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嶺市在整個北省也排得上前三,軍工業發達,經濟發展也不錯,全省幾個開了熱力公司供應暖氣的城市裡就有它,但供暖的也都是工廠或樓房,聞慈家是沒有的。
不然,她也不用每天一放學就瑟瑟發抖地燒爐子。
陳小滿家的暖氣應該燒得很足,為了節約能源,熱力公司中午的供暖要比早晚差一些,但陳家還是挺暖和,雖然沒到穿短袖的地步,但穿一件薄毛衣也就夠了。
聞慈沒呆一會兒,就感覺有點熱了。
她今天裡面穿了白襯衫,外面套了件寬松毛衣,顔色看着是泛點橙的黃柿子,陳小滿看看自己手裡端的凍柿子,忍不住笑,“你的毛衣和它一個色兒。”
聞慈一看也笑了,還真是的。
凍柿子得緩倆小時,陳小滿放下盤子,好奇地看了看聞慈的毛衣,領口那兒翻出了裡面的白色襯衣領,她不知道什麼叫美學搭配,隻覺得這樣特别好看,時髦。
聞慈看她眼也不眨的樣子,扯了扯自己的毛衣,“你喜歡嗎?”
“你這毛衣真好看,”陳小滿羨慕道:“我都沒見過這個色兒的毛線。”
百貨大樓裡的毛線大多是黑的灰色藍的,要是偶爾有點紅的綠的,那都得搶,她倒是見過黃色橙色的,但沒見過聞慈身上這種,黃得鮮亮,但不顯豔,看着洋氣極了。
聞慈道:“我這也是托人買的,應該大城市裡有賣的吧?”這其實是她用馬良筆畫出來的,因為毛線紋理複雜,加上一頂同色的帽子,就價值3個娃娃點。
“省城應該都沒有這樣的,”陳小滿肯定道,“之前我去省城的時候,他們穿得和我們白嶺差不多,我覺得滬市說不準有這麼好看的。”
滬市,在大家眼裡是時尚的第一線,什麼東西一沾上滬市就時髦起來了。
聞慈笑,“要是你喜歡,我可以托人給你捎一件,就是得過一陣子了。”
陳小滿立即心動,又有點猶豫,“咱們白嶺這種毛衣一件都得六七塊錢,還是灰撲撲的,你這個肯定很貴,”說着,摸了摸柿子色毛衣,“你這個還很厚呢。”
聞慈想想,“好像八塊錢吧。”
陳小滿眼睛亮了起來,“真能捎嗎?不會麻煩你嗎?”
“沒關系,”聞慈笑眯眯的,她算了算這年頭的交通速度,說道:“可能得花半個月了,你要是想要的話,我半個月後給你捎,你喜歡什麼色兒的?”
“我喜歡紅色!”陳小滿立即道。
她眼睛四處看着,試圖找到一個參照物,最後指着牆上去年的福字說:“就這種紅。”
聞慈滿口答應,“沒問題。”
陳小滿立即給聞慈拿錢,她拿了八塊,還特意叮囑,“要是不夠或者要票的話,你記得跟我說啊,我有錢,不用你墊,”要是對别人,她是不會說這種話的,很像炫耀。
但她知道聞慈不會這麼想,而且聞慈花錢也很大方。
聞慈把錢揣起來,玩笑道:“好好好,知道,你是小富婆嘛。”
陳小滿臉紅了紅,轉移話題,“我帶你去我的房間看看!”
聞慈跟陳小滿走進了她的房間。
小房間裡有這個年代特色的簡樸,沒有很多少女孩喜歡的花裡胡哨裝飾品,牆上貼着主席像,收拾得幹淨整潔,一張床,一個書架,書架前的桌子上還攤開了一本書。
聞慈本以為是什麼紅色小說,定睛一看,上頭畫了個黑白人像。
小人書?
她再去看那書架,發現上面一整層都是豎着的小人書,高低不一,起碼三十多本,她吃了一驚,“你喜歡看小人書?”她還是頭一次在私人家裡看到這麼多小人書呢。
小志小圓也喜歡看小人書,但畢竟年紀小,手裡也就幾本小人書,會和小夥伴換着看。
陳小滿這樣的,妥妥屬于小人書大戶。
陳小滿不好意思地點頭,“其實沒花多少錢,小人書便宜。”
小人書一本最多幾毛錢,要是便宜的,甚至才七八分,她這幾十本小人書加起來花不到十塊錢,但在實用主義至上的七十年代,這仍然是大多數人認為很奢侈的。
聞慈倒沒這麼想,她自己也有收藏癖,還會花大價錢收藏全系列精美的繪本。
她看着這些小人書,很感興趣,“我能看看嗎?”
“當然,”陳小滿對着書架如數家珍,她甚至能說出每一本小人書是什麼時候買的,講了什麼故事,說着說着,她從書架上拿下一本小人書。
“《活捉“黑風”》,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本!“
聞慈接過這本薄薄的小人書,翻了一下。
這本小人書的封面是深色調,畫面主體是一位短發女戰士,手拿鋼槍,身上的紅衣裳奪人眼球,她一手攀在岩石後,神色嚴峻,像是正在凝視着敵人伺機攻打。
很典型的女戰士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