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姜大嫂言之鑿鑿,姜二嫂一張臉被氣成了豬肝色。
她顫聲道:“匿了我的糯米面也就罷了,還要拿這頂不孝的大帽子來壓我們,太欺負人了,今天,我非得讨回這個公道不可!”
然後,她又轉臉問湘雲:“四弟妹,你今天都看見了,你說,你來評評這個理!”
評理麼……
湘雲心裡暗暗嘀咕,這理還用評麼?直接上前給姜大嫂兩個大嘴巴子!
就算要不回糯米面,起碼下次她不敢再這樣欺負人了。
可姜二嫂嘴裡反反複複,就是理論,評理!
這理,誰能光明正大出來給你評呢?
指望婆婆?婆婆顯然是軟弱的性子,她又是跟大嫂過活的,跟誰過活,心裡肯定要偏向誰多些!
何況,大嫂口口聲聲,婆婆愛吃糯米面,這糯米面留下來,是給婆婆吃的。
婆婆除非是特别公道明理之人,才會譴責大嫂,可是,這樣的人世上又能有幾個呢?
不說婆婆,就說自己吧,身為妯娌,她也不好公開向着誰吧。
畢竟誰都不是包公啊!
湘雲有些為難地看着這位二嫂,一時說不出話來。
“我說二弟妹啊,你就是太會過日子了。一點小東小西的,你都看得那麼重!”姜大郎此時開了口,又開始挑剔起姜二嫂的吝啬來了。
姜二嫂頓了頓腳:“今天,你要是不把糯米面給我,我——我就找族長去!”
“說啊!你現在就去找族長去!”姜大嫂毫無懼色,反倒把聲音給提高了!
“哎呦,一點小事,還要驚動族長……”姜母忙道。
“婆婆,您别阻攔,就讓她找去!”姜大嫂譏笑道。
姜二嫂轉身就走。
姜大嫂就說:“弟妹,她剛才是不是去你家了?”
湘雲嗯了一聲,也不好說什麼,想了一想,又說:“大嫂,她看見了我們家櫃子裡的糯米面。”
姜大嫂點了點頭:“我知道,肯定不是你告訴她的,她天天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肯定是你三嫂背地裡搗鬼了!她就是恨不得我和你二嫂天天罵架才好。”
湘雲沒有說話,這個話,她沒法接。
于是她就說:“大嫂,我是怕你們吵起來,想過來勸勸的,都是一家人,莫要傷了和氣。”
姜大嫂冷冷哼了一聲:“就憑她?也能掀起什麼風浪來?四弟妹,你先别走,坐下來吃吃我昨兒做的紅糖糯米糍粑,我就看看,族長來了,還能把我怎麼樣!”
說完,她就拉了湘雲,回到了堂屋。
湘雲也實在是好奇,這麼明擺着的事情,族長還能怎麼處置呢?姜大嫂居然那麼胸有成竹?
于是她點了點頭:“早就聽四郎說大嫂手藝好,我就嘗一嘗你的紅糖糯米糍粑呗。”
一家人從院子裡回到堂屋,圍坐在桌前,吃起了紅糖糯米糍粑。
姜大嫂的手藝确實很好,糯米糍粑裡放了紅糖,甜而不膩,吃起來清香滿口。
湘雲正想誇贊兩句,就聽見院子裡傳來一陣腳步聲。
随着一聲威嚴的咳嗽,一個六十開外的老者走了進來,後面還跟着姜二嫂。
想必,這位就是姜家的族長了。
姜大郎夫婦一起站了起來:“族長,快來坐下,吃點糍粑。”
族長坐在姜大嫂遞過來的一張圓凳上,掃了一眼桌上的那碟子糍粑,就說:“這就是那糯米面做的糍粑嗎?”
姜大郎笑着點了點頭。
族長又道:“大郎,你弟妹說,大嫂把四姑奶奶給她的糯米面給扣下來了,可有此事?”
“族長啊,您聽我說,這糯米面,我扣下來,是有緣故的。”姜大嫂急忙道。
族長就問:“什麼緣故,你說。”
姜大嫂笑道:“第一,我婆婆最愛吃糯米面做的紅糖糍粑,第二麼,老二家的松哥兒跟我說,他們家都不吃糯米面。”
“你胡說,松兒不可能這樣說的!”姜二嫂叫了起來。
族長看了姜大嫂一眼:“大郎媳婦,松哥兒真的這樣說過麼?”
姜大嫂道:“族長,你可現在就把松哥兒找來問。”
族長聽了,點了點頭,對姜大郎的大兒子姜河道:“你現在就去把松哥兒找來。”
姜河點了點頭,轉身而去。
不過片刻功夫,姜河就領着姜松來了。
姜松看起來不過六七歲左右,一臉活潑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