把手,發現門也是傾斜的,裡面的空間不大,但布置的溫馨舒适,也擠滿了很多遊客。
除了書以外還售賣一些二手書和老唱片、明信片,店長是個白發蒼蒼的老人,他告訴大家這家書店是公益性的,賣的錢會用來資助無家可歸的人,聽到這,芙蕾伸手摸向了口袋。
赫敏到處搜羅出她感興趣的書,她們一起排在結賬的隊伍裡。
“你不買些什麼嗎?”
“沒有看到想買的,不過我可以資助些錢。”
剛說完,芙蕾就掏出了一袋錢币,是就之前叫人幫忙換好的英鎊。
“感謝您的資助,沙菲克小姐,這是一筆不菲的支出,願上帝保佑你。”
等到出了傾斜書屋之後,芙蕾才開口問:“這裡的人是基督教嗎?”
“我在書裡看到說,這裡的教堂是基督教建築,或許生活在這裡的人多多少少也會受到些影響,也可能是他們本來就信奉基督教。”
這裡的街邊充滿着生活氣息,随處可見的居民們松弛而自在,時不時就能看到一兩個人在草地上或者路邊坐着看書。前方的不遠處遊客們絡繹不絕,那是一片空地,空地上矗立着一座宏偉壯觀的大教堂。
中古世紀的教堂,入口處的牆面上雕刻着許多端莊威嚴的人物,和許多看不懂的圖案。整個教堂充斥着自由與悲傷的氣息,建築的色調總體偏冷,渲染了一種憂郁的氛圍。
教堂的穹頂一眼望去仿佛比霍格沃茨的還要高,先是一段空間巨大的長廊,一支支豎柱像騰空而起的噴泉,一直蔓延到天花闆。
這裡給人帶來的感受太震撼,視覺沖擊力太強,以至于她們一同呆愣在原地,駐足欣賞這氣勢恢宏的藝術,美輪美奂,過往的人們也紛紛放慢腳步,陽光透過彩色玻璃窗折射進來,倒映在地上,在曆史長河的輝煌中。
需要維持擡頭才能看見的天頂上,是一柄像好幾把傘聚在一起形成的圖案,精美絕倫。階梯處旁是足足占領大半面牆的玻璃窗,是許多宗教式的人物被定格在上面,奢華典雅。
赫敏走在芙蕾的身旁,少女的眼睛裡充斥着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和渴望,“真是震撼人心…偶爾像這樣旅遊,可以增長一些見識,我喜歡這種感覺。”
“我也是。”
芙蕾不知突然想到了什麼,身子一頓,赫敏疑惑地朝她看過去時,她把眼睛望向别處,面色是不自然的紅,“你是信奉基督教嗎?”
“當然不,怎麼了?”
“沒事。”
淡淡地說完沒事,芙蕾擡頭望天,裝作輕快地自顧自往前走着,嘴角卻浮起一絲笑容。
“能不能告訴我為什麼問這個,嘿,等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