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的陽光不燥、微風正好,這時候在樹林裡逛一逛感覺還挺不錯的。
偶爾從林中傳來一聲悠長的鳥鳴聲,分外地空明。
陳倩絮基本已經可以确定,這谷底沒有狼、老虎等大型食肉動物,畢竟她在這裡住了那麼幾天,沒有聽到任何大型動物的叫聲。
現在踏入樹林裡查看了那麼久,她也沒有看到什麼動物的活動痕迹。
不過這個情況也在她的預料範圍之内,這裡的總面積不大,确實也不足以養活一頭大型食肉動物,形成圍繞它的生态食物鍊。
而且,這裡不止是沒有大型食肉動物這麼簡單。
大概是因為這裡太與世隔絕了,又沒有太多可以做食物的植株,這裡連小型的陸地動物也不見。
一路走來她看到的鳥類活動的痕迹。确切地說,在這裡生存的,應該隻有植物和鳥類。
這裡的第一株植物的種子,應該就是由鳥類帶來的,這些種子在谷内的适宜氣候下生根發芽,不知道多少年過去,長成了今天的茂密森林。
她花了一天的時間,認真地把整個谷底巡視了好幾圈,終于确定了這地方的安全。
但是安全的同時,也意味着,這裡的資源真的很匮乏,缺少食物,也缺少蛋白質來源。這裡的樹上倒是有挺多鳥蛋的,但她也不能一直守着鳥蛋過日子。
再說鳥糞可以讓土地肥沃,她也不能竭澤而漁啊。
而且據她實驗,系統交易商城并不能交易活着的動物幼崽給她,她要是想要養一些的話,還得出山去和山下的人交換。
至于這裡離山下有多遠,她沒有地圖,兩眼一抹黑,暫時也不知道。
因為原主一個除了逃難就沒有出過遠門的農女,她這方面的記憶也沒有什麼參考價值。
不過路在腳下,不知道也沒事,走一走就知道了。
不過近期她是不準備出去的了,她一窮二白的,外面又是災難年,她現在出去就是找死,至少要到明年春天再做打算。
即使決定在這裡定居,想要好好地、更有質量地活下去。她必須外出尋找資源,但毫無疑問,這裡很适合她暫時安頓下來。
在确認谷底的安全的過程中,她還發現了這裡居然有另一個山洞。而且,令她驚喜的是,在這個山洞旁邊,樹木的掩映下,有一汪透亮的清泉。
清泉流過,在林中某處消失不見,應該是彙入了地下的河流,不知道和入口處的泉水是不是一條水脈。
她讀書的時候地理不好,不太看得懂這山石起伏、水紋分布……
即使泉水清亮,她也沒敢喝生水,在她的原世界,必須喝開水已經滲透到了每個國人的骨子裡。
這荒郊野外,誰知道這水裡有沒有什麼寄生蟲,還是煮沸了喝保險。
對于自己的小命,她一向着緊。這面的山洞是封閉的,沒有聯通哪裡,倒是更讓她能夠安心一些。
這山洞的面積比她一開始發現的那一個還要大,跟谷底隻有兩米多的落差,随便鑿幾級台階就可以上下,更方便她行動。
而且,水源也在這邊,她日常的生活也會方便許多。她反複查看了山洞裡沒有其他生物生活的痕迹,就趁着天色還亮,把自己的床搬了過來。
既然決定在這裡生活先一段時間,她當即決定開墾出一些荒地出來,種點蔬菜好過冬。
因為最近她的積分上漲的速度也變慢了,所以積分更需要省着點用。大概是同質化的物品投入過多,現在一根樹枝的積分已經降到0.001了。
也不知道為什麼别的穿越人士一進山就撿到人參靈芝,她在山裡都生活了半個月了,什麼珍貴藥柴也沒挖到。
她得開源節流,一是要想想新的賺積分路子,二是要盡量自給自足。這樣即使以後自己意外失去系統,也還能在這個世界安心活下去。
重來一世的生命,陳倩絮倍加珍惜,從穿越過來到現在,她一直在用力地活着。
因為決定要種田,她開始搜腸刮肚自己和原主記憶裡的關于種田的知識。
還好她曾經在鄉下老家生活過一段時間,再加上原主也種過地。
雖然兩個世界的主要耕作物種不太一樣,但對于種田的知識還是都知道一些的,現在正好派上了用處。
她知道的适合秋播的蔬菜還挺多的,菠菜、花菜、白菜、蘿蔔、豌豆,蔥、蒜等等。
即使到了冬季,青菜、白菜、蘿蔔之類的也能活,很适合她現在種植。
如果在這裡待得還可以,來年春天她還可以吃甜甜的菜苔,可以種土豆、茄子、番茄、黃瓜……
這裡有水源,她可以試試看能不能給自己開辟兩塊水田,這樣自己就能一直吃上香甜的米飯了。