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枝用宅子裡廢棄的舊絹布紮了個布偶人,在偶人眉間點了一滴血,結了個陣,便将萬錦繡的魂引入了布偶人内。
這是個偶人容器,萬錦繡自己凝不出身形,她身上又都是靈器,也不方便她附身,用偶人最好,引魂作偶也方便她移動。
正要出門的時候,偶人牽了牽明月枝的衣袖,兩隻小短腿從明月枝身上跳下來,邁着小步将明月枝引導到了這宅院裡的一處小廂房裡。
這裡躺着一隻小貓,見到生人也不跑動。
明月枝将它拎起來瞧了瞧,發現這隻小貓後腿受了傷。
不過,這貓…
明月枝看向扒在她膝邊的小偶人:“你要我帶着它?”
偶人點了點頭,這是她養的小貓,養了許久,也不見長大,但是性情十分溫和。
她被帶走的那一日,小貓發了狂似的去咬那些家丁,被人敲了幾棍子,一動不動,她還以為這小貓死去了,哭了幾場。
後來她魂魄回到家裡後,發現小貓也回來了,隻是後腿瘸了。
這小貓像是能看見她一般,這一個月來寸步不離地跟着她。
她在這裡的時候,晚上還會帶着小貓去找些東西吃。她走了,萬一小貓白天出去,會被村子裡的人視為妖物的。
明月枝勾了勾小貓爪子,皺着眉問道:“要跟着?”
這貓後腿不大好,萬家村靈氣還行,是個可以安心休養的地方。
這隻小貓如果想要藏匿自己很簡單,她也可以幫忙。
明月枝不是很贊同它還往外跑。
小貓哆哆嗦嗦地立起了身子,仿佛在表明自己的身體很好,可以跟得上。
明月枝搖頭笑了笑,從屋子裡翻出來一塊棉布,做了一個小布袋,将小貓放了進去,想了想,又将膝邊的小布偶人也放了進去。
外面傳來了一陣喧嘩,明月枝将布袋子背在身後。
出門一看,下午的秋雨已經停歇,天已放晴,一個穿着灰布的男子拉着一個須發皆白手持桃木劍的道人怒氣沖沖地趕過來了。
“萬錦繡,别再作怪了。”
“今日我就讓人來收了你。”
一盆狗血直撲明月枝面門,明月枝一掃袖,已經潑出來的狗血便回到了原來的木盆裡,濺出來幾滴落在那兩人臉上。
“你是誰?”那倒狗血的男子目露精光,視線定格在了明月枝的臉上,眼裡流過驚豔之色。
明月枝眼皮微擡,淡淡道:“路過,借居此地之人。”
急急忙忙趕來的村長拉過了他,又連忙向明月枝賠罪。
“二麻子,這位姑娘是修士,不可冒犯。”
“修士?招搖撞騙的吧。”男子輕蔑地笑了笑,眼神還流連在明月枝的臉上。
明月枝的眸光沉了沉,她在這個二麻子的身上聞到了邪祟的味道。
很淡,但很刺鼻。
明月枝還是第一次聞到這麼刺鼻的邪祟味道。
她靈根純粹,對靈氣的感悟很強,同樣的,對邪祟的感應也很強。
“你近日可曾去過什麼奇怪的地方?”明月枝目光沉沉地看向二麻子。
二麻子眼珠子轉了轉,見明月枝身上一無道士們身上常背的招魂幡,二來看起來年紀很輕,料想這女子隻不過是一個空口說白話的花架子。
太平年頭女子走江湖的事迹反倒多了起來,這類人往往還愛以遊俠或是修士自居,仿佛多麼高不可攀似的。
這細腰盈盈一握的小婆娘要真是修士,那真是遍地都是修士了。
二麻子想起跟兄弟喝酒時說的一些渾話,當即猥瑣地笑了起來:“男人嘛,去的自然是花樓啊。”
“女修士,可要試一試。”又十分下流地朝明月枝胸前看了一眼。
當即伸手就往明月枝的肩膀摟上來,明月枝隻是輕輕一擡手,流光劍劍柄就敲在了這人的腕上,痛得他立刻握着手腕就要跳起腳來。
但是他沒能跳起來,因為明月枝用劍将他壓住了。
這姑娘看着不大,手勁倒是大得很,二麻子發現自己在她的壓迫下隻能屈着腿仰頭看她。
站在一旁村長有些尴尬,這二麻子在他們村子裡就是個不成器的混子,八成将這位修士姑娘當成可以揩油的對象了。
“你最近有禍将至。”明月枝垂着眼皮淡淡道。
那二麻子猶嫌剛才這一擊敲打不夠重,口中污髒話不斷:“我呸,裝神弄鬼的小婆娘。”
“看老子…”兩手握成爪,就要再度向明月枝的胸前襲來。
明月枝眼中寒光微露,冷冷地朝他瞥了一眼,流光出鞘,橫在這地痞混子的頸間,浸涼的劍氣讓那二麻子登時像是被人扼住了脖子一般顫了顫,将剩下的話全部憋進了肚子裡。
額上冷汗涔涔,心中不免暗道,這小婆娘的眼神真可怕,一雙清泠泠的眼漂亮是漂亮,但看他如同在看死物似的,吓得他腳底下直冒冷汗。
冷劍一橫,他就如同一隻軟腳蝦一般跪趴在了明月枝的腳邊。
明月枝在山上待太久了,都快忘記了人間原就有這樣一類潑皮無賴的。下山沒幾日就遇上了倒是讓她久違地找到了一些在塵界生活時的記憶。
“村長,我要去白水城一趟。”
“我在這宅子裡設了一個風水陣,記着這七日裡都不要讓其他人進入,否則陣法失效,來人也會惹禍上身。”
明月枝覺得如果有可能,還是将這宅子暫時好好保存着。
明月枝又看了看還跪趴在她腳邊的二麻子。
指尖一點,一聲爆鳴在二麻子的□□炸響,吓得他趕緊捂住了裆,可架不住那玩意不争氣,一股淅淅瀝瀝的尿騷味從底下冒出。
明月枝看都沒看那趴在地上的軟腳蝦,背上背着一隻布偶人一隻貓,手裡拿着流光悠悠然走遠了。
萬錦繡方才扯了扯明月枝的發帶,小貓告訴明月枝這個二麻子就是當初向池府告發萬錦繡要跑的人。
也是曾經騷擾萬錦繡但是被錦繡娘罵得狗血淋頭,又被萬錦繡城中一戶顧主警告過的人。
明月枝首先去了一趟隔壁村,找到了那位丢了閨女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