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我執黑從來不敗[圍棋] > 第2章 我的實力嗎

第2章 我的實力嗎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這段講演之後是下一個階段,薄淩青和他的同伴将會在旁邊的小會議室内,與報名的小棋手們下“多面打”的指導棋。

校方很懇切地道謝:“真是麻煩你們了!”

薄淩青笑着握手:“您客氣了。”

旁邊的職業四段忍了許久,終于不用裝正經了,趁着這會兒都是大人,略微放松了姿态。

而後被薄淩青斜了一眼。

四段:“……”

行行行我收着我收着還不成嗎?

沒有小孩子在這裡啊!

我又不會把他們帶壞!

教導主任那邊在核對之後要參與多面打指導棋的名單,也給薄淩青兩人一個休息的空檔。

小孩子有着跟職業棋手——尤其是四段和七段這種高段位的——對弈的機會,對孩子們有莫大的好處。

所以實驗小學的老師們都很謹慎。

圍棋多面打,其實就是車輪戰,由一位棋手同時與多位棋手對弈,即1VN。

指導棋,顧名思義,目的在于指導而非勝負,屬于教學性質的對弈。

從古至今,指導棋都是非常珍貴的機會,也是圍棋傳承的主要方式。

就像老師給學生閱卷的同時講解錯題,既要指出來哪裡錯了,又要引導多多思考正确方向,最後帶着學生一起得出解題過程與最終答案。

是一件很費心力的事情。

多面打+指導棋,兩個結合,說明了這場對弈不那麼地緊張,也表示了兩位棋手與諸多孩子的水平差距極大。

否則,用被分散的精力去面對數位同等棋力的對手,哪怕是職業七段和四段,亦會招架不住。

·

雙蟬被排在了第二輪,是譚希好不容易搶到的。

能跟職業棋手對弈的機會少之又少,就算是多面打,也不容易獲得。

薄淩青這個高度的報價,一場一對一的指導棋也有幾百上千,是要花錢去搶的。

與所有愛好、特長一樣,圍棋是一種想要精進就要付出極大精力、錢财的活動,培養一位專業棋手并不簡單。

侯秋意陪着雙蟬在等時間,很多聽完講演的孩子已經離校了,今天周五呢,回去就放假啦!

他們急不可耐地想要玩耍,而不是在這裡等着去坐在棋盤前,費腦子地下棋。

這多無聊呀,早點回家看電視玩電腦不好嗎?

再說了,校外還有好多好吃的小攤子呢!

雙蟬有點緊張,更多的是期待。

她在這個地方,其實還沒來得及下棋。

死亡、新生,霍然換了身處的世界,這些變化過于刺激,雙蟬一度以為是自己在做夢。

她現在知道了,不是做夢。

因為人夢不到這麼厲害的“現代”,那些馬路、汽車、空調、聳入雲霄的高樓大廈……

是她從未想過會有的場景。

人無法構想出來自己見識之外的東西,就如“東宮娘娘烙大餅、西宮娘娘剝大蔥”,貧窮會限制想象力,北宋人也不會想得到21世紀會是如何模樣。

侯秋意問雙蟬餓不餓渴不渴,要不然她去小超市買點吃的回來。

雙蟬搖搖頭:“不用。”

侯秋意的聲音輕輕的,但越說越堅定:“那你不要緊張哦!我們是小孩子,下成什麼樣子都是可以的,等我們長大了,就會跟他們一樣厲害!”

她在給雙蟬打氣:“加油!”

雙蟬被逗得笑出了聲。

似有若無的回憶缥缈繼而消散,她的笑像是瓷白的雲霧凝結成的白色花。

侯秋意本來舉高了手臂,這會兒見到她笑了,看得愣了神。

雙蟬長得很漂亮,她轉班到這裡了以後,大家都認為她是班花——雖然侯秋意覺得好沒意思,這東西又不給零食的,有什麼用呢?

但侯秋意也認為雙蟬非常漂亮,是與她見到的人都不一樣的漂亮。

上課的時候老師教泉水叮咚,她就會扭頭看雙蟬,想着我同桌說話聲音就是這樣的哎!

旁邊有追星的小女生在那裡跟同伴聊着“我本命神顔”,小小年紀已經從網絡上學會了太多應援語句,侯秋意聽到過什麼眼睛裡有星星,當時還覺得離譜,認識雙蟬了以後她覺得這話也不是那麼誇張嘛!

尤其是雙蟬看棋譜的專注模樣,侯秋意腦袋一歪趴在課桌上,能盯她很久都不錯開眼睛。

并且絲毫不會覺得無聊呢。

前兩天還有人給雙蟬的桌鬥裡塞情書和巧克力,侯秋意一邊嘟囔着癞/ha蟆,一邊提前把東西掏了出來,噔噔噔跑出去到隔壁班,直接甩到了那人的課桌上,威脅對方撒泡尿照照吧。

結果又有喜歡這個男生的女生,得知了此事後還想來找雙蟬的麻煩,又被侯秋意給攔截了。

于是侯秋意剛多了一個新鮮出爐的外号:雙蟬迷妹。

這外号挺熱乎的,才兩天不到呢。

對此,侯秋意表示:你們追星追瘋了吧?

另外:有點好聽!我喜歡!

班主任讓她多照顧雙蟬,侯秋意覺得她是有這個責任的!

但她也是真的,好喜歡好喜歡這個新同桌哎!

這會兒看呆了,連雙蟬伸出手在她眼前晃悠,都沒回過神。

侯秋意:“啊?啊?”

雙蟬不解:“怎麼開始發呆了?”

侯秋意有點不好意思:“……沒、沒啊!”

語氣輕飄,都快要飛到天邊去。

雙蟬腦袋上的問号都快具象化了。

但她也沒時間再跟侯秋意聊天,那邊喊着第二輪的小孩子準備準備,第一輪馬上要結束了。

——第一輪是給學圍棋不錯的、已經有過考級和業餘段位的孩子們的專屬位置,是正兒八經的指導棋。

——裡面有學得好的都已經參加過一次升段賽了,當然,失敗了。

至于第二輪,是對沒有圍棋證書、可能稍稍認識了圍棋,這種程度的學生位置。

譚希問她會不會下棋、學到什麼程度的時候,雙蟬收斂地估計了一下,不太确定地給出“可能相當于你們這裡學了三四年?”。

她身處北宋——亦是在圖書館看到了曆史書才知道的——那時候圍棋也很流行。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從太宗趙光義這位皇帝開始有的賞識,到士大夫階層的雅集,棋藝高超者可以成為棋待诏、獲得圈層公認的好名聲,好處分外得多。

其中,唐代設立的棋待诏制度在北宋有了進一步的完善,也促使了棋風盛行,路邊茶館、勾欄随處可見下棋的人。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