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智聞言不由尴尬,他還以為自己隐藏的很好,誰知吳月皎早就猜到了。
林智幹咳一聲:“娘子聰慧。”
吳月皎長歎一口氣,道:“這官不做就不做吧,回鄉生活也好,沒那麼多約束規矩。”
吳月皎出身魯東小世家,雖說近些年落寞了,但底蘊還在。
她自小喜愛風花雪月,琴棋書畫等一幹風雅之事,對做官沒那麼執着。
周佩甯也看得很開,她隻是生氣林易不與她商量就做決定。要是先和她商議,她能不同意?
林安瀾看出她的心思,坐得直直的,臉上不帶一絲笑意,嚴肅道:“大伯和爹不與大伯娘和娘商量就決定,大伯和爹不對!”
林安瀾小小的人,說話嫩聲嫩語,偏偏唬着個臉,說些不符合年紀的話,看起來可愛極了。
林易不由笑起來,對着周佩甯作揖道:“娘子,為夫錯了。”
林安瀾又看向林智,林智不自在地對吳月皎拱手緻歉。
說罷,心中不自在消散很多,也有心情打趣林安瀾:“瀾娘,可滿意了?”
當你看起來弱小的時候,生氣在别人眼裡也是可愛的,林安瀾無奈地想。
不過好在是認了錯,林安瀾臉上露出笑容,說道:“做官不好,我們回家種田,種田好!”
桌上人都露出笑容,林易調侃道:“你知道什麼是做官,什麼是種田?還能區分出二者好壞了?”
林安瀾認真點頭,說道:“種田得到糧食,糧食能讓人吃飽,不餓肚子。”
林易訝然:“瀾娘是如何知道這些的?”
周佩甯搖頭,不是她說的。
林安瀾歪頭說道:“就是知道了呀。”
周佩甯道:“或許是李奶娘說起過吧。”
李奶娘是京郊一佃戶家的娘子,來長安做奶娘貼補家用。
林易想也是,遂不再追問,隻覺自己女兒可愛又聰明。
且說這李奶娘,在林家人用飯之際,也在下人房裡用飯,隻是有些茶飯不思。
她是被聘過來林家的,照顧林安瀾三年有餘,如今林家要回鄉守孝,她是萬萬不可能跟去的,她家在京郊,不管日子過得多緊巴,也是正經良民,怎麼可能賣身為奴。
隻是林家這一走,她便要再尋差事了。
本來林家聘請她時就說過,待孩子三四歲時不需要奶娘也不會解雇她,留她在林家做個廚房裡或者打掃的婆子,不會少了她工錢。
但林家在長安還好,時有假期能回家看看孩子們,若是跟去林家的老家,那可太遠了。
聽說是在什麼劍南道梓州的,她怎麼也想象不到在哪。
李奶娘微微歎了口氣,恐怕她再也找不到這麼好的差事了。
林家是好人家,下人們隻要不做錯事,不必過得戰戰兢兢。
林安瀾也好伺候得很,不愛哭鬧,若是不舒服了隻啊啊地提醒,有時候她晚上睡得太熟,林安瀾也隻會拍她,而不是大哭。
若是可以選擇,她願意在林家做一輩子事。
這幾天她坐立不安,就覺得下一秒二夫人就要讓她卷鋪蓋走人了。
哦不對,她來林家什麼也沒帶,鋪蓋卷也是林家準備的。
怕什麼來什麼,次日周佩甯騰出空來,讓身邊丫鬟帶林安瀾到院中玩,将李奶娘叫到跟前,說道:“李奶娘來我們家也有三年了吧?覺得在我家做事如何?”
李奶娘道:“再沒有比咱家更好的主家了,我想在林家做一輩子工。”
周佩甯笑道:“那你可願随我們去劍南道?”
李奶娘啪叽一下跪在地上,聲淚俱下:“可我家在京郊,老爺夫人回鄉守孝三年,我…我…”
說到這,李奶娘靈機一動,對啊,隻是三年而已,林家是做官的,早晚要回來。
要不狠狠心,跟着去?
李奶娘心中糾結,一時還做不出決定。
周佩甯親自将人扶起,看出李奶娘的念頭,心中也在遺憾。
李奶娘做事盡心盡力,林安瀾确實好帶,但她依舊用了十二分的心,處處妥帖。有時候讓她做些其他事,也不曾抱怨推脫。若是可以,她想把人留下,好用的下人是不嫌多的。
“好叫你知道,家裡這次回鄉,大抵是不會回長安城了。”
周佩甯輕飄飄的一句話,李奶娘隻覺得天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