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涉及到軍事方面的罪名,那便是,輕從重判,重至死判乃至夷族。
這封奏折一出,百官嘩然。一是為潘榮的膽量,敢動軍需!
二來,潘榮是純正的大皇子一脈的官員,而上奏這封奏折的官員是陳王的人。
潘府被封禁看管起來,任何人不得進出,此案由大理寺徹查!
陛下口谕已下,康王面色鐵青的站在院子裡,來回踱步,他的焦躁和蘇丞相的平靜對比明顯。
他們都在等潘榮傳來的消息,人不得進出,信件還是可以傳遞的。
“舅舅,你就不擔心嗎?”
顧筆忍不住問,這可是挪用軍需的大罪!
在十二日之前,面對其他皇子的攻讦他還能保持鎮定,風度翩翩,但此事,他有點坐不住了。
畢竟,之前不論怎樣他們都能保住潘榮戶部左侍郎的官職,但現在這件事,一旦為真,别說戶部的官職了,就連潘氏一族能不能活下來都是個問題。
他倒不是憂心潘氏一族怎麼樣,他擔心的是一旦此事成真,他們将會損失一個戶部左侍郎。
這官位已經不低了,而且還在主管稅收财政的戶部。
蘇丞相慢悠悠的呷了一口茶:“潘榮沒那麼蠢,此事應該是其他殿下的栽贓,等拿到潘榮的信件,了解完事情的始末,我們就能反制回去了,殿下放心,我已經派人去尋他們栽贓的證據了。”
康王想起這封奏折被砸出時潘榮一刹那煞白的臉,心中有些不好的預感,潘榮,真的沒做過嗎?
正在康王與蘇丞相等潘榮消息的時候,陳王府,陳王他們幾個笑着碰了一杯,“真沒想到那潘榮膽子敢這麼大啊。”
楚王啧啧稱奇,朝野盡知昭武帝對軍需的看重程度,蘇家都不敢對軍需動手,也不知這潘榮哪來的膽子竟敢把手伸向軍需。
他們查到的時候,還以為是查錯了呢,再三調查了幾遍,終于确認這是真的。
顧硯諷刺的勾起嘴角:“京畿蘇氏的姻親嘛。”
趙王:“他膽子大剛好便宜了我們嘛,大皇兄是别想這戶部左侍郎的位置了。”
他笑容滿面,首戰告捷,心情很是不錯。
陳王慢悠悠放下酒杯:“隻是可惜,要是能快一點趕在大皇兄封王前,這打擊應該更大。”
幾人對視一眼,這個話題,他們都有些郁郁,就因為顧筆占長,他又封了王,不少古闆朝臣又偏向了他,清風書院那張天擇更是掩飾都不掩飾的支持正統。
真是夠讓人郁悶的,顧畫:“不說這些,最起碼這一次成功砍掉大皇兄的戶部勢力,來,幾位兄長,我們幹一杯。”
“來來來,幹一杯。”
在陳王他們慶祝的時候,康王和蘇丞相終于拿到了潘榮的信件,但看完之後,蘇丞相也不複平靜了。
“他怎麼能這麼蠢!”
蘇丞相臉色鐵青的站起來,康王看着蘇丞相,眼底有些惶惶:“舅舅,這……”
潘榮當真伸手拿了軍需是蘇丞相沒想到的,陛下禦駕親征期間因為軍需問題殺的人還不夠多嗎?!他都懷疑從京城到衛城的軍需輸送路程已經被血染紅了,這種情況下,他居然還敢朝軍需下手。
還解釋說那軍需本來就是幾大世家湊的,原本就應該是他們的,他隻是動手從他們的錢裡拿出來一點點。
後面沒影響到戰局。
蘇丞相看到這幾行字的時候不得不承認自己老了,看人的眼光都有問題了。
這潘榮正是康王監國期間推上去的,那時候也是過了蘇丞相的眼的,他覺得沒問題。
但現在,蘇丞相真的想掰開潘榮的腦子裡看他在想什麼,他到底懂不懂那些錢既然被戶部标上了軍需二字,那就不是他們能伸手動的了!
就算原本是他們的錢,那再貼上軍需二字的時候它就屬于國庫,屬于陛下!
是幸虧沒影響到戰局,要是影響到,不僅是潘榮,他和康王絕對也要被嚴重牽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