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柳群玉 > 第37章 我不該替他放下

第37章 我不該替他放下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柳群玉卻沒有離開,依舊站在那裡,目光灼灼。

“前輩,我有問題。”

明易擡手,目光堅定,望着李儀春。

李儀春見是這個俊秀小子,便停下來,耐心道:“問。”

“修習無情道……便不能有道侶嗎?如果有心儀之人,是不是會破壞道心?”明易誠懇地問。

李儀春沉吟片刻,将他的這個問題與柳群玉看向他的眼光進行了一番結合,推測是否是這個穿青衣的俊秀小子也對那邊那個穿黑衣的男子有所動心。

很快,他暫且将思考人物關系的思維抛在一邊,回答:“非也。無情道并非全然無情。無論是對父母的孺慕之情,還是對朋友的友誼之情,亦或是對愛人的愛慕之情,皆為常情。無情道不斷絕常情,隻以至道或常理為先,克制私情,不因情失智,便不算破道。”

“隻是,曆來少有人做得到這一點,未免被情誼所奪智,諸君便往往以完全的斷情絕愛為先了。如此才有無情道不得道侶的謬傳。”

明易若有所思。

李儀春見他思忖,怕誤人子弟,令其誤入歧途,毀壞道行,便又補充一句:“若修行無情道,我不建議再去尋道侶。千百年來,因不克制情欲而破了道心的無情道者十之八九。”

明易聽了,眉毛哀傷地蹙起來,神情落寞,垂下眼皮。李儀春見他聽進去了,便放下心來。

他自修習無情道以來,便鮮少出現于人前。原因正在于他過甚的恻隐之心,不僅令他過分關心别人的命運,有時還對别人的悲劇念念不忘,以至于影響道心。

他那顆柔軟的心,無法眼睜睜看着一個可能遭遇悲劇的青年步入歧途,因此強行幹涉因果也在所不辭。正因此,他的修行才遲滞不前,并由于入不敷出而沒錢花不得不來玄天宗講道。

柳群玉抱起胳膊,冷冷地看着明易和李儀春對話,心中估計着明易的想法。難道他是想一邊修無情道一邊和自己保持過線的關系?但是,聽了這前輩的話,興許又打算着斷絕關系。

隻是,他怎麼會突然對無情道感興趣呢?

柳群玉百思不得其解。

李儀春不經意地把目光瞥向柳群玉,見他面帶不忿,不禁歎氣。多情自古空餘恨,唯有情種最傷懷,轟轟烈烈地愛,又奮不顧身地去撞南牆。

他多愁善感的心因此又悲哀起來,很快,他意識到自己又産生了多餘的感慨,馬上警醒自己。

柳群玉盯着明易的背影,咬着牙。自己也不知道哪來的憤恨。他回憶這幾日和明易的相處,卻發覺變化并不是驟然發生的。

自清陵回來以後,這家夥便有一些異樣的變動。

他那雙純淨的眼不知那個時間起,便似乎不再波動,而意外地沉靜下來,好像正不間斷地思索着什麼。這樣靜靜思考的表現,從前他是沒有的。

柳群玉原來隻覺得,明易是經曆大變,才如此靜下來,現在想想,也許那時他就已經在考慮無情道的事情了。

難道是清陵柳群玉險些入魔的事情讓他以為情感是洪荒猛獸,因此避而遠之嗎?

柳群玉想着,臉色愈發地差。

他沒有立場左右明易的選擇,但明易的選擇實打實地令他不高興了。可惡。柳群玉心中憤憤地,籌謀着一些事情。

“晚輩有一個苦惱的地方,還請前輩解惑。”

又一個聲音響起。衆人看過去,見是瓊華長老的末徒司光霁。他一本正經,嚴肅地發問:“我對某個方面的享受有些無法拒絕,雖說我師尊教我的道先拿起再放下,但晚輩過于癡迷,以至于戀戀不舍、輾轉反側,實在無法放下,該如何是好?”

柳群玉最了解自己的朋友,他一下就知道了司光霁說的是什麼。不就是吃嗎?用得着說的這麼旁敲側擊嗎?

李儀春問:“令師是?”

司光霁答:“是李瓊華李長老……噢,跟您還是本家。”

李儀春訝異,沉吟片刻,搖頭:“瓊華道友對無情道的見解在我之上,若她也沒有說有什麼辦法,那恐怕我無法解答你的問題。”

“這樣啊……”司光霁遺憾道,“師尊隻叫我别管那麼多,想做什麼就做,不克制,方坦蕩。”

“越不能做什麼便越想去做,人不都是這樣的嗎?”柳群玉忽然開口,眼睛看着明易,平靜道。

司光霁回頭看,見到是他,驚喜地挑眉,又思索他的話,問:“你的意思是,我因不許自己去做,才會那麼忍不住嗎?”他摸着下巴,沉思,“師尊的意思是叫我不必忍耐這種欲望,盡情滿足,便不會有這樣的念想了嗎……”

李瓊華所講述的這種道與李儀春所描述的全然不同,甚至背道而馳。他忍不住開口:“這是瓊華道友個人的道,諸君莫要因此而縱情,未有名師把握,輕易自己嘗試,易生禍亂。”

李儀春望向剛剛出聲的柳群玉,終于是按捺不住自己那顆易操心的内心,開口道:“這位小友,若是修習無情道,也莫要輕易嘗試這樣的險途,終歸不平穩。”

柳群玉蹙眉,似乎想說什麼,但還是沒有說,隻道:“知道了。”

李儀春倒是好奇他欲言又止的話,便追問:“你原本想說什麼?”

“一些個人的愚見罷了。”柳群玉道,“隻是,我并非鑽研之士,不便對此輕易闡釋粗糙的見解。”

“不妨說來聽聽。”李儀春道,“若有錯漏,業該糾錯。”

柳群玉猶豫,終于道:“我隻覺得,克制人情不利于感悟,或許并不利于修行。人情亦是自然,若是缺漏此處,修行終有滞澀之時。”

李儀春問:“小友師承何處?”

“渺宇尊者禮瑜。”

李儀春恍然大悟:“尊者之道,為成仙之道。隻是,仙途來往萬千人,尋常人少有成仙之資,盲求大道,怕是連入道之機遇也無。你現在也不過初為元嬰期,何必想得如此久遠?”

柳群玉已完全表達了自己的觀念,李儀春依舊不認同。他無意争執,便道:“知道了。”

柳群玉禁不住又看向明易,見明易也目光躲閃地向自己這裡瞥了一眼。他的躲閃令柳群玉大為光火,禁不住咬牙。他這是心虛了?因此,柳群玉的臉色愈發陰沉。

其他弟子對此并不意外,在他們的印象中,柳群玉本就是面色不善的兇狠之士,露出這樣差的神情,也是情理之中。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