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承星收到了一份資料,科學院裡所有的研究黑洞的人,名單都在裡面。
他地位很高,但做這樣的事兒也不算好,容易被有心之人給捉住把柄。林承星輕輕地歎氣,看向膝蓋上睡成一團的小貓。
黑貓蜷起來,成了一個完整的圓,連眼睛都閉上了。有着粉色肉墊的爪爪埋在黑色的毛發中,全身上下隻有耳廓上透着一點深深的血色,但離開光線,便是純黑。這會兒是真像一團小黑洞了。
林承星忍不住想起來,自己也曾長久地觀測過一個黑洞。
那着實是很久之前的事了,得有二十年。
哪怕星際人均長壽命,二十年也是一個不小的數字,它足以叫一個人徹底改頭換面,誰也認不出來。在二十年多年前,他還是一個身量沒有望遠鏡高的學生,精于數學理論,可在選擇導師進修的時候,卻猶豫了。
比起研究純理論的數學,亦或是更加實用一點的,比如當下的蟲洞躍遷技術、星艦推進理論,他都沒有太大的興趣。
長輩沒一個人接觸過這方面,導師又看他隻有十歲出頭,沒有人催着他做出選擇,他太年輕,有大把的時間來決定未來做什麼。甚至現在選了一個方向,以後也可以改。
沒有人逼他。
但大家都說,林承星身上似乎有一股推着他往前走的力,小小年紀,就壓縮了自己的時間,沒有什麼興趣愛好。比起像個活生生的人,他更像卷王這個詞成真了。弟弟則更像是一個尋常人家的孩子,比他小兩歲,還在每天和同學扯頭花,鬧得像隻野貓。
就連林承星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如此急迫。
他去了一趟恩戴,那是一顆常年覆蓋冰雪,大氣稀薄的星球。雖說不太适宜居住,卻永遠能瞧見天然的、不加修飾的純淨天空。他父母給他的生日禮物,一整個天文觀測基地,就落在此處。這裡荒山野嶺,工作人員都很少,大部分設備被智能機器接管。他走進去,隻覺得空空蕩蕩,冰冷而自由。
這裡說是給他的,其實也是給聯盟的。隻是在贊助名單裡,大大方方地寫了他的名字在第一位,基地建成後,門口的石碑也刻了對他的感謝。他父母就用這玩意哄他,說整個基地都是他的。
林承星又不傻,隻覺得父母全都是幼稚鬼,但還是很高興。
他永遠可以憑借他個人的名義,自由進出這裡,無需借助父母的權利。還可以在有限的範圍内,調用這裡的設備進行自己的觀測。
林承星就很喜歡來這裡散心。
第一次來的時候,工作人員還以為自己得哄個小朋友,擔憂這關系戶是熊孩子,每日亂來。結果眼睜睜看着林承星熟練地使用設備,幾乎得踩着闆凳調試機器。一問在弄什麼,說是在給最近的論文準備數據,要考研了。導師要求很高。
工作人員當場就懷疑人生了。
十二歲的時候,就已經沒有人會質疑他來這兒做什麼了,也沒人管他。
林承星觀測着看似長久永恒、實則瞬息萬變的星空,忽得把注意力挪到了那片黑色的深淵上。那曾經是一個奇特的天文現象,在遠古的地球時期便能觀察到,燦爛的星空中,南方的星空中能看見一個巨大的空洞,當時稱作牧夫座空洞,直徑有2.5億光年。
攝影技術日益精進,高精的相片中,到處是密布的星系,而空洞中卻幾乎一無所有——勉強能觀測到幾十個星系——現在也被證實,這幾十個星系隻是擋在地球和空洞之間,并非存在于空洞内部。
在曾經的、隻能仰望星空的日子,無數的人們猜測宇宙,恐懼于空洞所代表的龐大孤寂。
人類過于渺小。
再後來,人類進入了宇宙,來到了星空。
七百年前,星艦徹底突破光速,蟲洞躍遷技術愈發完善。人們得以到達那些曾經看見的地方。
那實在是波瀾壯闊的大航海時代,是絕境下燃起的全新希望,渺小的人類向宇宙宣告了他們的頑強。似乎已經沒有什麼值得恐懼,小小的人心能裝下一切,他們這些最弱小的蝼蟻,靠自己的力量将遙遠的星星連接起來。
然後,有人來到了空洞附近。
曾經便有人推測,空洞是由富集的暗物質導緻,它并非宇宙中的一個缺漏,而是密集的暗物質影響了觀測,如同一團黑色的霧氣一樣,遮住了後面的一切。
這理論得到了驗證。
科學家驚恐地發現,空洞并不死寂,邊緣的活躍度還很高,撕扯着附近的星系,吞噬一切。有探索的星艦不慎靠近,整個被吞了進去,什麼都沒留下。所有的探索手段都沒有用,一切石沉大海,被吞噬。
而這些空洞還在宇宙中看似緩慢、又無比快速地移動着。
空洞不止一處。
現在的人更多将它們稱之為深淵,而邊上逸散的暗物質形成的區域,則叫做死域,觸之即死,哪怕是一整個星系。
深淵裡面什麼都沒有。
每個喜歡天文的人都會忍不住觀察深淵,試圖探索其中的秘密,然而數百年來,人類從未解析成功過其中的信息,隻能避其鋒芒,蟲洞躍遷絕不靠近深淵。
而且漆黑一片也沒什麼好觀察的,就連微波輻射溫度,也又低又穩定,就算是最有耐心的研究員,觀察一段時間也會感到無趣。
林承星倒是觀察了幾年。
他并沒有其他人說的那麼卷王,看星星對他來說其實是一種放松,并不是為了憋一個很大的論文,或者别的什麼。
看着偌大的星空,他會覺得自己被安撫到。
也不知過了多久,他正準備将視野挪到其他的區域,複雜的數據儀盤卻忽然小小的跳動了一下。林承星幾乎以為自己看錯了,又或者接收到了什麼奇怪的波動。
但就在他盯着看的時候,數據儀盤長久持續地動了起來。
這會兒明明在監控深淵裡的微波輻射……
林承星眼神一亮,明知道希望不大,卻還是燃起了一股狂熱的好奇,立刻就去調出數據,開始分析。
那是無比單純的、對未知的狂熱。他忽然找到了自己急迫的源頭,人類的壽命太短,同宇宙相比是什麼小,他想了解一切他想知道的,想要未知變成已知,于是近乎貪婪的壓榨自己的時間,去靠近他所感興趣的一切。
就這樣,經過長久的觀察和嚴密的結算後,他得出了一個結論。
目前離聯盟最近的那片暗物質深淵裡,或許有一個黑洞。
那是曾經被認定,絕無可能有星體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