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南風錦色涼如玉 > 第18章 難道是伯樂?

第18章 難道是伯樂?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墨行渝自幼伴讀于陛下身側,深受帝王信任,早已是天子近臣。他的父親墨子骞更是兩朝元老,在中書令的高位上穩坐二十餘年,舉重若輕,權勢滔天。然而,墨行渝心知肚明,仕途之路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焚身。再進一步,便是風口浪尖。

早在陛下登基之初,他便上奏推行寒門入仕之策。墨家根基深厚,縱然士族子弟心生不滿,也難以撼動分毫。時至今日,墨家在朝堂上的權勢愈發穩固,許多寒門子弟亦因墨家庇護得以步入仕途。然而,權力過盛,終究難免引來掣肘與戒懼。他需要有人來分墨家的權勢,此人必須遠離朝堂根基,既不能是權臣門生,也不能是世家之後,而隻能是一位孤臣。

于是,他選中了陸淩凰,這位赫王府的郡主。她的父兄皆不在京中,赫王久居毓楓郡,無兵權在手,世子更是身處漠燕關,軍功赫赫和馬革裹屍皆是一念之差。

并且陸淩凰膽識過人,心思純善而玲珑剔透,一點即透,既無背景牽絆,又足夠聰慧果敢,是他心中最合适的人選。

然而,墨行渝知道,培養一個孤臣,賜予一個機會隻是開端罷了。他特意讓她執筆秋狝诏令,便是對她能力和态度的一次試探。如若她真能以此站穩腳跟,他不介意再推她一把。

陸淩凰在中書省前廳見到墨行渝,他端坐于案後,并未多言,隻是說讓她明日早朝,随他一同上宣政殿。

她心中詫異,她雖知秋狝诏文之後,自己在朝堂之上已有幾分名聲,但她畢竟身在翰林院,翰林院向來以文事為要,哪怕偶有上朝議政之時,也該是掌院學士時敬宇做主,而非中書侍郎墨行渝來知會她。

可墨行渝沒有解釋,隻言簡意赅地交代是陛下的意思,便不再多言,似乎從一開始便認定她不會拒絕。

陸淩凰靜立片刻,終究未發一言,隻微微颔首,道了一句“謹遵墨侍郎之命”,便退了出去。

*

清晨的鐘鼓聲在天色微亮時響起,回蕩在冷冽的宮牆之間,如同敲碎夜色的餘韻,将沉睡的皇城緩緩喚醒。

陸淩凰身着青色官服,随墨行渝步入勤政殿,步履輕緩而穩重。宮殿深深,檐角覆着夜未消的寒露,朝陽自朱紅色的大門後緩緩滲入,為殿内鋪上一層淡金色的光輝。

大殿之中,文武百官已依品級分列站定,朝服整齊,氣氛卻并不如表面那般平靜。淩凰站在翰林院諸學士之後,位列隊伍末尾,身姿筆直,面色沉靜,仿佛不過是随墨侍郎例行聽政的一位尋常小官。然而,她能敏銳地察覺到,朝堂之上,視線交錯間,已有目光或有意無意地掠過她的身影。

高台之上,禦座猶顯威嚴,陛下端坐其上,神色沉斂,似在等待今日朝議的開端。殿門緩緩閉合,鐘鼓聲止,百官垂手靜立,一時間,殿内寂靜無聲,唯有檐外晨風掠過,拂起衣袍微微輕晃的聲音。

她垂着眼簾,視線卻未曾松懈。殿上的每一句奏報,每一聲附和,甚至每個官員與陛下之間微妙的眼神交流,都被她悄然收入眼底。她在觀察——誰的聲音最受重視,誰的建議被冷落,誰在試探,誰又在暗自藏鋒。

墨行渝站在她前方不遠處,時不時側首望她一眼,似是在打量她的反應,但陸淩凰一直神情不動,隻靜靜聆聽。

這日的朝會并無大事,隻是例行奏報,無甚要事。然而,就在一切步入尾聲之際,陛下微微擡眸,目光落向前方,淡聲道:

“鄧冉。”

殿中一靜。

大理寺少卿鄧冉出列,躬身行禮:“臣在。”

“秋狝一案,查得如何了?”

“回陛下,大理寺奉旨徹查此案,此案牽連甚廣,從兵部、工部、禮部、尚服局至少府監,乃至端王府皆有涉入。徹查至今雖已有些眉目,但關鍵人證皆已身死,死無對證,案情難以定論。”

此話一出,殿中氣氛微妙地變化了幾分。

陸淩凰不動聲色地瞥向前方,隻見墨行渝依舊立于原位,神色平靜無波。

禦座之上,陛下手指輕輕敲了敲禦案,低沉的嗓音不帶喜怒:“如此說來,此案便無法繼續了?”

鄧冉垂首,語氣沉穩:“臣不敢妄言,但人證已絕,縱然有物證,也難以定案。”

陸淩凰察覺到,有些官員在低聲交換眼色,也有人在暗自觀察陛下的神情,而端王的人卻始終沉默不語,仿佛此事與己無關。

她指尖微微收緊,心緒沉浮間,忽聽墨行渝終于開口,聲音平淡,卻透着一絲笃定:

“既然人證已絕,那便從未死之人口中找證據。”

此話一出,殿内衆人微微一震,紛紛望向墨行渝。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