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童山縣通往林家灣的的路上,一輛驢車慢悠悠地走着,後面跟着輛青布馬車。
驢車上任先生坐在車轅上拉着缰繩趕車,他的妻子李氏和外孫外孫女坐在後面闆車上。
天氣不冷,驢車隻有棚頂,四周擋風的帷幔被拆除,這樣坐着既不悶又可以欣賞沿途風光。
後面馬車則是任先生的女婿趕着,車廂裡坐着的自然是任先生女兒。
任娘子掀開車簾子,看這段路沒有行人,就讓丈夫加快速度和驢車并行。
“爹,您和娘在縣城裡住着多好,非要跑來這窮鄉僻壤的地方教書,您都這麼大年紀了,何必如此勞累!”任娘子顯然不想爹娘去林家灣的。
她是家中獨女,父母開明,沒有嫌棄她是個女孩,無法支應門楣,悉心教導,長大後尋了如意郎君,家底不薄,上無公婆,婚後很快生下一雙兒女,三月前又有孕,日子過得沒有半點不順。
父母對她好,她自然也極孝順,多次要父母來自己家住,她也好就近照顧,但他們一直不願。
任娘子又想買個仆役送給爹娘,也好讓他們輕省些,也被拒絕。現在非要跑到底下村子裡教書,真是讓她不放心。
這不,她爹娘去林家灣,她也非要跟着過來看看才行。
“爹還年輕呢!整日待在家裡無所事事,才老的快!林家灣我來過一趟,山好水好,村民淳樸。我是去教書的,他們對我無一不恭敬,你又有什麼可擔心的。”任先生控制驢車速度,他女兒可有孕在身,必須穩妥為上。
“您說有什麼可擔心的!原先在縣城住着,我隔三岔五去看您和娘,好歹近些,以後可十天半個月來不了一趟。”任娘子抱怨道。
李氏開口道:“哪裡需要你跑這麼遠的路?我和你爹商量好了,學堂一旬休沐兩日,我們自會回縣城住上一晚。”
任娘子歎氣,也不再說話。
她要是能勸動爹娘,也不至于都在路上了還在勸。
任娘子的兒子說道:“外祖父和外祖母回縣城,直接住我家吧!”
任娘子搭腔道:“對,爹娘,到時候直接住我家,那宅子一直不住人冷鍋冷竈的,不如住我家方便。你說是吧薛郎?”
女婿連忙附和:“是極是極!”
任先生痛快答應下來,回縣城本就是為了見女兒和外孫外孫女,住哪都一樣。
任先生回頭看看一雙外孫,說道:“以往善和跟我啟蒙學了幾篇文章,現在也該正兒八經找個學堂了。待會兒到地方你看看林家灣的環境。若是放心便讓他跟着我和你娘讀書。”
薛善怡是任娘子兒子的名字,今年六歲。
任娘子一怔,她這段時間隻想着勸爹娘不要去村裡教書,倒是沒想過自家兒子讀書的事。
“這樣也好,有善和在爹娘身邊,我也放心些。”任娘子說道。
“讓善怡也跟着來,我正好可以照顧他們。你這胎懷的辛苦,少操些心。”李氏将小孫女摟在懷裡說道。
任娘子遲疑道:“這樣會不會太勞累娘了。”
爹教書,照顧孩子的事落在娘的身上,她爹快到知天命的年紀,她娘歲數也不小了,照顧兩個孩子,吃得消不?
“你娘我還中用。你就别管了,隻顧着養好身體,等瓜熟蒂落給我添上一個孫子孫女。等你肚子裡的這個能自個兒跑了,若是想把善怡接回家自己帶就随你。”李氏三言兩語就安排好。
任娘子明白這是自己爹娘想替自己分擔,感懷一番收下爹娘好意。
“索性善和善怡今日就留下吧。我和薛郎回去後收拾些衣物用品使人送來。”
事情敲定,一路無話,很快到了林家灣。
林易和村裡人說過學堂先生今日回到,所以村口站着許多村民等着迎接先生。
任娘子一看村民這般熱情,果然對她爹娘尊敬有加,放心不少。
村民們将任先生一家引到學堂,各處介紹一遍,最後帶他們到居住的地方。
距離夏收還有一段時間,村民們沒有那麼忙。建好學堂後便自發來這邊整理。
有機靈的給後院整了一塊菜地,撒了些菜蔬種子。那人說道:“先生隻管教書,菜地不用您動手,我家人多,會讓人過來照顧,順手的事!”
任先生切身感受到了村民的熱情,笑道:“無妨。我也想體會一番農桑之樂 。”
那人有些沒聽懂,愣愣的,隻覺得先生說話就是文雅,撓撓頭,憨憨一笑。
任先生一笑置之,也不多解釋,以後他們就知道自己并不需要村民們幫什麼忙。
現在他們正在興頭上,時日一長就會正常許多。
任娘子屋前屋後的看過,房子是新起的,各種家具也齊全,村民連菜地都給整好了,确實挑不出來什麼毛病,便開始幫着爹娘安置東西。
任先生女婿來到林智林易面前,行禮道:“小的薛光,在縣衙做事。來前白大人要我替他向兩位大人問好。往後嶽父嶽母也要拜托二位大人照拂。”
薛光在縣衙做事,承繼的是他父親的職位。
薛光剛成年不久,他爹一次跟着縣丞下鄉時突發疾病,不治而亡。縣丞憐他孤身一人,便讓他結果他爹的職務在縣衙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