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璋的語調不輕不重,聽在耳朵裡很舒服,永興帝在一衆皇子叽叽喳喳的告狀讨伐聲裡,一字不漏聽完殷璋的話。
他不禁多看了幾眼殷璋,平時殷璋不像其他兒子,愛往他跟前湊,他對殷璋的了解不太深,隻粗略有個他喜歡清淨,愛看書讀經的印象。
又因為殷璋的身體不如其他皇子健碩,顯得有些瘦弱,永興帝專門派了兩個太醫去照顧他,每當他和太子診平安脈,他都會想到殷璋,順勢讓太醫去給殷璋看一看身體。
今天他猛地發現,殷璋這個兒子,腦子聰慧,清晰有邏輯,說話又有條理。短短一番話,既體現了他的通情達理,一顆忠心,又高明的告狀了。
他的告狀不像老三等人那麼直白,他是悄無聲息的偷換概念,把削藩的高度和朝廷天下劃上等号。
注意到永興帝眼裡的好奇和新鮮,殷璋頓了頓,轉移他的注意力:“父皇,太子大哥要是能活久點就好了,他要是活着,有他在,兄弟們不會同室操戈。”
這一招果然好用,永興帝的注意力放到太子身上,太子被永興帝拉着手噓寒問暖,他無奈又縱容的對殷璋笑了笑。
【先帝對兄弟們好,靈帝不想有個苛待弟弟的壞名聲。唔怎麼說呢,有點難言,你都準備削藩了,你在兄弟裡頭還有什麼好名聲?
為了有個開門紅的好兆頭,靈帝殺熟了。沒想到吧,古代就有人殺熟。齊王殷郊、周王殷勝、定王殷建三位諸侯王,在當時很擁護他,且支持他的繼位,可以說這三位是他的鐵杆支持者。
靈帝也是牛批,不挑弱的,他專挑自己人下手,挑熟的殺。他把這三個弟弟召回長安貶為庶人,全家流放西疆、南嶺等邊陲之地。
兄弟們跟他心連心,結果他跟兄弟玩腦筋。有這三個前車之鑒,剩下的諸侯王立刻報團取暖,組成聯盟共同抵抗靈帝。】
三皇子不可置信地看着四皇子殷郊:“你投敵了?!”他也跟他玩腦筋?
四皇子不說話:“......”哎呀,這天幕還真是什麼東西都往外說,嘴忒不嚴了。
他倒是想否認,可惜有天幕在,他說的再天花亂墜,三皇子也不會相信。
他清了清嗓子,頂着三皇子不滿的視線說道:“三哥,話别說的那麼難聽,什麼投敵不投敵,二哥那會兒的身份不是皇子,他是皇帝。我不管是作為弟弟,還是作為臣子,聽皇帝的話都是應該的,你讓我不聽,這多冒昧啊,你說是不是?”
三皇子唾了他一口:“呸!”老二說的對,老四就是一顆牆頭草。
六皇子殷勝和七皇子殷建面面相觑,他們也投敵了?随即在兄弟們的瞪視下低頭裝乖。
哎不對,他們成庶人了!二人咬牙切齒,二哥,你可真是個好二哥。他們握緊拳頭,彼此眉目相接,決定等天幕結束了,他們就去套二皇子麻袋,狠狠揍他一頓,不揍心不平。
太氣人了,他們都投靠他了,他不護着他們,反倒是逮到機會就對他們下手,他還是人嗎?
【靈帝輕松解決了三個兄弟,有這三人打底,他覺得削藩易如反掌。】
皇子們皮笑肉不笑:“呵呵。”
易如反掌是吧,他們不信,朝廷大軍是強,他們一衆諸侯王聯合起來也不弱,他們不是那麼好啃的。
【諸侯王們不想全家當庶人被流放,齊齊站起來反抗,雙方就這麼順理成章地打起來了。
打仗怎麼打?靈帝叉腰表示,都讓開,讓他來微操一下。
帶兵的将領們是他測了生辰八字,占蔔過後定下的,先進吧?另外,朝廷軍隊的行軍路線要告訴他,他确定可以後,他們才能繼續前進,一切都要按照他的想法來,他腦子裡已經想好該怎麼将諸侯王聯盟打敗,他有他的節奏。
甚至他還下令,一旦戰事有變動,要讓他派去的随行宦官傳信告訴他,由他定奪,在收到他的回複前,将領們不可擅動。别問,問就是他有他的節奏!】
【在他的計劃裡,諸侯王聯盟就算有軍隊,面對朝廷大軍煌煌大勢,他們無力反抗,特别是還有他英明無雙的指揮,包赢的!他是如此堅信的,也是如此做的。】
永興帝擡頭看了看天幕,又低頭看了看二皇子,再擡頭看了看天幕,實在說不出話來,他決定用行動來诠釋他内心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波濤洶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