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皇子指着他哈哈大笑:“他急了,二哥急了,你們快看快看。”
殷璋虛假勸道:“你們别這樣,二哥他也不容易,他......撲哧,他都這麼慘了,他說他沒寫書,大家就當他說的是真的吧。”
【花轎是需要人擡的,他的好,需要綠葉來襯托。他先誇他的性格純善,他沒害過一個人,手中沒有一條人命,隻會舍己利人,從未有過損人利己的舉動,實乃當世聖人。他在惡行累累的一衆兄弟裡格格不入,出淤泥而不染,光明磊落,說的就是他。】
皇子們翻白眼,這些字拆開他們都認識,合起來他們就不認識了。
大臣們:“……”二皇子好生不要臉,什麼叫他手裡沒有人命,死在他手裡的那些大臣,他們不是人嗎?
【自誇過後,他開始挑剔他的兄弟。老三是個僞君子,當面一套背面一套,嘴裡沒有一句實話;老四是個牆頭草,沒有底線;老五臃腫呆滞;老六老七是蠢貨;老八手段陰柔狡詐;老九善籠絡,會蠱惑人心......
某種程度上來說,靈帝也達成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成就,不過是陰間款的。】
永興帝嫌棄臉:“朕不需要!”
太子及皇子們打了一個哆嗦,這算哪門子的兄友弟恭,老二全是在說他們壞話。
殷璋納悶,他什麼時候蠱惑人了,合着在二皇子眼裡,他就是魅魔是吧。
三皇子生氣:“二哥你說誰是僞君子,我看你是嫉妒我曾被父皇誇過有君子之風。你自欺欺人就算了,你怎麼還憑空誣陷我們,兄弟們招你惹你了?”
天幕裡的他怎麼不跑出來打破老二的腦袋,告訴他别做白日夢了,哦也是,那時候老二是皇帝,他不能打。
四皇子不客氣說道:“世人皆醉你獨醒,二哥,你也不容易,獨自沉溺在父皇隻愛你一個人的美妙世界裡。”怎麼不幹脆把你溺死。
其餘皇子一個接着一個過來批評譏諷二皇子。
一兩個人說他,他會尴尬,所有人都說他,債多了不愁,二皇子心情瞬間由尴尬轉變為輕松,一句“我是幫你們認清自己”,惹得衆人怒目而視。
【靈帝不喜他人提起先帝,可總有些大臣喜歡在他的雷點上蹦跶,沒關系,寫書不能解決,他還有驚世智慧!驚世智慧快想想辦法啊,驚世智慧告訴他,莫怕,一切有它,該使用皇帝擁有的超級力量了。】
【靈帝搞出來一個“見知故縱法”,官吏聽到或者知道有人提到過先帝,必須舉報,不舉報就是故意放縱。故意放縱之人,一經查實就會被判處有罪。
如此一來,朝堂哪還能安穩日子。大臣們不管是求上進,還是報私仇,又或者是為了自保先下手為強,通通裹挾進來,晉懷帝三個字在當時成為大臣們相互羅織罪名,濫用刑法的倚仗。】
【朝廷尚且如此,民間更是混亂不堪。地方官吏隻要說一句這個百姓提到晉懷帝,他有罪,不用審查,就能讓百姓入獄。盡管以前也有冤案,但好歹是把屈打成招的流程走了,這下是演都不演了,直接上下嘴皮子一碰就給定罪了。
民間人人自危,百姓家破人亡不在少數,後期甚至發生幾起走投無路的百姓起義的事件,少者數百人,多者數千人。當然了,這些起義很快就被朝廷鎮壓下來。】
二皇子沉着臉,他為天幕裡的那個他鳴不平,那些黔首不能多為他考慮一二嗎?一言不合就起義,什麼脾氣啊,比他這個皇帝的脾氣都要大,搞得他好像是個什麼昏庸無道的皇帝。
【靈帝覺得是大臣們的錯,是他們錯誤理解了他的政令,他決定安撫下百姓,于是他就把年号改了,這是他第二個年号的由來。他後面改了不少年号,他在位的十年裡,一共有120多個年号。】
永興帝嘴角抽搐,這麼多年号,他記得清嗎?
二皇子表示他記不清無所謂,大臣們能記住就行了。
【換年号,他換了120多個年号,靈帝這顯眼包真的夠夠的,冠絕古今中外,我翻遍史書,硬是沒找到有誰換年号比他還要勤快。】
【大臣們混亂,今天上朝是這個年号,明天上朝是那個年号,說錯了不行,輕者扣俸祿,重者貶職免職。改過的年号是靈帝占蔔算過卦,問過祖宗,祖宗托夢給他的好年号,說錯了會損福氣,破壞運數。
這麼說大晉的祖宗還挺寵他,他要年号,他們就給。】
永興帝不忍直視:“老二,你能不能來點新花樣,一直搞托夢,你就不煩嗎!”太/祖給他托夢,祖宗也給他托夢,什麼都是托夢。
二皇子哼哼唧唧:“好用就行,一招吃遍天下。”
殷璋莞爾,話糙理不糙。
還行吧,至少他沒有用進門先邁左腳的理由,等等,大臣們回過神來,他們什麼時候要求這麼低了?二皇子真是個禍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