馄饨攤上,裴昭慢條斯理的吃完馄饨,又将贈送的那碟五香豆腐幹吃完,這才不緊不慢的從座位上起身,帶着侍從離開。
姜如意等他走遠了,才松出一口氣,揉了揉自己僵硬的臉頰。
想起自己那日說的話,她無聲抿抿嘴。
……
接下來幾日,天氣逐漸變得暖和起來。
經過這段時間的經營,小攤子有了固定的客源,其中還包括不少回頭客,所以姜如意打算研究些新吃食,首先想到的就是涼皮。
等後面天氣熱起來,在炎炎夏日裡吃上一碗清新爽口的涼皮,上面澆上一勺芝麻醬和蒜水,絕對是再舒适不過的享受。
自那日,那位裴少尹離開之後,這段時間再也沒有出現過。
依姜如意想着,對方一個六品官員,隻是在當值巡視的時候,聽了幾句閑話而已,總不至于跟自己一個小攤主過不去吧。
念及此,姜如意也不再胡思亂想,每日在夜市上擺攤之餘,開始好好琢磨自己這涼皮計劃。
雖然如此,姜如意研究涼皮的過程,卻不怎麼順利。
做涼皮要經過水洗揉出面筋,再把濾出的粉漿,上鍋蒸制成皮子。
但是具體要加多少水,蒸多長時間,皮子厚了薄了都不行,前者會影響口感,後者又容易破,是以操作起來十分難把握。
姜如意在廚房裡忙活了一上午,隻揉出來一小塊面筋和幾張不成型的皮子,除此以外,沒忙活出什麼頭緒來。
她看着眼前一片狼藉的竈台,歎了口氣,将竈上那口平鍋沖洗幹淨。
小廚房外,靜宛聽着裡面傳來的聲響,好奇的探頭進來看看:“姜姐姐,你在做什麼?可是什麼新吃食?”
這段時間,跟着姜如意吃飯,靜宛已經總結出了規律。但凡姜姐姐一上午都泡在廚房裡面,端出來的吃食,一定格外的好吃。
姜如意看着靜宛那期待的眼神,有些無奈的笑笑,又點點頭:“是新吃食沒錯,不過做法上還有些問題,今日怕是吃不上了。”
靜宛好脾氣的說道:“吃不上也不要緊。姜姐姐這麼厲害,多琢磨幾日,一定能研究成功。”
姜如意原本有些洩氣,聽靜宛這麼說,倒是又有信心起來。
阿宛說的對,一日研究不出來怕什麼?左右平日裡無事,她慢慢研究面和水的配比,總能做出又勁道又爽口涼皮。
想想那滋味勁爽的涼皮,姜如意又忍不住給靜宛形容:“這涼皮是将面揉出來的粉漿,上鍋蒸制出來的,蒸好的皮子薄透又有韌勁。”
“吃的時候拿刀切成條狀,裡面加上些胡瓜絲和豆芽,還有大塊的面筋。跟料汁、蒜水,芝麻醬一拌。”
“若是能吃辣,再澆上勺辣子,一筷子夾起來吃下去,那酸辣又爽口的滋味……啧啧。”
靜宛聽着姜如意的形容,忍不住擦擦口水。
她期待的點點頭:“那姜姐姐你好好研究這涼皮,等做出來之後,我要第一個吃到。”
姜如意十分痛快的點頭:“沒問題。”
靜宛想了想,又好奇的問:“姜姐姐,你剛剛說的那豆芽是什麼,好吃嗎?”
姜如意愣了一下,看着靜宛好奇的目光,意外的眨眨眼睛。
現如今,莫非還沒有出現豆芽?
下午時分,姜如意在準備馄饨餡的時候,就在琢磨着豆芽的問題。
本朝各種糧食蔬果豐富,黃豆綠豆更是平常容易買到的。若是能自己發豆芽,然後用來炒菜涼拌,絕對十分受歡迎。
她以前就很喜歡吃豆芽,價格便宜不說,做法上也簡單多樣,無論炒、涼拌還是佐湯,每一種都口感脆爽,非常好吃。
姜如意一邊琢磨着,一邊不緊不慢的來到州橋夜市上。
這個時間,還不到掌燈的時候,街道上也還沒開始熱鬧。
姜如意慢悠悠的将包馄饨的食材擺好,布幌子挂起來,幹淨的白瓷碗倒扣着擺成一摞,然後開始生火。
正忙活着,就見不遠處走過來一名眼熟的侍從,在攤子前面停下。
“請問今日可有三鮮馄饨賣?”
姜如意聞言擡起頭來,看着這位有些眼熟的客人,朝他笑笑:“有是有,不過客人是要現在吃嗎?”
她指指邊上那爐竈:“這火燒起來還需要些時間,不如客人先吃兩塊五香豆腐幹或者薄脆胡餅,墊補一下肚子?”
姜如意一邊說着,一納悶的擡頭看一眼天色。
這會兒天色還亮着,也未到用晡食的時辰,這位客人這個點來吃馄饨,是不是有點太早了?
那侍從卻搖搖頭,開口:“不是要現在吃,是少尹差我來問問,姜小娘子可否煮幾碗馄饨,待會兒送去開封府衙門?”
姜如意聽他提起少尹,又說要送去開封府衙門,驚訝的擡起臉來。
怪不得她方才覺得這位客人眼熟,眼前這位,正是那日随裴少尹來吃馄饨的侍從。
姜如意想起當時那位裴少尹問起,能否做些馄饨送去開封府,她還以為他是在說笑,誰成想真派人來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