餅夾串的回頭客挺多。
除了朱興,還有好幾個食客也一大早就過來了。
不過,對于不少人而言,一個四五文錢的餅夾串着實貴了。
也就朱興這種家境殷實的舍得一口氣買上好幾個,還連着兩日都買。
算下來要花上幾十文,都能買兩斤豬闆油了!
能買豬闆油,有幾人舍得去買餅子、豆腐?
但這個餅夾串好吃。
特别好吃。
香辣的豆腐泡、大串串配着勁道的餅子,一口咬下去,又滿足又過瘾。
想吃,又覺得貴。
但這并不是沒有解決辦法。
有兩個住在鎮上的回頭客是端着碗來的,他們不要餅子,隻買豆腐泡、大串串。
他們要用自家蒸的馍馍夾着吃。
這樣一來,隻需花一兩文錢就能吃到美味了。
還有人是揣着餅子/饅頭來的。
旁邊一個賣糖人的攤主,昨日舍不得花三文錢買最便宜的套餐。
今個兒他揣着自己蒸的玉米餅子,來攤前花一文錢買了個大串串,還讓劉饴多加點醬汁。
對于這種要求,劉饴笑眯眯的全都答應。
甭管買多買少,肯來攤前買就成。
而且,他爹娘的餅攤怎麼着也比從前掙的多。
巳時,有船隻靠岸了。
船隻靠岸之後,船上的旅人、商賈舍舟登陸,在八仙鎮雇車前往北陽縣。
北陽縣有镖局,有大大小小的車行,旅人、商賈可雇車前往北方各地。
不一會兒,碼頭那邊過來一個小商隊,隻見貨物裝滿了七八輛驢車。
護車的大漢有十多個。
另還有幾個夥計。
為首之人身穿絲綢,大腹便便,顯然不差錢。
這個商隊選擇此時進鎮,八成是為了覓食。
八仙鎮雖然店鋪齊全,但比起北陽縣差遠了,很多商賈旅人即便修整,那也是在北陽縣修整。
劉饴見小商隊過來,忙大聲吆喝了起來。
“紅油麻醬豆腐泡诶,好吃的豆腐泡,餅夾豆腐泡,八仙鎮特産,獨此一家诶~”
那貨商聞聲,擡眼向餅攤望去。
初到陌生地界,一般人聽到特産二字,下意識會望過去。
更何況這商隊此刻進鎮,的确是想吃些面食。
船上食物以米為主,頗為單調,如今上岸,他們想換換口味。
不過,豆腐泡?
八仙鎮什麼時候有這種特産了?
那貨商心中疑惑,擡步朝餅攤走去。
等來到攤前,瞧見陶罐裡豆腐泡那誘人的賣相,他不等劉饴招呼,就主動問道:“這就是豆腐泡?”
“對,此物是用豆腐炸制而成,香辣勁道,一文錢三個,配着餅子一起食用,凡是吃過的都誇好。”
劉饴熱情介紹。
貨商聞言,不動聲色的咽了下口水:“給我來個餅子,要兩文的豆腐泡。”
很快,劉饴将餅子遞給了他。
六個豆腐泡有些多,紅油不僅浸透了餅子,多餘的還往下滴。
這看得貨商胃口大開,他張大嘴巴咬了一口。
隻嚼了一下,他就眼睛發亮。
這時,他身後的一個夥計忍不住問:“東家,好吃嗎?”
貨商聞聲轉頭,卻見不僅幾個夥計盯着他,連那十多個大漢都眼巴巴的盯着他!
……
罷了,今日他這個東家就大方一回,以後幾頓隻啃幹餅子好了。
他咽下口中的餅子,往旁邊讓了一下:“你們試試。”
這話音落,幾個夥計還有大漢們立馬包圍了攤子。
劉饴葉兩還有劉父劉母都笑開了花。
待這個商隊走了,陶罐裡的豆腐泡、大串串還有菠菜隻剩下一個底兒。
他們每人都吃了三個餅子,就這還嚷嚷着沒吃飽,要再去吃碗面。
葉兩把三個陶罐裡的東西倒入一個陶罐裡,而後他帶着兩個陶罐回家,準備去野棗坡拿明日份的豆腐泡。
江家這邊,早飯後,葉厘翻出原身之前在縣城買的皂角,又從雜貨間翻出一個泥爐,他将陶罐放到泥爐上,點火,然後開始熬皂角水。
熬了一個多時辰,他熬出了一大碗皂角液。
正好,大鐵鍋中熱水也燒好了,他開始洗頭發。
剛把頭發洗好,江麥、江芽兩個小家夥背着豬草回來了。
他一邊用幹布巾擦拭頭發,一邊問道:“小麥、芽哥兒,你們倆洗頭發不?”
“不洗。”
江麥把背簍放到菜園子旁,想也不想的道。
江芽則是伸出小手撓撓頭,他好些天沒洗了,腦袋有些癢……
“為什麼不洗?你倆好多天沒洗了吧?頭發都油了。”
葉厘好奇問道。
“……”
江麥沉默。
他就是習慣性的不想聽葉厘的話。
其實他腦袋也癢。
看江麥不吭聲,葉厘又看向了江芽:“芽哥兒,鍋裡有熱水,也有皂角液,我給你洗頭吧?”
給自己洗頭?
江芽瞬間眼睛圓睜。
但這時江麥拉了拉他的小手,他從震驚中回神,立馬搖了搖小腦袋。
他二哥說了,不準靠厘哥太近。
誰知道厘哥會不會突然動手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