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千秋猜,老師注意到了她的‘不專心’,所以才用這種方式點她。隻不過,因為現在的初中英語對她來說太簡單了,所以哪怕不專心,也能随時接得上——所謂上課走神一會兒就接不上,本來就是課程有難度的體現。如果是很簡單的課,就很難會有這種現象了。
“...剛剛加藤老師都很意外呢!”吃午餐便當的時候,芽衣回憶着上一節課時的事,忍不住問道:“千秋這個暑假是去補習塾了嗎?補習了英文?進步真的好大。”
“這個暑假我一直做别的事,可沒有時間參補習塾。英語的話,大概是因為喜歡上了外國電影吧,經常去租外國電影的錄像帶,口語慢慢就提高了。”這當然是借口,但林千秋也沒法實話實話。
“外國電影啊,聽起來很不錯啊...我也要求媽媽,讓我每天能看外國電影的錄像帶。如果說是能夠提高英語水平,媽媽就不會反對了吧?”芽衣‘舉一反三’,立刻想到了這個。
這個話題就到此為止了,沒人深究林千秋突然提高了英語口語能力是為什麼,畢竟誰也想不到背後有那樣匪夷所思的原因。而如果正常去考慮的話,還有人一個月時間就能學會并熟練運用一門語言呢!這有什麼道理可講?
中午的時間不長,很快下午第一節課又上課了。
下午第一節課是國文,這是林千秋可以‘一心二用’的課。不過國文這門課暫時沒有一心二用的地方。所以她也隻是在上課的空隙,将現在用的這本教材裡,需要背誦的課文折起來——之前都背誦過關過了,但為了應對升學考試,肯定是要重新來一遍的。
金曜日的課在多數學生看來算比較‘差’了,正課排的滿滿當當,不過上輩子經曆過華夏應試教育課堂的林千秋就覺得還好。而且這不是還有最後一節課麼?這一天最後一節課是家政課。
雖然有些人也不擅長家政課的内容,但家政課的考核多簡單啊!而且就算考核不合格,那也沒什麼(幾乎不可能不合格)。這樣的課,即使是不能享受其中樂趣的學生,也至少會覺得輕松吧。
這天家政課的學習内容是縫紉相關的,大家可以從提供的布料裡挑一塊,然後在老師的指導下縫一個便當袋——雖然在華夏人的印象裡,日本的家政課幾乎等同于料理課了,但實際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兒!
料理當然是家政課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絕不是全部!
事實上,家政課教的東西很多很雜,從小學五六年級的‘家庭科’,這一家政課前身開始,就什麼都教了。那時候大家學的東西就包含了人際交往、飲食、衣着和購物四大類,其中隻有‘飲食’一樣是大家印象中的家政課的樣子。
縫紉則歸為‘衣着’一類,而‘衣着’部分除了縫紉,還有洗衣和收納整理這兩個重要内容呢!
這次家政課制作便當袋對林千秋來說就太簡單了,這幾乎是她上輩子的老本行了(她大學學的服裝設計)。她以最快的速度從布料堆裡挑出了一塊圖案花色都比較小清新的厚布,然後又慫恿雅子挑了一塊藍白細條紋的棉布。
“這個真的合适嗎?”雅子有些不确定地問,她覺得藍白細條紋的這個布料太不起眼了。
林千秋看了一眼其他挑布料的同學:“那是用來做襯布的,這些布料都很大,足夠做兩個便當袋了。我們兩個一起,我選的布料做表布,你選的布料做襯布就好了。”
大概是考慮到了學生們不是專業選手,剪裁縫紉的過程中會比較浪費,做壞了要補救更是費布料,所以給的布餘量是很大的。而林千秋根本不考慮浪費、補救這些,非常自信自己能夠拿一塊布料做出兩個包來。
雅子一下當然想不到這裡面的專業操作,隻覺得恍然大悟,就高興地說:“那就太好了!我們還可以用一樣的便當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