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任門主範明軒,你姓”,康王爺說着突然住了口,一臉震驚道,“你莫非,不,不可能,他沒有孩子的!”
“王爺說的不錯,他确實沒有親生孩子”,箫玉聲音冷淡下來,“但他有一個義子,那個人不巧正是在下,您說,對于一個殺了自己義父的人,我該不該幫助呢?”
“你”,康王爺猛地站了起來,盯着箫玉的眼中帶了絲戒備。
箫玉随意掃了康王爺一眼道:“王爺不用擔心,在下既然來此相見,就不會對王爺不利,而且義父走前曾交代過,以前的恩恩怨怨不許再提,也不許為他報仇。”
康王爺聽此神情放松了些,隻是依舊緊盯着箫玉。
“其實說句實話,王爺是個賢王,在下很清楚,陸鐘嘯是個奸臣,在下也明白,你除掉他這樣的人,對百姓對朝廷都是好事,但是讓在下幫助你,就有些強人所難了”,箫玉看向康王爺,輕笑了下道,“不過,王爺今日與在下坦誠相待,在下也投桃報李,在這裡便向王爺說明一件事,劍門已經與陸鐘嘯斷絕往來了,以後也不會再幫助他。”
康王爺似是受了不小的打擊,有些失落的坐了下去,隻是又不放心的道:“聽說劍門門主是個叫應淩峰的人,範公子能做的了主嗎?”
“王爺放心,在下怎麼說也是前任門主的義子,這個主還是做得了的”,箫玉說着站了起來,“王爺要是沒别的事,在下就先告辭了。”
眼看着箫玉走到了門口,康王爺又揚聲道:“雖然你可能不願意聽,但本王還是想告訴你幾句話”。
箫玉不由停下腳步。
“對于範明軒的事,本王問心無愧,先不說他與陸鐘嘯勾結,助纣為虐,就是我與他之間的私人恩怨,也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康王爺看着箫玉背影,聲音消沉了許多,“本王雖殺了他,但他對本王做過的惡事也不少,況且每次都是他主動來伏擊我,我可從未主動與他為難,你隻知道他沒有兒子,可知道本王的兒子是被他親手所害,十幾年前,本王的兒子剛出生不久,他便趁本王不在府中之時,将本王兒子從奶娘手中搶走,又當着王妃的面給他喂下毒藥,吓的王妃到如今還有心悸之症”。
箫玉回過頭來,見康王爺臉上已經布滿傷感,不知為何,心中忽然有些不是滋味,他倒是沒想到這康王爺和義父之間還有這些事情,不過以他對範明軒脾性的了解,範明軒還真可能做出這種事來。
“範公子,本王說這些,并不是想推脫什麼”,康王爺繼續道,“喪子之事本王也有責任,當年新帝剛登基,本王一心撲在朝政上,對妻子照顧不周,才讓他有機可乘,隻是,”康王爺定定看着箫玉,“縱然公子如此身份,本王還是想說,請公子幫助本王肅清朝内,公子肯捐錢赈災,也是個有情有義之人,但你有沒有想過,你捐的那些錢,隻能幫百姓于一時,卻不能真正的救他們于水火,隻要有那些貪官污吏在,百姓就會永遠受苦受難,隻要不清除那些結黨弄權的人,清廉之臣就無容身之地,這些也不是你想看到的吧?”
“王爺好口才”,箫玉苦笑了下,“用人情大義把在下架的這麼高,倒讓在下有些慚愧了。”
“範公子,隻要你肯點頭答應,本王願意在一切事情平息後,親自去範明軒的墳前上柱香,與他前塵往事盡釋,如何?”
箫玉沒有回答,良久後,歎了口氣道:“好,沖王爺肯親自去義父墳前上香這點,在下願意助王爺一臂之力,不過,王爺想得到明閣的相助沒有問題,但明閣收錢辦事的規矩不能廢,在下可以跟您做個一千兩的交易,您付在下一千兩在下給您三個月期限,三個月内,明閣為您辦事,出了三月,這筆交易就算作廢,對此,王爺可滿意?”
“公子果然深明大義”,康王爺立刻道,“如此交易已經足夠了。”
“即如此,明日便會有人去康王府求見,王爺以後可與來人聯系,從他那裡得到您想要的”,箫玉說着向康王爺伸出手,“現在王爺給在下個信物吧,到時來人也可憑借此物表明身份。”
“公子說的有道理”,康王爺從腰帶上解下了枚玉佩,遞給箫玉道,“就以此物為憑,明日本王在府内靜候來人。”
“好”,箫玉将玉佩收了起來,隻是頓了頓後又道,“還有一件事,在下想問問,若真如王爺所願肅清了朝内,陸鐘嘯會有什麼下場?”
“他自然是罪無可恕,”康王爺斷然道,随後又皺了下眉,“隻是陸貴妃已經懷有身孕,皇上也許會看在皇嗣的份上對他從輕處罰,但是他絕對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那他的家人呢?”
“凡是參與陸鐘嘯違法亂紀之事的,自然一個也逃不掉”,康王爺疑惑的看向箫玉,“怎麼,公子可有什麼話想說?”
“在下今日幫了王爺,可否請王爺也幫在下一個忙?”箫玉道,“無論将來陸鐘嘯有何下場,都不要牽連到陸府的三小姐陸如煙。”
“這個”,康王爺沉吟片刻,“本王可以答應你保她一命,不過她若沒有參與陸鐘嘯的事,本也不會受到太大牽連”。
“在下明白了,沒有其它事的話,在下先告辭了。”
“好,公子慢走。”
回到别院後,羽蟬果然已經被人送回來了,正在跟青蘿她們擔憂箫玉的安危,打算派人出去找一找,一見到箫玉回來,頓時圍上前關心起箫玉去了哪裡,箫玉便随意找了個借口,敷衍過去了。
明閣中掌管京城事宜的堂主是王直,但此時王直已經去了明閣,隻有一個叫安臨的主事留守京城。
箫玉把安臨找了過來,将康王爺的玉佩交于他,并交代他去見康王爺,此後三個月内,康王爺有想知道的事,要盡力相助。
箫玉交代的簡單,安臨執行起來卻絲毫不敢馬虎,這是他第一次接到閣主命令,自然是打足了精神去完成。
從别院離開後,安臨次日一早便去了康王府,此後有關京城中任何人的信息,隻要是康王爺想知道的,都會立刻送上,内容之廣泛,講述之詳盡,令康王爺都瞠目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