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八,是姜母的六十大壽。
在當地,六十是個整壽,需要大操大辦。
在這件事上,姜大郎夫婦倒也盡職盡責。
雖然姜大嫂在鎮上開了器具店,可是,為了操辦婆婆的壽宴,也提前三天回了村。
同為兒媳,湘雲自然也不能當天就去,她和四郎一起,提前一天趕回了村裡,跟着三位哥嫂一起操辦。
四月的天氣,草長莺飛,一片桃紅柳綠。
四郎牽着湘雲的手,兩口子的心情,都是前所未有的好。
看見路邊有一朵金黃色的野花,四郎就摘了下來,别在湘雲頭上:“湘雲,我有一件事,要告訴你。”
“什麼事?你說。”
“我昨天回來的晚,不是去朋友家喝酒了,而是去縣城看榜了。”
“哦?”湘雲停下了腳步:“考試結果如何?”
四郎一臉的波瀾不驚:“你猜。”
湘雲搖了搖頭:“我猜不出,你就直接告訴我呗。”
四郎笑道:“我考了全縣第三名!”
湘雲聽了,不由得又驚又喜,她嗔道:“那你怎麼不跟我說啊?為什麼昨晚不跟我說,憋到現在才跟我說?”
“我回來得晚,見你睡着了,就不忍心叫醒你。”
湘雲嚷道:“這麼好的事情,你怎麼能忍得住?”
“不過是縣試麼,有什麼大不了的?”四郎淡淡地說。
湘雲笑道:“縣試考了第三,那府試,院試也不會差,看來,你這個秀才是跑不了了。”
見四下無人,四郎親了一下她的額頭:“但願一切如賢妻所願。”
“相公,我也跟你說一件事,這件事,因為你昨天回來得晚,我也沒來得及跟你說。”
四郎忙道:“什麼事,你說。”
湘雲緩緩道:“昨日,又有三家大戶人家,從我們這裡訂了糕點,一共有十個大戶人家訂了,每家至少五十塊,這樣的話,我們一個月,可是掙至少十五兩銀子了。”
“而且,這些都是穩定的收入。”湘雲又補充道。
四郎笑道:“我娘子,可真能幹啊!”
“我夫君也不錯,等你過了鄉試,再考過了秋闱,我們的日子,就會像芝麻開花一樣了!”
夫妻兩越說越高興,手拉手兒聊着家常,不知不覺,就到了杏花村姜老大家裡。
推開院門,卻見三個哥哥三個嫂嫂都在院子裡忙活着,四個孩子滿院子的瘋跑玩耍。
姜大郎和姜二郎在清洗豬内髒,用殺豬刀割豬肉。姜三郎在水井邊打水給兩個哥哥送過去。
姜三嫂在水井邊清洗蔬菜,姜大嫂在樹底下撿花生米,姜二嫂在廚裡和婆婆說着什麼。
見四郎兩口子來了,姜三嫂就笑道:“來得正好,四郎,快去殺雞鴨,明兒準備了八桌人,光雞鴨就得殺十幾隻,你媳婦就來跟我一起洗菜剝蔥蒜吧。”
四郎和湘雲答應了一聲,挽起袖子就幹了起來。
來了就是幹活的,老娘的壽宴,自然要忙活的。
見湘雲來了,姜大嫂就把闆凳搬到了水井邊,一邊撿花生,一邊道:“四弟妹,你店裡糕點生意如何了啊?”
“也就那樣吧,不好不壞!”湘雲淡淡地說。
來姜家日子不短了,湘雲已經知道了大嫂的脾氣,她是不能容忍别人比他強的,尤其不能容忍妯娌比她過得好。
所以,在她面前,根本沒有說實話的必要。
姜大嫂繼續套問:“那,你一個月能掙多少銀子啊?”
湘雲道:“都花在開銷上了,哪裡還算得清楚呢,反正,沒花多少錢。”
見她這樣說,姜大嫂信以為真,她頓時一臉的笑意。
姜三嫂把情形看在眼裡,就笑道:“大嫂,你開了器具店,想必掙了不少銀子吧?”
“也沒有多少,夠吃飯罷了。”姜大嫂嘴上謙虛,眼神裡卻露出得意之色。
這時,院門外又有響動,湘雲擡頭一看,隻見兩個中年婦人,一個年輕少婦魚貫而入。
姜大嫂忙道:“哎呦,大姐二姐,四妹,你們都來了?”
那年紀最大的婦人笑道:“娘的壽宴,我們姐妹幾個,怎敢不來忙活一下。”
原來是三位姑奶奶!
湘雲還是第一次見她們,隻見大姑奶奶白白胖胖一團和氣,二姑奶奶雖已到中年 ,卻還能看出年輕時是個美人。而四姑奶奶則黑黑瘦瘦,樣貌一般。
湘雲暗想,真是一娘生九種,這三位姑姐,都遠不及三姑姐的美貌。嗯,不知道三姑姐可會來參加她娘的壽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