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蘇墨言像往常一樣去國子監講學。清晨的陽光灑在他身上,卻沒能驅散他心頭的那一絲陰霾。他懷揣着些許心事,腳步略顯沉重地走進了國子監。剛到不久,就有學子急匆匆地來告訴他,昨日那位向他提問的子固和另一位學子不見了。蘇墨言心中一緊,一種不好的預感湧上心頭,當下便急忙趕到那位學子的住處。
來到兩人的房間,隻見屋裡有些淩亂,書本散落一地,桌椅也被挪動了位置,仿佛這裡經曆了一場匆忙的變故。書桌上放着一幅《九色鹿經圖》的仿本,蘇墨言走上前去,拿起仿本,眉頭緊鎖。這仿本看起來畫得很倉促,線條略顯淩亂,色彩也塗抹得不夠均勻,但也能看出畫者對原圖有一定的理解,一些關鍵的元素和場景都有體現,隻是少了那份原作的精緻與神韻。
“這兩人到底去了哪裡?為何留下這仿本?” 蘇墨言喃喃自語,心中的不安愈發強烈。他深知這兩位學子平日裡都是穩重好學之人,絕不會無緣無故失蹤,而且還留下這樣一幅與昨日講學内容相關的仿本,其中必定大有蹊跷。他決定回大理寺,将此事告知趙淩霄等人,一起調查這兩位學子的失蹤之謎。
趙淩霄皺着眉頭,手摸着下巴,思索片刻後說道:“這事兒确實有些蹊跷,兩位學子無故失蹤,還留下這《九色鹿經圖》的仿本,想必和他們昨日探讨的内容脫不了幹系。我們得從他們的日常行蹤和人際關系入手,看看能不能找到些蛛絲馬迹。”
柳青兒在一旁附和道:“說不定這和他們對《九色鹿經圖》的理解有關呢?也許他們在研究過程中發現了什麼秘密,所以才會這般突然失蹤。這畫裡蘊含的佛理本就深奧,要是牽扯出什麼别的隐情,可就複雜了。”
張虎點頭稱是,一臉嚴肅地說:“有道理,咱們先去問問其他和他們熟悉的同學,說不定能從旁人嘴裡問出點有用的線索來。”
衆人商議一番後,便分成幾組,開始着手調查。蘇墨言和柳青兒一組,他們先是找到了一位和失蹤學子關系較好的同學。那同學正坐在學堂的角落裡,一臉憂慮,看到蘇墨言和柳青兒前來,趕忙起身行禮。
蘇墨言擺了擺手,示意他不必多禮,随後問道:“你知道他們最近有沒有什麼異常的舉動或者特别關注的事情嗎?我們正在尋找他們,希望你能提供些線索。”
同學皺着眉頭,想了想,然後說道:“他們最近總是在讨論一些關于善惡因果的問題,而且特别着迷,時常一聊就是大半天呢,我問他們,他們也隻是含糊其辭,不肯多說。”
柳青兒眼睛一亮,追問道:“和《九色鹿經圖》有關的傳說嗎?”
同學撓了撓頭,有些不确定地回答道:“這我不太清楚,不過他們有次提到過一個神秘的地方,說那裡可能藏着和圖中類似的秘密。但具體是什麼地方,他們沒細說,我當時也沒太在意,現在想來,或許那地方很關鍵啊。”
另一邊,趙淩霄和張虎在學子的房間裡仔細搜查,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希望能找到更多有價值的線索。他們翻箱倒櫃,查看了學子們的書籍、筆記,甚至連床鋪底下都細細搜尋了一番。就在這時,張虎在床鋪下發現了一本破舊的筆記,那筆記的紙張已經有些泛黃,邊角也磨損得厲害,顯然是被翻閱了許多次。
趙淩霄接過筆記,小心翼翼地翻開,隻見裡面記載着一些零碎的信息,字迹有些潦草,看得出是匆忙間記錄下來的。其中有一處提到了一個寺廟的名字 —— 普光寺,旁邊還畫了一些簡單的符号,似乎是在标記着什麼重要的點。
“這個普光寺會不會就是他們提到的神秘地方?” 趙淩霄思索着,眉頭微微皺起,心中隐隐覺得這寺廟或許就是解開謎團的關鍵所在。
“我們去看看,說不定能找到他們。” 張虎說道,眼中透着一絲急切,他握緊了手中的武器,做好了随時應對突發情況的準備。
衆人會合之後,便一同朝着普光寺趕去。普光寺位于城郊的一座山腳下,周圍綠樹成蔭,環境清幽。衆人沿着蜿蜒的山間小路前行,一路上,鳥兒在枝頭歡快地鳴叫,仿佛在為他們引路,路邊的野花野草随風搖曳,散發着淡淡的芬芳,然而衆人卻無心欣賞這美景,滿心都在想着失蹤學子的事情,隻盼着能盡快在寺廟裡找到線索。
不多時,普光寺便出現在眼前。寺廟不大,卻透着一種古樸甯靜的氣息,朱紅色的大門略顯斑駁,門環上的銅綠顯示着歲月的痕迹,寺牆上爬滿了青苔,仿佛在訴說着久遠的故事。一位老和尚正在寺前的院子裡掃地,那掃地的動作不緊不慢,一下一下,頗有幾分禅意。
趙淩霄上前幾步,雙手合十,禮貌地詢問道:“大師,請問您最近有沒有見過兩位年輕學子來過這裡?”
老和尚擡起頭,看了他們一眼,目光平和而深邃,雙手合十回禮後,緩緩說道:“阿彌陀佛,近日确有兩位學子來過,他們在寺廟裡四處尋找什麼,問了一些奇怪的問題,然後就離開了。”
“他們問了什麼問題?” 蘇墨言趕忙問道,心中越發覺得這兩位學子的失蹤與這寺廟有着緊密的關聯。
老和尚微微皺眉,回憶了一下,說道:“他們問寺廟裡有沒有關于九色鹿的傳說或者古老的壁畫。老衲在這普光寺多年,從未聽聞有此類相關之事,便如實告知了他們,隻是那兩位學子聽後,似乎并未死心,又在寺裡轉了幾圈,才匆匆離去了。”
“那寺廟裡真的沒有一點和九色鹿相關的線索嗎?” 柳青兒急切地問,她的眼神中透着一絲焦急,希望老和尚能再多提供些有用的信息。
老和尚搖搖頭,說道:“本寺并無此類壁畫,但老衲曾聽聞,在寺廟後山的山洞裡,有一些年代久遠的壁畫,不知是否與他們所尋有關。那山洞平日裡鮮有人至,陰森得很,據說裡面有些東西透着股神秘莫測的氣息,老衲也曾勸誡過旁人莫要靠近,隻是不知那兩位學子是否去了那裡呀。”
衆人聽聞老和尚所言,心中既興奮又緊張,當下便決定立刻朝着後山山洞快步走去。一路上,樹木繁茂,枝葉交織在一起,陽光隻能透過縫隙灑下星星點點的光斑,仿若點點碎金灑落在地上,又像是神秘的谶語,為這未知的行程增添了幾分莫測的氛圍。那斑駁的光影落在衆人身上,随着他們的走動而晃動,仿佛是隐藏在暗處的眼眸,在悄悄地注視着他們的一舉一動。
山洞的洞口隐匿在一片藤蔓之後,那些藤蔓像是古老的守護者,盤根錯節地纏繞着,有的藤蔓粗如手臂,上面布滿了尖刺,透着一股生人勿近的氣勢。趙淩霄上前,抽出佩劍,小心地撥開藤蔓,一股陰暗潮濕的氣息撲面而來,仿佛是從地獄深處吹出的陰風,帶着腐朽和神秘的味道,讓人不禁打了個寒顫。
洞内彌漫着神秘的氣息,牆壁上不斷有水珠滲出,滴答滴答的聲音在寂靜中格外清晰,宛如死神的倒計時,每一聲都敲打着衆人的心房,讓這緊張的氛圍愈發濃烈。他們紛紛拿出火折子,輕輕一吹,微弱的火光在黑暗中搖曳,照亮了周圍一小片區域,那飄忽的光影在洞壁上投下奇形怪狀的影子,仿佛有無數幽靈在暗處窺視,讓人毛骨悚然。
借着火光,他們看到洞壁上有一些模糊的壁畫。那些壁畫因歲月的侵蝕,色彩已經變得黯淡,畫面也有些斑駁不清,但依舊能看出畫的似乎是一些古老的祭祀場景和奇異的神獸圖案。衆人小心翼翼地沿着洞壁往深處走,每一步都走得極為謹慎,生怕觸動什麼機關或者驚醒什麼未知的存在。
再往深處走,眼前的景象愈發令人震驚。山洞的中央,竟呈現出一幅鹿頭人的儀式畫面,詭異而奇特。地面上用不知名的顔料繪制着複雜而神秘的法陣,那法陣的線條蜿蜒曲折,交織成各種神秘的符号和圖案,仿佛蘊含着某種強大而又邪惡的力量。周圍擺放着一些散發着奇異光芒的石頭,這些石頭的光芒忽明忽暗,仿佛在與法陣呼應,又像是在呼吸一般,透着一種說不出的詭異。
在法陣中央,一個鹿頭人身的身影若隐若現,它的身上披着一件用五彩羽毛和獸皮制成的長袍,頭上的鹿角巨大而扭曲,每一個分叉都像是伸向黑暗的魔爪。鹿頭人手中拿着一支散發着幽光的笛子,那笛子上刻滿了奇怪的符文,符文閃爍着微光,仿佛在訴說着古老而邪惡的咒語。周圍環繞着一些身着黑袍的人,他們低着頭,口中念念有詞,像是在進行一場古老而邪惡的祭祀,整個場景透着一股讓人不寒而栗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