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信的内容是。
老身年歲大了,老眼昏花,恐怕伺候不好單于您。
不可能,這不是真的,呂後那樣強勢的一個人,怎麼可能說出這麼卑微的話。
這是恥辱,是屈辱。
窦太後雖然看不到,但是能夠感受到皇上的憤怒,她歎了口氣,語重心長地說:“呂後受到這樣的屈辱,尚且忍耐着,南宮怎麼就不可以?身為大漢王朝的公主,就應該為大漢王朝做出貢獻,保護國家安危,守護百姓安居。”
劉盈隻是狠狠的攥着竹簡,濕漉漉的東西染紅了竹簡,那他手指流血了。
回寝殿歇息,晁錯在門口等着,劉盈淡淡地說:“你進來。”
劉盈正好有事情跟他商議,兩件事,一個是和親,一個是平定藩王。
劉盈反對和親,可是,眼下看來,自己若想反擊匈奴,首先,得從皇太後手裡拿回兵權,然而,如果不平定藩王,太後是肯定不會将兵權還給他的。
不隻是太後,此時之朝堂,大家對外懼怕匈奴,堅持和親,對内則擔心藩王作亂,若不剪除藩王勢力,大家根本沒有心思商議對待匈奴的策略,隻想趕緊把公主給匈奴送過去,換取一夕的和平。
總之,現在必須解決了藩王作亂的問題。
而劉盈能夠依靠的,一個是窦嬰,再一個就是眼前這個晁錯了。
想起來晁錯曾經提出平定藩王的政策。
劉盈對晁錯說道:“眼下藩王作亂,你可有良策?”
晁錯自然有策略,便是......削藩。不過,他不敢輕易講出來,因為他知道,皇上不會同意的。
晁錯沉默不語,因為他不确定皇上是不是真心聽從他建議,畢竟,削藩可不是一件小事。
劉盈說道:“你怎麼不說話,朕問你如何剪除藩王勢力......朕記得你提過一個計策,削藩可是?”
晁錯這才說道:“是的,削藩。”
劉盈問道:“什麼意思,你與朕講來。”
晁錯說道:“削藩就是讓藩王把權力交還朝廷。”
意思就是,把皇上的那些吧兄弟們,還有叔叔們,把他們的爵位給削了,權力給收了,也就沒有造反的能力。
在以前,劉盈是堅決不同意的,認為大家都是兄弟,都是親戚,都姓劉,沒有必要争鬥,誰當皇帝都一樣。
但是眼下看來,為了打擊匈奴,必須平定這些藩王。
劉盈對晁錯說道:“你說說看,如何削藩。”
晁錯便與皇上講削藩的計策,從下午講到晚上直至天明,劉盈雖然聽不懂,不過他知道,晁錯的這個方法,可平定七國之亂。待國内的問題解決,太後把兵權還給他,便可放出手來,打擊匈奴。
晁錯的方法很好,而且忠于皇上,劉盈也就什麼都聽他的。
劉盈決定,幾天後的朝會,将宣布這一政策。
而在此之前,他得去見一個人,那就是小阿彘。
他的姐姐就要和親匈奴了,小不點一定很難過很難過吧。
來到阿彘這裡。
小不點竟然哭了,摟着姐姐,邊哭邊說:“我不要姐姐去和親,我要去打匈奴,阿彘這就求父皇,領兵反擊匈奴。”
而南宮公主,則摟着弟弟還有姐姐平陽公主一邊哭一邊說:“我不想和親,不想被送到匈奴,可是母後說了,必須和親,國書都發放下去了,我身為大漢王朝的公主,就應該為自己的國家做出貢獻,之前有宮女替公主和親,她們難道就不可憐的?”
劉盈正好聽見這一番話,覺得南宮真的很懂事,上前,輕輕地拍了拍她的後背。
劉盈不知道該說什麼,和親是必須的,以現在的實力,根本打不過匈奴。
隻能和親了。
待平定了藩王之亂,他一定反擊匈奴。
可是,南宮實在太可憐了,劉盈真的不忍心讓她去和親。
雖然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但是,劉盈還是忍不住說道:“南宮你放心,朕不會讓你和親的。”
看見皇上來,大家都圍他哭,說道:“父皇父皇,不要讓南宮姐姐去和親,你去求求太後。”
南宮很懂事,一邊哭一邊說:“南宮肯去和親的,南宮要為父皇分憂解難,但是南宮好怕,好怕到匈奴之後,被欺負,還怕,将來妹妹也去和親,南宮不要妹妹們也去和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