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念秋利用自己的人脈和對國際事務的了解,四處奔走,收集證據,證明劉崇厚在外交事務中的決策,皆是為了大清的利益,實屬無奈之舉。她還通過自己的外語能力,與一些外國友人溝通,希望他們能為劉崇厚說些公道話。
在沈念秋的努力下,局勢逐漸有所緩和。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法國因在越南問題上與大清産生分歧,挑起争端,戰争一觸即發。劉崇厚作為外交官員,被派往法國進行談判。
“念秋,此次法國之行,兇險難測。但為了大清,我必須前往。你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等我回來。”劉崇厚臨行前,緊緊握着沈念秋的手,眼中滿是不舍。
沈念秋看着劉崇厚,堅定地說道:“崇厚,你放心去吧。我會等你回來。你一定要小心,我會在後方為你祈禱。”
劉崇厚離開後,沈念秋每日都在關注着法國那邊的消息。然而,談判進展并不順利。法國态度強硬,提出了諸多苛刻條件。劉崇厚在法國面臨着巨大的壓力,既要堅守大清的底線,又要避免戰争的爆發。
在談判的關鍵時刻,劉崇厚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為了避免戰争給大清帶來更大的損失,他在一些條款上做出了讓步,簽訂了《裡瓦幾亞條約》。然而,這個條約傳回國内,卻引發了軒然大波。朝中大臣紛紛指責劉崇厚賣國求榮,要求嚴懲他。
“劉崇厚擅自簽訂此等喪權辱國之條約,罪不可赦!”朝堂上,群情激憤。
劉崇厚回國後,便被革職拿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沈念秋看着劉崇厚遭受如此磨難,心中痛苦萬分。她四處奔走,為劉崇厚鳴不平。
“諸位大人,劉大人簽訂此約,實是為了避免戰争,保全大清百姓。其中艱難,非我等所能想象。”沈念秋在朝堂之外,向官員們解釋道。
然而,大多數人并不買賬。劉崇厚還是被判處了斬監候。沈念秋看着劉崇厚被關押,心急如焚。她深知,自己不能放棄。
沈念秋利用自己的智慧和人脈,不斷收集證據,證明劉崇厚簽訂條約的無奈之舉。同時,她還發動一些有識之士,為劉崇厚求情。
在沈念秋的不懈努力下,再加上一些國際形勢的變化,劉崇厚最終被赦免。但他的仕途已遭受重創,心灰意冷的他決定遠離官場。
“念秋,官場險惡,我已心生退意。不如我們找個甯靜之地,安度餘生。”劉崇厚看着沈念秋,眼中滿是疲憊。
沈念秋點頭說道:“崇厚,無論你做何決定,我都會陪在你身邊。”
于是,劉崇厚和沈念秋離開京城,來到江南的一個小鎮。小鎮甯靜祥和,青山綠水環繞。他們在這裡買了一處小院,過上了平淡的生活。
劉崇厚每日讀書寫字,沈念秋則操持家務,偶爾兩人會一起漫步在小鎮的街道上,享受着甯靜的時光。然而,劉崇厚心中始終對自己在外交上的經曆耿耿于懷,他時常會陷入沉思,為大清的未來擔憂。
沈念秋看着劉崇厚如此,心中心疼不已。她時常安慰劉崇厚,希望他能放下過去。
“崇厚,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我們現在能平安在一起,便是最大的幸福。”沈念秋溫柔地說道。
劉崇厚看着沈念秋,眼中滿是感激,說道:“念秋,多虧有你在我身邊。若不是你,我真不知該如何度過那些艱難的日子。”
然而,命運似乎總喜歡捉弄人。在一個甯靜的夜晚,沈念秋突然身染重病,卧床不起。劉崇厚心急如焚,四處尋找名醫為沈念秋治病。但沈念秋的病情卻越來越嚴重,生命垂危。
“崇厚……不要難過……能與你相伴……我已無憾……”沈念秋虛弱地說道。
劉崇厚緊緊握着沈念秋的手,淚水奪眶而出,說道:“念秋,你一定會好起來的。我們還要一起度過很多年……”
但沈念秋的生命還是逐漸消逝,她在劉崇厚的懷中,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劉崇厚悲痛欲絕,他将沈念秋安葬在小鎮後的山坡上,那裡可以俯瞰整個小鎮,就像他們曾經一起向往的甯靜生活。此後,劉崇厚獨自守在小鎮,每當看到山坡上的墳墓,他都會想起與沈念秋在一起的點點滴滴。
歲月流轉,劉崇厚的頭發漸漸花白,但他對沈念秋的思念卻從未減少。
就在劉崇厚生命的最後一刻,系統的聲音在他耳邊響起:“恭喜你,成功完成與劉崇厚相識相知并赢得他傾心的任務,劉崇厚對你的好感度達到滿值,任務完成。”
随着系統的提示音落下,林悅隻感覺一股力量湧入身體,她知道,自己在這個世界的任務已經完成。光芒再次将她籠罩,她即将離開這個充滿風雲變幻與愛恨情仇的晚清世界,前往下一個未知的世界,去邂逅新的人物,迎接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