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大會議室内。
總指揮站在大屏幕前:“今天在座的,都是‘射日計劃’的核心人員,很多都是老熟人了,不認識,現在也可以認個臉熟。"
風起坐在會議室的右側第一排,右手邊挨着是阿娜爾和嚴砺。她微微側頭,快速打量了一圈。
一次航天行動,要動員多少人?
指揮團隊坐在第一排最中間,後面一大片是地面控制團隊。風起看到了程昊和杜銘。
杜銘剛偷摸打完一個哈欠,就撞上風起的目光。他捂住嘴,眨巴了一下眼睛。
看起來就是一副沒有睡夠的樣子,黑眼圈連鏡框都擋不住。風起挑了一下眉,點點頭,算是打過招呼。
再往左邊看,就是航天器與探測器的研發團隊。
會議室的最後面,是醫學和應急支持,還有後勤團隊。絡腮胡教官剛從後門進來,也跟着混在裡頭,對着風起咧嘴一笑,豎起拇指。
風起重新坐正。她知道這裡隻是各個團隊的核心,數百上千的工作人員正在這個基地裡、在全國各地争分奪秒。
總指揮輕輕咳嗽兩聲,接着說:“我們的‘射日計劃’,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三方同步起爆。”
“三方是哪三方呢?指的是地面,載人航天器,和‘燭龍’探測器。”
“首先,我們需要在‘燭龍’上空布置兩顆小型探測器,實時監測它的姿态和表面變化。這兩顆探測器将随我們的載人航天器一同升空。”
總指揮的目光落在風起身上,“風起,你負責探測器的釋放與姿态控制。”
“明白。” 風起點頭。
“探測器的任務是收集高精度數據,包括‘燭龍’的旋轉速度、表面結構,并充當起爆裝置的通信節點。”
阿娜爾舉手,“兩顆探測器能覆蓋整個‘燭龍’嗎?”
“問得好,的确不夠。” 總指揮點頭,“所以,還需要你們所在的載人航天器。程昊,把示意圖放上來。”
兩枚小型探測器和載人航天器出現在屏幕上,環繞着巨大的“燭龍”。
它們的信号傳輸範圍被勾勒出來,三個半透明的圓邊緣交疊,覆蓋了大部分的“燭龍”表面。
阿娜爾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總指揮繼續說:“接下來,是地面控制中心,它就像大腦。探測器的數據會傳輸至地面,地面的超算團隊會構建‘燭龍’的三維動态模型,并實時共享給載人航天器。”
“阿娜爾,你需要負責接收處理這些數據,掌握‘燭龍’在任何時候的變化。有問題,要做到實時應對。”
“好。”阿娜爾應聲。
嚴砺舉手,“那所有裝置怎麼同步起爆?”
“這就是你們和地面的協作重點了。杜銘,講一下。”
杜銘起身,走到屏幕前。
“他比總指揮高好多。”阿娜爾小聲說。
嚴砺咂了下嘴:“總指揮空軍出身,我們有身高要求。”
杜銘點了一下屏幕:“軌道計算組會計算航天器、‘燭龍’和所有起爆裝置的相對位置,并推算出最佳起爆點。”
他看向風起:“修正軌道會發送給航天器。基于此,航天器需要調整姿态,通過多次變軌靠近‘燭龍’,最後停在最優起爆點上。”
“嚴砺,你控制航天器,風起,調整探測器,阿娜爾處理數據。” 總指揮總結道,“地面計算,探測器中繼,航天器執行——這就是我們‘射日計劃’核心,三方同步起爆。”
他看向所有人,目光銳利。
“我們的目标隻有一個——在‘燭龍’表面同步引爆所有裝置,将其炸成足夠小、不會對地球造成威脅的碎塊。”
“這就是我們所有人在這裡的原因,也是未來四個月所有訓練、模拟的目的。”
總指揮敲了一下講台桌面:“我宣布,‘射日計劃’,進正式啟動。”
會議結束,屏幕上的“燭龍”淡出,會議室的燈光回歸正常。風起收起筆記,把鋼筆蓋好,插進上衣口袋。
阿娜爾靠在椅子上,雙手交叉在腦後:“我一直到今天早上,還感覺不太真實哎。”
“阿娜爾,别太興奮。别天還沒上,你就飄起來了。”嚴砺說道。
“風起,他現在就像個指令長了!”阿娜爾往風起身上一靠:“這麼兇。”
“好啦,”風起拍拍阿娜爾的手臂,“别逗嚴砺了,他就是想讓你認真一點。”
“我很認真啊,數據保證一個小數點都不錯。”
“那就靠你啦。”
阿娜爾突然坐起來,“對了,那最後的起爆呢?誰按按鈕?”
風起看向嚴砺。
嚴砺點點頭:“地面會下指令,然後我确認,風起執行,阿娜爾,你輔助。”
“沒問題!我覺得我們已經是一個好團隊啦!”阿娜爾活動了一下肩膀,脆聲笑道:“下午要訓練什麼?”
風起看了一眼筆記本:“失重适應訓練,阿娜爾,我們兩個應該是水下模拟。”
“那嚴砺你呢?”
“失重飛行訓練。”
“為什麼啊?憑什麼你可以玩飛機啊!就因為你是航天器駕駛員嗎?”
嚴砺:“就是因為我是駕駛員,我要在最貼近的無重力環境下控制航天器、适應任何突發狀況。”
風起補充:“我們要習慣在‘失重’環境下操作儀器,水下訓練能模拟接近失重,然後給我們提供充足的操作練習時間。”
“一整個下午?”
“應該吧,水下訓練裝置不好穿。”
阿娜爾歎出一口氣,站起身:“那走吧,我要先去好好吃一頓午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