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子見底的時候,湘雲擡頭看了一眼太陽,隻見太陽還老高老高的,離天黑還早着呢!
一百文錢,就這樣到手了,扣掉那半口袋白面錢,賺了98文。
湘雲的心裡,雀躍不已。
98文雖然不多,可是,一天98文,十天980文,那個蒸籠還有空隙,自己再多放兩塊糕,就等于十天一千文錢。
一千文錢,就是一兩銀子,一個月就是三兩銀子啊!
當然,刮風下雨的有時候會有意外,可是,那也耽誤不了幾天,一個月總有二兩多銀子可以掙。
老天爺啊,她終于可以養活自己了,太好了!
這樣下去,欠王先生的那十五兩銀子,很快就會還清。
湘雲越想越高興,想着自己和四郎也兩天沒吃什麼好東西了,于是就來到菜攤前,想買點什麼菜,晚上做些好吃的慶祝一下。
雖然是條小巷,可是,菜色卻齊全。
雞鴨魚肉,各色蔬菜水果,應有盡有。
湘雲想起上次回娘家的時候,在餐桌上,四郎似乎喜歡吃她娘做的炖雞。
正好,自己也愛吃雞,于是就來到賣雞的農人面前。
“這位姑娘,糕點賣完了?掙的錢買雞吃啊?”賣雞的農人顯然是個機靈人。
湘雲點了點頭,用手指了指一隻肥壯的大公雞:“把這個給我稱一稱。”
農人笑容滿面地稱好:“三斤二兩重,一共二十四文錢。”
湘雲摸出銅錢,數了二十四枚,遞給了農人,拿了雞就走。
突然又想起,大公雞得有燴頭,燴什麼好呢?
幹脆,就燴粉絲好了。
于是又來到賣幹貨的攤子前,花三文錢,買了二斤粉絲,将粉絲和大公雞一起放進籃子裡,拎着就回了家。
一路上,隻覺春風拂面,柳絲輕舞,路邊的野花也開得豔豔的,一切都是那麼令人舒暢。
回到家裡,推開院門,卻見四郎還坐在堂屋前的廊檐下提筆寫字。
見她回來了,不由得有些意外:“這麼早,都賣完了嗎?”
“全賣完了,掙了98文錢!”
四郎停下了筆,看了她一眼,那眼神裡,有肯定,也有贊賞。
湘雲從籃子裡取出大公雞,笑道:“這個,交給你了,你去殺雞拔毛,我去園子裡拔蔥拔蒜,咱們今晚大公雞燒粉絲吃。”
四郎站起身來,接過了公雞,笑道:“這是我的拿手好戲。”
這時候,外面有人敲門:“四弟妹在家麼?”
是姜三嫂的聲音。
湘雲應道:“在家呢,三嫂,快進來。”
隻見姜三嫂手裡端着一碟子花生米走了進來,笑道:“四弟妹,這是我做的糖炒花生米,送給你嘗嘗。”
本地風俗,親朋鄰裡相處,若是别人用器物裝了東西送給你,你還器物的時候,也不能空着。
湘雲忙伸手接過碟子,連聲道謝。
同時捏起一粒花生米放進嘴裡,入口又香又脆又甜,不由得贊道:“三嫂,你這花生米是怎麼炒出來的,這功夫可不賴呢。”
姜三嫂笑道:“居家過日子,大多都有兩個自己的拿手絕活吧,大嫂的紅糖糍粑我就做不出來。”
湘雲聽了,連連點頭,暗想,不知二嫂的拿手絕活是什麼。
“弟妹呀,晚上閑來無事,你來我家做針線,拉家常,如何?”姜三嫂主動發出邀約。
“好啊,正好,晚上四郎要讀書,我不想吵到他,隻愁沒地方去呢!”湘雲欣然道。
三嫂走後,四郎把宰好洗淨的公雞拿進廚房。
湘雲取了菜刀,一邊剁雞,泡粉絲,一邊吩咐四郎:“你去燒點開水,我好給雞肉焯水。”
四郎點了頭,鑽進竈下燒火。
他問:“三嫂找你有事麼?”
“送了咱們一碟子糖炒花生米,還約我晚上去她家做針線。”
四郎笑道:“無事不登三寶殿,看來,三嫂又要生事了。”
湘雲就問:“那你覺得,會是什麼事呢?”
“什麼事?左不過是家裡的事情罷了,我要沒猜錯,跟大嫂要我娘的家底有關系。”
湘雲沉吟道:“晚上去了就知道了。”
四郎之前上街買的米還有不少,湘雲将米飯煮上,再剁好的雞肉放進燒開的水裡,過了一會撈出來晾幹水分,下鍋翻炒,放各種調料,燒爛之後再将泡好的粉絲放進鍋裡,不一會,廚房裡就飄滿了雞肉和山芋粉的香味。
随後,湘雲就把一大海碗雞肉燴粉絲端到了堂屋的飯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