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和一年,靈帝削藩,光文帝和一衆諸侯王組成聯盟。期間一次行軍途中,他用布綁腿,被人看到了,引來一堆人模仿。
我們看抗戰片,往往會在電視劇裡看到士兵行軍趕路,用布綁腿,知道這麼做好處多。其實綁腿這玩意不是近現代的發明,古代就有了。大晉時期多是獵戶綁腿,方便他們追逐獵物,以及其他一些幹苦力的底層百姓使用。在大人物眼裡,這東西上不了台面。
光文帝用了,大家一看,哎呀,原來綁腿又好用又利索,好處這麼多,我也要綁,于是就這樣從上往下形成風俗習慣。
此後,凡是大晉行軍打仗,需要士兵趕路,綁腿就是标配。這就是光文帝作為顔霸的威力,一舉一動,所作所為,皆為當時的風向标。】
天幕适時放出綁腿的壁畫和史料記載,大臣們不是吃幹飯的,自然能看出綁腿的好處。士兵們綁上腿,既可以緩解雙腿壓力,防病護骨,行軍速度又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對敵搶占先機。
周武說道:“陛下,九殿下聰慧又仁慈,綁腿一法值得向朝廷軍隊推廣。”
永興帝點頭應下:“這事你去辦。”
他不會因為綁腿是殷璋推出來的東西,就臉皮薄不用,既然可以壯大朝廷實力,為啥不用。用兒子的東西,不磕碜,他就當是殷璋提前孝順他。
【光文帝厲害的地方就是什麼人來投降他,都感覺正常,他自己也感覺正常。】
【晉末大亂,群雄割據時期,有個叫朱雍陽的人,善騎射,箭術高超,高到什麼程度,他能射中200多米的東西!
這是什麼概念,等于是凡是他看得見的人,都在他的射程範圍之内,露頭就秒。如果你不了解這個距離,都看過世界杯吧,一個标準的足球場也就在105米到110米,他的射程是兩個足球場的距離。
我們現代武器射程在200米都算是大火力了,他能拿弓箭射将近200米,相當于是在古代冷兵器時代,拿着一把狙,你們就可以想象得到,他的箭術有多猛。
就是這麼一個騎射超群的人,他的名聲并不好,因為他投降三次,反叛三次,大多數人是批評他不忠誠,三心二意,投降了也不老實。結果朱雍陽到了光文帝手裡,一次都沒有背叛過。】
公孫達誇道:“九殿下格局大,心胸大。”
能讓有三次反叛經曆的人心悅誠服,再也生不出異心,九殿下的魅力,不言自明。
殷璋腦子裡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那幾個主公好處沒給夠,别人投降你,你至少得把好處給足,不要小氣,不然人跑了,你後悔都來不及。
永興帝眯了眯眼,反叛三次,不能說絕對,朱雍陽此人性格多半是桀骜不馴,沒有能力收服不了他。
他看向殷璋,突發奇想考驗道:“老九,你覺得你是靠着個人魅力收服他的嗎?”
殷璋擡眸,對上永興帝饒有興緻的目光,冷靜回道:“一開始或許是,但後續肯定是兒臣将他喂飽了。”
“他有本事,兒臣就給他平台,讓他施展他的本領。兒臣不畏懼有本事的人,有本事的人,比沒有本事的人更容易看透和控制。”
有本事的人,他一定會向你展示他的訴求,你知道他的利益訴求是什麼。沒本事的人,東一榔頭西一棍子,摸不清楚他想幹什麼,更不清楚他的底線在哪兒。
永興帝滿意:“你果然很有天賦。”他心裡歎氣,老九比太子有天賦太多了,太子需要他教,老九不用他教就明白如何用人。
【既然提到了朱雍陽,這裡我得澄清一個跟光文帝有關的網絡熱門曆史謠言。
什麼謠言?就是光文帝會用蠱的“曆史真相”。如今你去南方川蜀一帶旅遊,導遊口燦蓮花,個個都會說那裡的人會用蠱毒,然後又擡出光文帝這個重量級人物,感覺非常的神秘,非常的恐怖,其實呢,全都是瞎編的。】
“什麼,蠱毒?!這是什麼東西,巫蠱之術嗎?”
“聽着感覺是下毒,九殿下真的會用嗎?”
“不會,你沒聽天幕說嗎,這是别人胡編亂造的謠言。”
大臣們聽說過巫蠱、巫術,沒聽說過蠱毒,了解最深的是巫蠱。
據說,據說啊,梁王母子當初就想對陛下用巫蠱之術,如果不是太後及時揭發,後果不堪設想。事發後,梁王母親将罪責全攬在她自己身上,自殺了。正是因為知道有這事,後來陛下收拾梁王,大臣們才沒有多說什麼。
殷璋茫然,啊?他什麼時候會用蠱毒?他怎麼不知道他有這本事。
【起因就是朱雍陽,當時朱雍陽是在平王窦融的門下。光文帝和窦融見面,酒過三巡,窦融就答應不殺朱雍陽,光文帝帶着人走了。
等到第二天酒醒,他感覺不對勁,他怎麼會同意放走朱雍陽呢?要知道他可是覺得朱雍陽要以下克上,惦記他的位置,他殺都來不及,怎麼會放過他。
窦融就懷疑是光文帝在酒裡下了迷惑他神智的蠱,整天疑神疑鬼,心裡落下心病,後面甚至病倒了,找了好多大夫都沒作用。
他的幕僚一看,這不行啊,自家主公幾個膽啊,竟然在身體力行的隔空污蔑趙王,趙王知道了,打過來怎麼辦。
幕僚把這個問題往窦融身上一扔。窦融一聽,是啊,趙王打過來怎麼辦,他身體立刻就好了,不敢再繼續囔囔他中蠱毒了。】
【這事,幕僚就給記下來了,後世從這個故事裡,延伸出一個疑心生暗鬼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