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家後院種有許多名貴花樹,專門聘請兩個花匠進行管理,枝幹長短粗壯修剪得宜,任誰看了都得道一聲手藝精湛。
但可能是太過注重美觀,園中草木皆少了一絲野性。
紀暮幼時由外婆撫養,生長于山野,見慣了蒼天大樹蔥茏罩天,細瘦野草風雨不衰,縱然喜歡花草,卻很少親近園中這些綠植。
紀見山聽聞方康鳴的事情,怔愣一會兒不說話,邁步走向紫藤蘿旁邊的大理石圓桌上,紀暮見狀扶着人往前走,待紀見山坐穩,他站在對面。
紀見山眉頭緊鎖,問道:“這件事還有其他人知道嗎?”
“應該沒有。”紀暮态度恭敬。
“方康鳴此人怎麼樣?”
“聽說工作能力不錯。”頓了一下又補充道:“方康鳴高中和我一個班,在校時鮮少打交道,依稀記得成績不錯,挺受老師同學喜歡。至于他進觀益以後的事情,除了這件事,其他情況不了解。”
紀暮在校時忙着學習,喜靜,與班裡的人不熟,上輩子如果不是二叔将他認回,他都不記得還有這麼個同窗。
“小暮,你覺得這件事該怎麼處理。”紀見山聽完,眼神冷凝。
“爺爺,這是二叔的家事,又涉及紀家與顧家的情面和生意往來,我不好拿主意。但這次張籍事件,目前證據全指向紀洵,就算他被陷害,但他在媒體公開宣布稱觀益獲得所有權已是事實,如果傳出盜竊流言對觀益口碑有礙。”
“我已經和張籍談過,他願意看在往日情分上向觀益手出售該作品,但出了這樣的意外,金錢上出于人道主義我多付了些,張籍承諾不會報警追究。至于紀洵,他被罷免之事隻有内部人員知道,去分公司曆練個一年半載,說不定能學到更多東西。”
紀暮身形修長,氣質儒雅出塵,比起商人更像象牙塔上的音樂家、學者等高雅人士。
此刻天邊升起晨曦,一道道碎金色暖陽落在紀暮身上,額頭的傷也不能奪半分光華。
紀見山不得不承認,無論從樣貌還是學識氣度,紀暮都遠勝紀洵,甚至自己精心培養的繼承人紀舟,和他站在一起,也未必有他驚豔。
因着三兒子紀恒英年早逝,紀暮作為紀恒唯一的血脈被留在紀家。也因着紀恒荒唐習性,紀見山一開始對紀暮并未抱有過多期待,隻吩咐管家安排司機正常接送上下學,不曾刻意培養。
管家是傭人,将紀見山随意安排理解為囑托,時常将紀暮的成績告知于他,除了剛入學第一年,往後每學年直到大學畢業,紀暮成績次次都是年級第一。紀暮的優秀出乎紀見山的意料,所以偶爾想起來會關心幾句,這個孩子每次回答問題很認真,卻從不炫耀自己的成績,眼裡的孺慕之情讓紀見山滿意。
紀見山老了,喜歡家人和睦,卻不喜歡家人忤逆他的想法。
這次的事情紀暮處理起來幾乎完美,但他隐隐覺得自己已經無法替子孫安排,是人都有欲望。紀家這樣的家庭,太過單純的人反而容易吃虧,除了紀洵,基本每個人都有點心思,這是難免的。
紀見山歎了口氣:“小暮,這次小洵确實沖動,回頭我讓他給你道歉。至于方康鳴,我和你二伯再确認一下。”
“好的,爺爺。”紀暮溫沉應道。
“我年紀大了,你這幾年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要是可以,我希望小舟小洵你們幾個能相互扶持。小洵那性格成不了器,以後也希望你們能幫就幫點。至于小舟,你覺得他适合哪個位置?”
上輩子紀洵出事,家裡亂成一團,紀暮和紀見山從沒有好好談過公司的事,這幾天他一直在等機會,今天終于等到了。
重生後,紀家人對他而言與無數普通人無異,隻要他們以後不找紀暮麻煩,紀暮樂得輕松,所以他并不回應紀見山的囑托。
“爺爺,舟哥才思敏捷、又畢業于世界頂尖學府,我覺得他最适合擔任觀益總裁。”
紀見山聞言心裡訝然,紀暮是現任觀益總裁,怎麼會說出紀舟更适合這個位置。但看紀暮一臉認真,不似開玩笑。
“小暮,爺爺不是這個意思?”
他安排紀舟回來接任他的位置,但他并不想讓紀暮離開觀益,更不想讓這兩堂兄弟因此産生芥蒂。
紀暮知分寸、懂進退,留在公司将會成為紀舟最大的助力。
紀暮表情未變,心裡早已清楚紀見山的想法。信任這種東西,一旦徹底崩盤,怎麼可能因為小小的利益再次加固。
“爺爺,我和舟哥從小也算一同長大,但我認為舟哥合适,并不僅僅是這個原因。大伯一家現在在海外,面上大伯和大伯母是實際掌管海外生意的人,但我知道舟哥前幾年就已經完全從他們手裡接過觀益在海外的一應合作,這個不是您和大伯共同的決定嗎?而且舟哥完成的很好,就我所知,舟哥這兩年在國外還投資了不少産業,也發展得十分不錯。”
紀見山面色尬尴,咳嗽一聲解釋道:“那些啊,是你大伯和大伯母打算提前退休,讓你舟哥練練手。”
“爺爺,我知道這些不是意外,我沒有去查大伯一家人,這些消息有人故意發郵箱告知,具體目的你也能知道一二。但我并不在意,爺爺,我想離開觀益,不想争紀家的财産。”
終于,紀暮還是開口了。
紀見山聽聞猛然起身,情緒激動,聲音拔高了幾分:“小暮,你知道你自己在說什麼嗎?”
紀暮眼神堅定,沉聲道:“爺爺,我早就想辭職了。觀益六年前的危機已不會發生,現在的觀益,隻要沒遇到大的政策或經濟沖突,正常運營就很好,舟哥完全可以接任。這幾年,我是因為您才進公司,現在想離開,希望您能同意。”
話說到這,紀見山知道很難改變紀暮的想法,如果紀暮是個輕易被動搖的,他也不會年少成名,頂着一團混亂爬上高位。
且當年觀益那場危機,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自己身體不适,給紀鴻紀荃兩個兒子的權力分配不均,兩人起了内鬥導緻公司發生危機。後來紀鴻帶着一家人遠走海外,這些年多虧紀暮扶持,觀益才能有今天,紀暮的功勞不言而喻。
“辭職以後呢?你有規劃嗎?”紀見山語氣低了幾分,不知道是理解還是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