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銘!”程昊從指揮大廳裡沖出來,在走廊裡攔住了杜銘和風起,“出問題了!”
“北極點?”
“對!快點吧,十萬火急!”
風起和杜銘對視了一眼,立刻加快腳步。
大廳裡的氣氛已經變了。
任組長看到杜銘:“登陸裝置的角度出問題了,那邊隻能讓它再多環繞一圈。”
大屏幕上,北極點的登陸裝置數據不斷閃爍,軌道數據瘋狂滾動,紅色的警告跳動着:夾角過小,着陸失敗概率99.7%。
“早讓我們負責計算不就沒這個事了嘛!”程昊在一旁抱怨道。
任組長沒有理會,隻是看向杜銘:“強行着陸大概率是要撞毀的。杜銘,你能不能算?八分鐘後還有最後一次發送指令的機會。”
風起看到杜銘握緊了拳頭。
百分之零點三的希望嗎?
杜銘說,他看到自己登陸“燭龍”,進入冰層之下手動起爆。那就證明他的确抓住了這一點渺茫的希望。
可北極點的起爆裝置,仍是在所有人不知道的情況下毀壞了。
是冰層和極寒嗎?
是降落震動損壞嗎?
還是,它本就無法啟動?
如果,如果一切都能不一樣……
風起舉起了手。
總指揮注意到了,“風起,怎麼了?”
“如果北極點着陸失敗,我們能不能重新發射一顆起爆裝置?”
“第二批計劃搭載三枚起爆裝置,是出于載荷和燃料的雙重考慮。”總指揮語氣裡帶着一絲焦急,但仍是耐心解釋道:“你是有什麼想法嗎?”
“是。”風起點點頭,盡量讓自己的語速平穩:“我們并不能預測三個月後,北極點的冰層會是什麼情況。哪怕成功着陸了,冰層的融化和漂移,又會對起爆裝置産生什麼影響。”
地質分析組組長連連點頭,“風起說的沒錯。光是起爆裝置在那裡,就有可能讓冰層産生難以預計的變化。”
總指揮看向風起,“那你覺得呢?”
風起深吸一口氣:“如果,我們可以去掉冰層呢?”
風起的話音剛落,大廳裡一瞬間安靜了。阿娜爾的眼睛睜得溜圓,嚴砺也坐直了身體,
總指揮目光一凝,“怎麼去掉?”
“用這個起爆裝置。”
總指揮緩緩重複道:“風起,你的意思是,我們直接在北極點引爆,清理掉冰層?”
提前引爆北極點?
這無疑是一個激進的提議。
“對,如果北極點的冰層是未來起爆的不确定因素,那我們能不能先下手為強?”風起環視四周,對上驚訝回頭的杜銘。他睜大了眼睛,瞳孔微微收縮,仿佛在說:你也瘋了?
“在清除冰層後,讓下一批裝置中的一個,着陸北極點。”風起看向總指揮,認真地說:“總指揮,我不是軌道專家,也不是地形專家。我隻是提出一個提議,是否可行,怎麼實行,需要您和各位前輩來做決定。”
總指揮掃視四周,“大家都說一下想法吧。”
大廳裡頓時炸開了鍋。
總指揮雙手下壓,然後點了地形分析組組長:“你們什麼意見?”
“如果能在地面上着陸呢,肯定是好過落在四米厚的冰層上的。但如果爆破産生大量碎片,也可能會幹擾已經着陸的起爆裝置,甚至影響下一波着陸。”
“如果我們提前引爆冰層,最壞的情況是什麼?”總指揮接着問。
地質組組長皺眉:“最壞的情況是,冰層開裂,但是暴露的基岩不平整,使得起爆裝置無法穩定錨定。”
“那就找一個相對平坦的位置。”總指揮轉向航天器研發團隊:“火箭推進,你們怎麼說,能不能再加一個?”
“我們的确還有一些餘裕。有可能在第二批發射計劃裡,多搭載一個備用的起爆裝置。但載荷增加,需要的火箭燃料要重新計算。”
“那就現在算。”
總指揮分配完任務,最後看向風起:“雖然大膽,但并不盲目。很好。如果最後,需要你登陸‘燭龍’,手動布置起爆裝置,你怎麼說?”
兜兜轉轉,死神還在薩馬拉城。
為了逃避死亡遠逃薩馬拉的人,卻不知道,死神與他的約定,本就在薩馬拉。
風起想,杜銘說看到自己登上“燭龍”,調整起爆裝置。而現在,自己提出了新的方案,卻依舊可能避不開登陸“燭龍”。
但決定已經做下,風起坦然道:“隻要任務需要我。”
總指揮欣慰點頭,“地形分析,預定着陸點的地形怎麼樣?”
“預定着陸點附近冰層厚度四米,冰層下地形沒有大起伏。”
“如果控制爆破的角度和能量,我們有多少把握?”
“理論上可行。而且,如果将爆破裝置精準投放在冰層的裂隙位置,可以讓裂縫沿着設定方向擴展。這樣,冰層塌陷的範圍會更加可控。”
“火箭推進呢?”
“我們有很大把握,可以多搭載一枚起爆裝置。”
“杜銘,按現在的軌道,能落到對應裂隙位置嗎?”
杜銘低頭計算,半分鐘後擡起頭:“可以,誤差控制在 2% 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