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日轉眼就到,早上一家人先在自家祭拜過林祖母,簡單吃了早飯,便出發去往族中林氏祠堂。
他們到的時候,祠堂已經聚集了一大批人,還都不閑着。
男人們擺放桌椅,婦人在臨時搭建的廚房忙碌,洗菜切菜,為中午飯做準備,老人們聚在一起說話,孩子則你追我趕笑鬧玩耍。
林家人剛剛靠近,就被這裡的氣氛所感染,面上不自覺露出笑意。
林家人甫一出現,周圍聲音頓時一靜,衆人都看過來。
林族長和幾個族老看到林智和林易帶着家人過來,連忙起身迎接。
見族老們和他們說起話來都有些手足無措,也不敢直呼他們的名諱,林智笑道:“我字文淵,我弟弟字清遠,諸位都是長輩,叫我們的字即可。”
農家人沒有什麼字不字的,平日裡稱呼村裡人連名帶姓得喊也沒覺得什麼,偏偏對上這兩兄弟就覺得直接喊名字很不尊重。
幾位族老聽到林智這麼說,松了一口氣,紛紛文淵清遠地喊了起來,二人一一應下。
二人又分别介紹自家娘子,吳月皎和周佩甯也不多話,沖幾人微一行禮。
族老們手忙腳亂地回禮點頭,不敢多看兩人。
族長連忙叫來自家媳婦和兒媳,讓她們和二人說話。
林易又依次介紹站成一排的幾個孩子,林大郎帶着弟弟妹妹行禮問好。
“我們頭一回參加族中除夕聚宴,有什麼不懂的規矩,還請族長提點。”林智拱手道。
林族長小時候也讀過幾天書,但和村民們相處慣了,習慣了說話直白,對林智這樣的說話方式很不習慣。
林族長硬着頭皮說:“沒有什麼大規矩,就是族裡人一年到頭湊在一起聚…聚宴,熱鬧些。”
媽耶,吃飯就吃飯,非說什麼聚宴,都給他說結巴了,農家人能有什麼規矩,就算有還能比大戶人家多?
“我們帶了些東西來,飯前當零嘴吃,還請族長見諒,守孝要忌嘴,我們家就自己準備了些飯食。”林易看出林族長的不自在,說話用詞更加直白。
說完,讓身後跟着的仆從把帶來的東西都搬到附近桌子上,讓族長自己安排。
都是些幹果糖塊和廚下做的素點心,農家人難得一見,即便是過年也隻敢數着數買上一點給孩子吃。
族長指揮着人每個桌子上平均放一些,還多出一部分,便讓人放到祠堂供桌上一部分,剩下的分給村裡小孩子吃。
還沒開飯就有好吃的,小孩子們歡呼雀躍起來,氛圍也漸漸恢複林家人來之前的狀态。
兩個女眷有族長媳婦負責招呼,族長又讓自己的孫子來帶着林大郎幾個一起去玩,見一排少年後面跟個小女孩,又喚來和林安瀾大不了兩歲的小孫女來。
林桃丫也就是林族長的小孫女滿頭大汗跑來,手裡還捏着點心糖塊,嘴裡鼓囊囊的,含糊不清地說:“爺,找我幹嘛?”
族長看看自家孫女,再看看林安瀾,怎麼看都覺得别扭。
這倆人,能玩到一起去?
還有,平日裡也不覺得自家孫女這麼邋遢啊,桃丫比起她上樹下水泥地裡打滾的小孫子們不知道幹淨了多少,怎麼和林安瀾站在一起,差别就那麼大呢?
族長環顧四周,目光在小女孩群裡逡巡,卻找不出來一個合适的。
要不,找個年齡大些的,又怕大孩子不耐煩帶林安瀾玩。
林安瀾對桃丫伸出手說道:“族長爺爺想讓你帶我玩呢,我叫林安瀾,你叫什麼呀?”
“我叫桃丫,這點心和糖塊是你們家帶過來的嗎?真好吃!走,我帶你去玩!”桃丫看向林安瀾伸出的右手,把左手捏着的點心塞到嘴裡,随便在衣服上抹一下,拉住林安瀾就往小姐妹堆裡跑。
林安瀾猝不及防被拉走,差點一個趔趄絆倒,好在反應及時,也隻好跟着跑起來。
這位小朋友,我隻是想和你握手啊!
林安瀾還沒習慣古代社交禮儀,打招呼是不需要握手的。而桃丫看到林安瀾伸出的手,沒有握手概念的她自然以為是要手拉手啦。
族長還想囑咐桃丫幾句,卻見兩人風一般地跑開了,隻好對林易尴尬一笑。
林易看蓮心跟了過去,女兒也已經跟着桃丫到了小孩堆裡,正被一群小女孩圍着說話,也不擔心,繼續和族長說話。
林易絲毫不怕林安瀾被欺負。他女兒年紀雖小,說話做事都比同齡人要成熟很多,再說,還有蓮心跟着呢。
和族長媳婦說話的周佩甯也注意到林安瀾的行蹤,随即移開目光。夫妻倆這一刻思想同頻,都不覺得林安瀾會應付不來。
林安瀾此時卻被吵得頭疼,一群小孩子在她耳邊叽叽喳喳說話,用着當地方言,語速奇快,聲音還尖,她被圍在中間,耳朵真是受罪。
林安瀾數數在場的小孩數量,從腰間挂的荷包裡掏出麥芽糖塊來。果然,小孩子目光被糖塊吸引,四周終于清淨。
“我分給你們糖吃,你們一個個說話好嗎?不要一起說,這樣我一個也聽不清楚。”林安瀾攜糖塊以令衆小孩。
孩子們安靜下來,林安瀾一個個分糖,先給了桃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