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淩凰也擡眸看向他,卻見他神色如常,目光微斂,似是在等待陛下的回應。
果然,下一刻,陛下嗓音微沉,緩緩道:
“墨卿以為,該如何查?”
墨行渝微微躬身,語調沉穩:“此案牽連諸部,雖關鍵人證已絕,但尚有許多知情之人尚在。臣鬥膽請陛下準許,大理寺、刑部、禦史台三司推事,以尚存之人供述為引,結合已掌握之物證,再次推敲秋狝一案。”
這話一出,殿内衆人皆是一震。
此舉一旦執行,便意味着秋狝一案将再度掀起風波,不僅如此,凡是與此案有關的人,哪怕隻是微末之嫌,也難逃審查。
此刻,端王一系的幾名官員終于忍不住微微變色,其中一人上前一步,拱手道:
“陛下,三司推事乃國之大事,若牽連廣泛,恐引朝堂不安,微臣以為,此案宜速斷,而非再生枝節。”
言外之意,便是此案應盡快了結,而非繼續追查下去。
陸淩凰微微擡眸,看向那名官員,正是禮部尚書趙浩狄,向來與端王府關系匪淺,如今率先開口反對,也算意料之中。
可陛下楚珩并未立刻表态,而是輕輕地掃了墨行渝一眼,似乎在等待他的回應。
墨行渝唇角微微挑起一絲近乎察覺不到的弧度,目光掃過趙浩狄,語氣淡然:“趙尚書言之有理,此案确實不宜久拖,但正因涉及廣泛,若不徹查,反而會讓人以為有意遮掩。”
他說到此處,頓了頓,目光不動聲色地掃過殿内衆臣,方才緩緩繼續道:
“若陛下願下旨三司推事,臣願親自督查此案,必不拖延,三日内必有所獲。”
此言一出,衆人再次變色。
三日?
若真能在三日内掌握确鑿證據,便意味着秋狝一案恐怕已經掌握了關鍵證據。
禦座之上,半晌,楚珩終于開口,聲音平靜卻透着不容置疑的威嚴:
“準。”
此言一出,朝堂頓時一片寂然。
此時陸淩凰注意到,除了端王府的幾名官員神色微微一變,錦湘王府一系的官員也是面露難色。刑部尚書範登明身旁的兵部侍郎方才神色微微一滞,似乎想要開口,但最終還是保持了沉默。
而墨行渝則微微躬身,沉聲道:“臣領旨。”
陸淩凰站在隊伍末尾,看着這一切,心緒微微沉浮。她最害怕的事還是發生了,此次秋狝的幕後之人,恐怕真的不是端王。
她微微擡眸,看向前方的墨行渝,卻見他始終平靜如常,仿佛對一切早已了然于胸。
*
朝會散去時,淩凰随衆人退出宣政殿,步伐如常,沒有多看任何人一眼。她的手心微微出汗,卻不動聲色。
她剛一擡眸便看見了那個等在殿外的身影。
她眯了眯眼,錦湘王立在台階下,一身朝服,周遭人來人往,他卻仿佛未曾在意,隻靜靜地等在那裡。
而當她的目光不經意掃過時,楚珺微微一笑,目光帶着一絲溫柔,又似纏繞的藤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